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4490发布日期:2023-11-30 00:4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尤其涉及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1、料理机包括主机和料理杯组件。料理杯组件包括料理杯、杯座和发热盘。杯座与料理杯组装。发热盘位于料理杯的底部。一些发热盘包括玻璃基板以及形成与玻璃基板上的发热膜。发热膜包括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导电端子连接,导电端子再通过耦合器与控制板连接,进而,形成通电回路以使得发热膜加热。

2、玻璃基板呈圆形,在组装过程中,容易使得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与相应的导电端子无法对的精度较差,而接触不好,影响发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所述杯座组件的发热膜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导电端子对准的精度高,接触良好,发热效果好。

2、本申请提供一种杯座组件。所述杯座组件包括杯座、发热盘和组装于杯座的两个导电端子,其中,所述杯座包括圆形的容纳腔和定位部;所述发热盘包括玻璃基板以及发热膜;所述玻璃基板呈圆形,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圆形边界内;所述发热膜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包括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所述玻璃基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定位部对准的情况下,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分别与一个所述导电端子接触。

3、如上述设置,所述玻璃基板和容纳腔均呈圆形,在发热位于容纳腔内后,通过配合部与定位部对准而对发热盘定位,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一个导电端子接触,能确保接触良好,导电顺利,保证加热顺利,此外,利用所述定位部和配合部对准对发热盘定位,还能起到防呆的作用,确保发热盘被正确组装。通过所述玻璃基板和所述容纳腔均呈圆形以及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圆形边界内,玻璃基板的边缘不用设置缺口,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微调定位部和配合部之间的位置。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均为通孔,所述杯座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被螺母锁紧;或者,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一者包括螺纹孔;所述杯座组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或者,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插设。

5、如上述设置,不论是定位部和配合部均为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还是,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一者包括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或者,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插设,都会使得定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此外,定位部和配合部均为通孔,结合所述玻璃基板和所述容纳腔均呈圆形,玻璃基板上不用设置缺口,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微调定位部和配合部之间的位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杯座组件包括ntc,所述ntc包括测温探头和所述螺栓。

7、如上述设置,利用ntc起到螺栓的作用,使得杯座组件的结构简单,不再需要螺栓也可以节省成本。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绕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延伸,且形成有所述定位部;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支撑凸台。

9、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支撑凸台绕所述容纳腔周向延伸,且形成有所述定位部,组装时,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支撑凸台被所述支撑凸台支撑,这样,便于组装发热盘。特别是,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的情况下,便于紧固。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凸台沿所述容纳腔的径向延伸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所述定位部。

11、如上述设置,所述支架沿所述容纳腔的径向向容纳腔的内部延伸,且支架设置有所述定位部,这样,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或者或杯座的边缘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便于组装所述发热盘,比如,便于拧所述螺母等。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相对于过所述定位部的中心的轴线对称,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相对于过配合部的中心的轴线对称。

13、如上述设置,所述导电端子采用对称设置,所述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也采用对称设置,更便于对发热盘定位,从而,更便于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导电端子接触。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杯座组件包括温控器和熔断体,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熔断体分别与一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同侧。

15、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熔断体分别与一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同侧,能够空出容纳腔的侧壁上位于温控器和熔断体之间的部位,便于组装耦合器,也便于温控器和熔断体走线。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膜包括发热区、与所述正极触点连接的正极导电区以及与所述负极触点连接的负极导电区,所述正极导电区和所述负极导电区均呈长条状,且相对于所述发热区对称设置。

17、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正极导电区和所述负极导电区相对于所述发热区对称设置,这样,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位于发热区的边缘,更容易分别与导电端子接触,此外,所述正极导电区和所述负极导电区相对于所述发热区对称且呈长条状,也保证通电的时候在同方向电流方向和大小一致,发热膜加热均匀。

18、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料理杯组件。所述料理杯组件包括料理杯和前述任何一种杯座组件,所述料理杯与所述杯座组装,所述发热盘被所述料理杯和所述杯座夹紧。

19、如上述设置,所述料理杯组件至少具有所述杯座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不在赘述。

20、再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主机和前述任何一种料理杯组件,所述搅料理杯组件组装于所述主机。

21、如上述设置,所述料理机至少具有所述杯座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不在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座(1)、发热盘(2)和组装于所述杯座(1)的两个导电端子(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2)和所述配合部(211)均为通孔,所述杯座组件包括螺栓(41)和螺母(42),所述螺栓(41)穿过所述通孔被螺母(42)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组件包括ntc,所述ntc包括测温探头和所述螺栓(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支撑凸台(111),所述支撑凸台(111)绕所述容纳腔(11)的周向延伸,且形成有所述定位部(12);所述发热盘(2)置于所述支撑凸台(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111)沿所述容纳腔(11)的径向延伸有支架(112),所述支架(112)设置有所述定位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端子(3)相对于过所述定位部(12)的中心的轴线对称,所述正极触点(221)和所述负极触点(222)相对于过配合部的中心的轴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组件(10)包括温控器(4)和熔断体(5),所述温控器(4)和所述熔断体(5)分别与一个所述导电端子(3)位于所述容纳腔(11)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22)包括发热区(223)、与所述正极触点(221)连接的正极导电区(224)以及与所述负极触点(222)连接的负极导电区(225),所述正极导电区(224)和所述负极导电区(225)均呈长条状且相对于所述发热区(223)对称设置。

9.一种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理杯(20)和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杯座组件(10),所述料理杯(20)与所述杯座(1)组装,所述发热盘(2)被所述料理杯(20)和所述杯座(1)夹紧。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200)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杯组件(100),所述料理杯组件(100)组装于所述主机(2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所述杯座组件包括杯座、发热盘和组装于杯座的两个导电端子。杯座包括圆形的容纳腔和定位部。发热盘包括玻璃基板以及发热膜。玻璃基板呈圆形,包括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圆形边界内的配合部。发热膜设置于玻璃基板,包括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玻璃基板位于容纳腔内,以及,配合部与定位部对准的情况下,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分别与一个所述导电端子接触。由此,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分别与一个导电端子接触,能确保接触良好,导电顺利,保证加热顺利,此外,利用所述定位部和配合部对准对发热盘定位,还能起到防呆的作用,确保发热盘被正确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唐路蒙,周忠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