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分离装置和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7982发布日期:2023-12-30 13:2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水汽分离装置和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饮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和饮水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饮水机使用容积式加热器,为了随时提供高温热水需要对罐体内饮用水进行持续反复加热,被称之为“千滚水”,这将极大的影响饮水健康。

2、当前,即热式出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痛点,即热式饮水机无需提前加热,无需反复保温;同时可以实现多档位温度调节,以满足用户不同对于温度段需求。但是,用户使用也反馈出即热式出水时具有一定的缺点。如在出开水时,由于加热功率过高水蒸汽喷溅,存在安全隐患,水流过小水汽分离器出水口出现水柱漂移,或甩水现象。因此,如何保证饮水机安全稳定的提供开水,成为打破行业技术难点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汽分离装置,旨在提高饮水机出水的安全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汽分离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水汽分离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与排气口,所述水汽分离腔内具有第一排水区域和多个第二排水区域,所述第一排水区域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且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且具有第二出水口,且多个所述第二排水区域沿所述水汽分离腔的周向间隔排布;

4、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具有第一流量和第二流量,于所述第一流量,水流由所述第一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排水区域,并由所述第一出水口排出;于所述第二流量,水流由所述第一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排水区域,而后由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排水区域,并由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排出。

5、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靠近所述水汽分离腔的轴心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排水区域沿所述水汽分离腔的轴心对称排布。

6、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体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域的体积。

7、可选地,所述第二出水口至少设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水汽分离腔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共同围合,或多个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排水区域,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间隙设置,或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壳体内顶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进水口。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口设有第一导流板;和/或,

10、所述第二进水口设有第二导流板。

1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与盖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共同围合成所述水汽分离腔,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盖体部。

12、可选地,所述盖体部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气口的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流动结构。

13、可选地,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至少两个阻挡件,两个所述阻挡件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阻挡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阻挡件相对所述排气管向下倾斜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水汽分离装置还包括合流盖,所述合流盖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合流通道。

15、可选地,所述合流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整流格栅。

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饮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壳体内设置水汽分离腔,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与排气口,水汽分离腔内具有第一排水区域和多个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连通第一进水口,且具有第一出水口,于第一流量,水流由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并由第一出水口排出;当低流量时,水流优先进入第一排水区域,并由第一排水区域的第一出水口流出,也即第一流量时,水流只在第一排水区域内流动,从而减少水流在水汽分离腔内的流动面积,进一步保证水流连续,从而减少水柱漂移和甩水现象。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水区域,且具有第二出水口。随着水流流量的不断增大,水流首先充满第一排水区域,而后第一排水区域的水位不断上升,直至经过第二进水口,并由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排水区域,也即于第二流量,水流由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而后由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排水区域,并由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排出,使得当饮水机采用大流量时,能够采用双流道出水,从而增大水流流出面积,增大该水汽分离装置的流量,减少水汽分离腔出现溢流的现象。且该水汽分离腔内具有多个第二排水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大水流流出面积,增大该水汽分离装置的流量,且多个第二排水区域沿水汽分离腔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提高水流在水汽分流腔中的流动均匀性,进而保证该水流流出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因水汽分离装置不对称使得停水后出水口截面流速不均匀,出现尾水扭曲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靠近所述水汽分离腔的轴心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排水区域沿所述水汽分离腔的轴心对称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体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域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至少设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腔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共同围合,或多个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排水区域,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间隙设置,或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壳体内顶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进水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设有第一导流板;和/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与盖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共同围合成所述水汽分离腔,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盖体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气口的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流动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至少两个阻挡件,两个所述阻挡件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阻挡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阻挡件相对所述排气管向下倾斜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还包括合流盖,所述合流盖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合流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整流格栅。

12.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和饮水机,其中,水汽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水汽分离腔,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与排气口,水汽分离腔内具有第一排水区域和多个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连通第一进水口,且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水区域,且具有第二出水口,且多个第二排水区域沿水汽分离腔的周向间隔排布;水汽分离装置具有第一流量和第二流量,于第一流量,水流由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并由第一出水口排出;于第二流量,水流由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而后由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排水区域,并由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排出。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饮水机出水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权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