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6465发布日期:2024-04-09 17:4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门窗,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706210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门窗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门框、窗扇、led显示屏、窗帘、联动转轴、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迎宾灯、plc控制器和转速信号传感器,窗扇安装在门框内,led显示屏安装在门框的上端,窗帘安装在led显示屏的底端,联动转轴一端连接电机,另一段连接窗扇,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led显示屏的上端,迎宾灯安装在led显示屏的上端中间位置,plc控制器设置在门框的左侧,转速信号传感器安装在门框左侧上端位置,电机控制联动转轴转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至转速信号传感器,转速信号传感器将接收到指令,控制电机工作。本装置采用智能化控制方法,使得门窗具有多功能的性能,打破了以往结构单一,功能单一的局限性,有效的满足和适应当代消费者对门窗功能的需求,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门窗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3、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窗户所在的位置固定,无法自由调节窗户打开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由调节门窗打开的位置的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包括:

3、窗框;

4、电致变色玻璃,设置在窗框上;

5、滑动窗,滑动设置在窗框上;窗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窗移动的移动机构;

6、通风装置,设置在窗框上,用于对屋内换气。

7、优选的,滑动窗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转动连接,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连接件;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窗框上。

8、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机构、第二推动块和移动组件;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块均滑动设置在窗框上;第一推动机构的下端与第二窗户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推动块的下端与第一窗户的上端转动连接;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块驱动连接;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块上均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窗框滑动连接且卡接。

9、优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与第一推动机构螺纹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推动块螺纹连接。

10、优选的,驱动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连接;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窗框上具有两个输出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二丝杆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卡接部;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滑动连接;当主动齿轮位于卡接部上时,主动齿轮与卡接部卡接,当主动齿轮与卡接部分离时,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移动的连接机构。

11、优选的,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机构的支撑架;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动齿轮转动连接的推杆、设置在推杆上且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设置在滑动架上且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推杆连接的弹性件,以及用于吸引推杆移动的电磁铁。

12、优选的,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框下端的下通风架和设置在窗框上端的上通风架;下通风架和上通风架内均设置有通风槽;下通风架上滑动设置有下挡风板,下挡风板与通风槽密封连接;上通风架上转动设置有上挡风板。

13、优选的,上通风架上设置有风机和阻挡板;风机与通风槽连通。

14、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15、s1、通过给予电致变色玻璃通电,改变电致变色玻璃的光学属性,改变颜色、透光率、反射率和吸收率;

16、s2、滑动窗滑动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的上方,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窗打开或关闭;

17、s3、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窗向两边展开;

18、s4、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窗向中间展开;

19、s5、通过移动机构驱动滑动窗向两边的中部展开;

20、s6、通过通风装置将房间内的气体从上方抽出,再通过通风装置将外界的新空气抽入到房间内。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2、本发明中,给予电致变色玻璃通电后能够改变电致变色玻璃的光学属性,从而能够改变电致变色玻璃的颜色、透光率、反射率和吸收率,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自由调节,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上的玻璃也用与电致变色玻璃的一样的控制方式,从而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进行调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推动机构或第二推动块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的位置,完全展开时,共有三个位置,两组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均位于窗框中部的位置,两组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分别位于窗框的两边以及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位于窗框两侧的中部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滑动窗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窗户(31)和第二窗户(32);第一窗户(31)与第二窗户(32)转动连接,第一窗户(31)与第二窗户(32)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连接件(33);第一窗户(31)和第二窗户(32)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窗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机构(61)、第二推动块(62)和移动组件;第一推动机构(61)和第二推动块(62)均滑动设置在窗框(1)上;第一推动机构(61)的下端与第二窗户(3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推动块(62)的下端与第一窗户(31)的上端转动连接;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推动机构(61)和第二推动块(62)驱动连接;第一推动机构(61)和第二推动块(62)上均设置有转动轴(601);转动轴(601)与窗框(1)滑动连接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71)、第二丝杆(7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72)转动的驱动机构(8);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72)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71)与第一推动机构(61)螺纹连接;第二丝杆(72)与第二推动块(6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8)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72)连接;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窗框(1)上具有两个输出端的驱动电机(801)、设置在驱动电机(801)输出端上的主动齿轮(802)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丝杆(71)和两个第二丝杆(72)上的从动齿轮(803);主动齿轮(802)与从动齿轮(803)啮合连接;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卡接部(804);主动齿轮(802)与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滑动连接;当主动齿轮(802)位于卡接部(804)上时,主动齿轮(802)与卡接部(804)卡接,当主动齿轮(802)与卡接部(804)分离时,主动齿轮(802)与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80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802)移动的连接机构(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80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机构(9)的支撑架(10);连接机构(9)包括与主动齿轮(802)转动连接的推杆(901)、设置在推杆(901)上且与支撑架(10)滑动连接的滑动架(902)、设置在滑动架(902)上且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0)和推杆(901)连接的弹性件(903),以及用于吸引推杆(901)移动的电磁铁(9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框(1)下端的下通风架(41)和设置在窗框(1)上端的上通风架(42);下通风架(41)和上通风架(42)内均设置有通风槽(401);下通风架(41)上滑动设置有下挡风板(51),下挡风板(51)与通风槽(401)密封连接;上通风架(42)上转动设置有上挡风板(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通风架(42)上设置有风机(11)和阻挡板(12);风机(11)与通风槽(401)连通。

9.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的使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实施,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门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包括窗框、电致变色玻璃、滑动窗和通风装置;电致变色玻璃设置在窗框上;滑动窗滑动设置在窗框上;窗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窗移动的移动机构;通风装置设置在窗框上,用于对屋内换气。滑动窗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转动连接,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连接件;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窗框上。本发明能够自由调节门窗打开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子,陈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欧枫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