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搅拌装置以及流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0504发布日期:2023-12-30 00: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搅拌装置以及流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搅拌装置以及流体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烹饪器具在烹煮一些粘性较大的糊状食材时,如银耳、米糊、山药、桃胶等,易出现糊底的现象。

2、为解决糊底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多种带食材搅拌功能的烹饪器具,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120400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搅拌煮茶的养生壶,在壶盖上设置电机驱动的搅拌桨,实现对食材的搅拌;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328550.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磁力驱动转子搅拌养生壶,在壶体底部设置电机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搅拌转子与旋转叶片的磁铁相互吸引而转动,对食材进行搅拌。

3、现有技术的搅拌装置能够对壶体内盛装的物料充分搅拌,以使食材均匀受热,解决糊底问题,但是均需要设置电机等驱动组件带动搅拌叶旋转,增加了设备硬件结构和软件控制的复杂度,也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搅拌装置需要设置驱动组件导致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流体搅拌装置以及流体处理设备。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体搅拌装置,设于带受热部的流体容器的容腔中,流体搅拌装置包括:

3、分隔部,设于所述受热部上,以与所述受热部合围成沸腾加强室;

4、搅拌部,与所述分隔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部设有连通于所述沸腾加强室的内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内腔与所述容腔的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出液方向具有平行于所述搅拌部的转动方向的投影分量。

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流体搅拌装置设置在流体容器的容腔中,能够与流体容器的受热部合围成沸腾加强室,沸腾加强室通过分隔部与流体容器的容腔分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由于沸腾加强室内的流体能够直接与流体容器的受热部接触,因此沸腾加强室内流体温度及压力均比容腔中的流体高,当沸腾加强室内流体温度和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沸腾加强室内的热的流体会通过搅拌部的内腔向流体出口流动,并通过流体出口流出,由于流体出口的出液方向具有平行于搅拌部的转动方向的投影分量,因此热的流体流出时会带动搅拌部旋转,进而搅拌流体容器中的流体,使其均匀受热,进而避免糊底等问题。

6、本申请提供的流体搅拌装置通过形成独立的沸腾加强室,沸腾加强室内的流体与流体容器的受热部直接接触,因而沸腾加强室的流体先于容腔中的流体沸腾,使得沸腾加强室与容腔中的流体产生一定温差,利用流体的温差作为动力源,使得沸腾加强室内的热的流体会通过搅拌部的内腔向流体出口流道,并通过流体出口流出,流体流出时会对搅拌部产生转动力矩,带动搅拌部旋转,进而搅拌流体容器中的流体,使其均匀受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电机等驱动组件带动搅拌叶旋转,本申请提供的流体搅拌装置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动力元件,因此结构简单,并且成本明显降低。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部包括与所述分隔部转动连接的转轴和两个以上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分布的搅拌桨,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桨均设有所述内腔,且所述搅拌桨的内腔、所述转轴的内腔和所述沸腾加强室依次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搅拌桨上设有所述流体出口。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桨叶和下桨叶,所述下桨叶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上桨叶和所述下桨叶上均设有缺口,所述上桨叶的所述缺口和所述下桨叶的所述缺口合围成所述流体出口,或者所述上桨叶和所述下桨叶的至少之一者设有所述流体出口。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以上所述搅拌桨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且均匀分布;各所述搅拌桨上均设有一个以上所述流体出口。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出口的出液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径向。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间隙配合;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间隙为0.2mm~2mm。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的其中之一者设有外凸的配合部,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配合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凹槽中。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包括连接的分隔罩和引流管,所述分隔罩设于所述受热部上,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搅拌部转动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罩和所述引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分隔罩和所述引流管可拆卸连接。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出口的总面积为6.5mm2~80mm2。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受热部的卡扣结构。

1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流体处理设备,包括:

18、流体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容腔,且设有用于被加热组件加热的受热部;

19、上述的流体搅拌装置,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分隔部连接于所述受热部,以与所述受热部合围成沸腾加强室。

20、本申请提供的流体处理设备配置有上述的流体搅拌装置,能够在不增加动力元件的情况下,实现对容腔内流体的搅拌,使其均匀受热,进而避免糊底等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流体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由于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动力元件,在相同的设备体积下,能够获得更大的容积。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流体容器的底部,且与所述流体搅拌装置位置相对;或者所述流体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流体容器的底座,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中,且与所述流体搅拌装置位置相对。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受热部可拆卸连接。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热部上设有凸出部或凹陷部,所述分隔部套设于所述凸出部或伸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凸出部或所述凹陷部的下方。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处理设备为养生壶、电水壶、泡茶机、咖啡机、豆浆机、高压锅、电饭煲、电炖砂锅、电陶炉、电磁炉的至少之一者。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搅拌装置,设于带受热部的流体容器的容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包括与所述分隔部转动连接的转轴和两个以上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分布的搅拌桨,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桨均设有所述内腔,且所述搅拌桨的内腔、所述转轴的内腔和所述沸腾加强室依次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搅拌桨上设有所述流体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桨叶和下桨叶,所述下桨叶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上桨叶和所述下桨叶上均设有缺口,所述上桨叶的所述缺口和所述下桨叶的所述缺口合围成所述流体出口,或者所述上桨叶和所述下桨叶的至少之一者设有所述流体出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搅拌桨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且均匀分布;各所述搅拌桨上均设有一个以上所述流体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的出液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径向;所述流体出口的总面积为6.5mm2~80mm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间隙配合;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间隙为0.2mm~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分隔部的其中之一者设有外凸的配合部,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配合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包括连接的分隔罩和引流管,所述分隔罩设于所述受热部上,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搅拌部转动连接;所述分隔罩和所述引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分隔罩和所述引流管可拆卸连接。

9.一种流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流体容器的底部,且与所述流体搅拌装置位置相对;或者所述流体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流体容器的底座,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中,且与所述流体搅拌装置位置相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部上设有凸出部或凹陷部,所述分隔部套设于所述凸出部或伸入于所述凹陷部,以使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受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凸出部或所述凹陷部的下方。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处理设备为养生壶、电水壶、泡茶机、咖啡机、豆浆机、高压锅、电饭煲、电炖砂锅、电陶炉、电磁炉的至少之一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搅拌装置以及流体处理设备,解决目前搅拌装置需要设置驱动组件导致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流体搅拌装置设于带受热部的流体容器的容腔中,包括:分隔部,设于所述受热部上,以与所述受热部合围成沸腾加强室;搅拌部,与所述分隔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部设有连通于所述沸腾加强室的内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内腔与所述容腔的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出液方向具有平行于所述搅拌部的转动方向的投影分量。本申请的流体搅拌装置通过形成独立的沸腾加强室,沸腾加强室内的热的流体通过流体出口流出,带动搅拌部旋转,进而搅拌流体容器中的流体,由于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动力元件,因此结构简单,并且成本明显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徐尧,罗金柳生,杨柳斌,马向阳,谷亮,麦绮莹,裴胜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