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1806发布日期:2024-04-01 13:50阅读:6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1、液体加热容器通常包括壶身组件和电源底座组件。壶身组件包括壶身和发热盘,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发热盘,发热盘用于对壶身内的液体加热。

2、现有技术中,加热管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将周围环境也同时加热,由此壶身组件中的壶底盖、电源底座组件中的底座、以及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等部件和内部引线会发生熔融和碳化。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解决环境过热引发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加热容器由于环境温度高导致零部件熔融和碳化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中,包括:

3、壶身;

4、壶底盖,所述壶底盖和所述壶身之间形成容纳腔;

5、散热罩,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6、其中,所述壶底盖上开设有散热孔。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散热罩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同时,壶底盖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能加快热量向外散出的速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熔融和碳化的问题。

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壶底盖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周向围合成筒状的侧板;

9、所述散热孔开设于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

10、上述方案中,侧板刚好可以套在散热罩的外侧,热量则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孔散到外部去,从而提高了热量散出的速度。

1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沿所述壶底盖的周向方向,所述散热孔为m列;每列所述散热孔为多个;

12、其中,3≤m≤360。

13、上述方案中,如果散热孔太少,会导致散热面积不足,不便于散热,如果散热孔数量过多,则会导致壶底盖的成型精度要求高,从而加工过程复杂。

1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壶底盖还包括支撑脚;

15、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壶身的一侧。

16、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脚能够将壶底盖的底板撑起,离开电源底座组件一定的距离,因此具有散热空间,能够保护电源底座组件的塑胶件和电源底座组件的下耦合器不熔化。

1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脚的高度的尺寸为0.5mm≤a≤10mm。

18、上述方案中,支撑脚的高度a如果太小,会影响空气流动,如果支撑脚的高度a太大,那么壶底盖和电源底座组件之间的间距太大,影响整体布局。

19、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将所述底板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用于引水的第二区域;

20、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上耦合器,所述上耦合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区域。

21、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挡墙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隔开形成干湿分离的两个部分,能够避免水滴落到上耦合器。

2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上耦合器包括用于安装电极的电极槽;

23、所述挡墙的上端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电极槽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满足0.5mm≤h≤20mm。

24、上述方案中,如果h太小,会有水滴落到上耦合器的可能性,如果h太大则会占据过大的空间

25、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底板包括倾斜面和底面;

26、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角度为90°<b<180°。

27、上述方案中,倾斜面形成了倾斜的引导结构,方便将水滴汇集后导引出壶底盖,从而解决安全隐患。倾斜面和底面之间的角度b为钝角,使壶底盖的底板的外形平缓地过渡一个坡度,起到引流的作用。

2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引水孔;

29、所述引水孔的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倾斜面。

30、上述方案中,汇集的水流可以通过引水孔流出壶底盖。

3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散热罩的侧壁沿周向开设有n个长条状的散热槽;

32、其中,3≤n≤360。

33、上述方案中,散热槽的数量设置能够兼顾散热效果和散热罩的成型难度。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盖(2)包括底板(21)和沿所述底板(21)周向围合成筒状的侧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壶底盖(2)的周向方向,所述散热孔(221)为m列;每列所述散热孔(221)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盖(2)还包括支撑脚(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3)的高度(a)的尺寸为0.5mm≤a≤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挡墙(24),所述挡墙(24)将所述底板分隔为第一区域(25)和用于引水的第二区域(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耦合器(4)包括用于安装电极的电极槽(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26)的所述底板(21)包括倾斜面(211)和底面(2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引水孔(21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3)的侧壁沿周向开设有n个长条状的散热槽(3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壶底盖和散热罩,壶底盖和壶身之间形成容纳腔,散热罩设置在容纳腔中,壶底盖上开设有散热孔。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在壶底盖设置散热孔,能加快热量向外散出的速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熔融和碳化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