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机器人及智能桌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1958发布日期:2024-05-17 12:5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桌椅机器人及智能桌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尤其涉及一种桌椅机器人及智能桌椅系统。


背景技术:

1、桌椅机器人及智能桌椅系统是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实现自动化调整、监测使用状态、与用户交互等功能的桌椅,能够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及工作效率。

2、当用户在使用桌椅机器人时,可能会出现坐姿错误或/和眼睛距离桌面较近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桌椅机器人将会通过发出提醒(如声音、震动或手机信息)的方式提醒用户需改变坐姿或/和改变眼睛到桌面的距离,但由于提示方式较为单一,所以用户可能会逐渐对提醒产生抵触感而忽略提醒或收到提醒后因用户懒惰而不去调整,使提醒效果随时间减弱,导致用户无法达到改善坐姿或/和眼睛距离桌面较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桌椅机器人及智能桌椅系统,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因提醒方式单一使用户产生抵触感而忽略提醒或因懒惰不调整而导致无法改善坐姿错误或/和眼睛距离桌面较近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桌椅机器人,包括:

3、支撑件;

4、提醒机构,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5、工作台,位于所述提醒机构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提醒机构上;以及

6、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检测部与所述提醒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是否正确,并反馈给所述提醒机构;

7、其中,所述提醒机构用于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带动所述工作台动作,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8、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桌椅机器人,由于提醒机构设置于支撑件上,检测部设置于工作台上,工作台又设置于提醒机构上,所以可在提醒机构、检测部和工作台工作时,以提供各部件之间的安全性,确保工作时支撑件的牢固性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桌椅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当用户处于工作台位置时,用户处于可以被检测部检测的位置;当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因检测部与提醒机构电性连接,所以提醒机构带动工作台移动,以对用户进行提醒,以提高检测部对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是否正确,并通过提醒机构与工作台的配合实现对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的调整,进一步地降低了用户经常忽略提醒或收到提醒后因用户懒惰而不去调整的情况,进而更加方便地改善坐姿或/和眼睛距离桌面较近的情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醒机构包括:

11、两个提示机构,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12、两个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提示机构的一侧;以及

13、提醒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提示机构和两个所述复位机构上;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提醒板上;

14、其中,所述检测部与两个所述提示机构和两个所述复位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提示机构用于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带动所述工作台动作向一侧活动,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机构包括:

16、容纳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及

17、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装置上;

18、其中,所述容纳装置和所述活动装置位于所述复位机构的一侧;所述提醒板设置于所述活动装置上;所述检测部与所述容纳装置和所述活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所述容纳装置带动所述活动装置活动,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装置包括:

20、容纳壳,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及

21、动力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壳内;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装置移动;

22、其中,所述容纳壳位于所述复位机构的一侧;所述检测部与所述动力件电性连接;

23、所述活动装置包括:

24、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

25、中间件,连接于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所述检测部与所述中间件电性连接;以及

26、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提醒板,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间件上;

27、其中,所述伸缩件、所述中间件和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复位机构的一侧,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所述动力件推动所述伸缩件向上移动,所述中间件带动所述固定件倾斜。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

29、动力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检测部与所述动力部件电性连接;以及

30、顶升件,位于所述提醒板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上,用于抵接所述提醒板;

31、其中,所述动力部件位于所述容纳壳的一侧;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中间件的一侧。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包括:

33、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中间件、所述动力件和所述动力部件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以及

34、第二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中间件、所述动力件和所述动力部件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上的物品。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桌椅机器人还包括:

36、支撑座;

37、提示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38、座体件,位于所述提示件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提示件上;以及

39、监测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件上;所述监测件与所述提示件电性连接;

40、其中,所述提示件用于当用户处于所述座体件上,且所述监测件监测到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带动所述座体件倾斜,以提示用户。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件包括:

42、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座体件之间,并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的边缘位置;

43、多个动力装置,倾斜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侧面;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监测件电性连接;以及

44、多个移动件,多个所述移动件与多个所述动力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移动件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移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座体件;

45、所述座体件包括:

46、靠板,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上方,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以及

47、坐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靠板;所述坐板位于所述移动件的上方,并活动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件包括:

49、第一监测部件,设置于所述靠板上,用于监测用户眼睛距离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以及

50、第二监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坐板上,用于监测用户在所述坐板上的重心;

51、其中,所述第一监测部件与所述第二监测部件和所述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5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智能桌椅系统,包括:

53、服务器;以及

54、多个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桌椅机器人,分别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55、其中,所述提醒机构将用户对当前所述桌椅机器人的所调整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并将所调整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当用户在任意场所下使用相同类型的其他所述桌椅机器人时,用户所需使用的所述桌椅机器人可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数据信息下载并使用。

56、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桌椅机器人,由于提醒机构设置于支撑件上,检测部设置于工作台上,工作台又设置于提醒机构上,所以可在提醒机构、检测部和工作台工作时,以提供各部件之间的安全性,确保工作时支撑件的牢固性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桌椅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当用户处于工作台位置时,用户处于可以被检测部检测的位置;当检测部检测到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因检测部与提醒机构电性连接,所以提醒机构带动工作台移动,以对用户进行提醒,以提高检测部对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是否正确,并通过提醒机构与工作台的配合实现对用户眼睛距离工作台的位置或/和监测用户的坐姿的调整,进一步地降低了用户经常忽略提醒或收到提醒后因用户懒惰而不去调整的情况,进而更加方便地改善坐姿或/和眼睛距离桌面较近的情况。提醒机构将用户的所调整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智能桌椅系统内;当用户在任意场所下使用相同类型的其他桌椅机器人时,用户所需使用的桌椅机器人可从服务器将数据信息下载并使用,以提高用户的方便性,可更加方便的提高可操作性和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