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19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体结构,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安全性好的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通信发射天线及馈线安装的钢结构自立塔一般有矩形塔和三角塔 两种,由于矩形钢结构自立塔占地面积大、钢材耗用量大、造价高,因此 逐渐被三角自立塔取代。三角自立塔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稳固、钢 材耗用量少、造价低的优点。出于上下铁塔的需要,现有三角自立塔一般 在塔体内设置爬梯,并单独设置馈线走线机构及接地条,这种结构增加了 三角自立塔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塔的重量,提高了塔的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用于固定馈线的横档很容易与爬梯上的蹬踏发生位置上的冲突, 工作人员上下铁塔时容易误将横档当作蹬踏,不但给工作人员上下铁塔带
来了许多麻烦,也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公开日为2005年10月12日、 公开号为CN2732912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三角形钢构塔,也采用了类似 的结构形式。另外,这一专利的爬梯由固定在爬梯横担上的爬梯固定板, 固定在爬梯固定板上的爬梯主杆及固定在爬梯主杆上的爬梯步钉组成。这 种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是爬梯主杆与爬梯横担连接固定,在结构上需设置专门的横担,横担结构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縮减了塔身内的 可用空间,给工作人员上下铁塔带来了困难。二是爬梯主杆通过爬梯固定 板与爬梯横担连接固定,由于固定板与爬梯横担的相对位置事先很难精确 确定,安装时容易出现固定板与爬梯横担的位置不匹配的情况,增加了爬 梯的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三角自立塔的内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上 下铁塔不方便以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 本低、上下方便、安全性好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解决目前三角自立塔存在的爬梯安装难 度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角 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爬架由主杆及蹬踏组成,蹬踏设置 在主杆两侧,主杆通过托架固定在三角自立塔一侧的水平铁上,爬架的工 作面面向三角自立塔的其中一塔柱,蹬踏远离主杆的一端设有馈线固定装 置。将传统爬梯上的蹬踏加长,并在其远离主杆的一端设置馈线固定装置, 利用塔身内爬架上的蹬踏来安装固定馈线, 一来可以取消专门设置的馈线 固定装置,简化了三角自立塔的内部结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造价;二
来将爬梯与馈线固定装置合二为一,爬梯与馈线固定装置不存在位置冲突, 消除了工作人员上下铁塔时安全隐患,给工作人员上下铁塔带来了方便。 另外,馈线较少时,馈线可以设置在爬架的同一侧,馈线较多时,馈线可以分成两路,分别设置在爬架的两侧。
作为优选,主杆为方管结构,主杆通过抱箍固定在托架上,托架固定 在三角自立塔一侧水平铁的中间位置。方管结构与托架的接触面大、不会 转动,有利于爬架的固定,同时,抱箍在主杆上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现场 情况确定,无需事先设定固定孔,方便了爬架的安装。另外,方管有利于 蹬踏与主杆的焊接。
作为优选,爬架上的主杆与地面垂直,塔身上部的水平铁与主杆的距 离小于塔身下部的水平铁与主杆的距离。爬架与地面垂直,可以方便工作 人员上下铁塔。
作为优选,蹬踏为交错设置在主杆两侧的长条角钢结构,角钢结构的
长度为25至60厘米。角钢结构蹬踏的上平面适合站立,脚感舒适;侧立 面适合于固定馈线,蹬踏交错设置可以节约一半的材料,蹬踏也可以采用 方管结构。
作为优选,爬架上设有接地条,接地条上设有若干接地铜排,接地铜 排为弓形,弓形的两端与接地条焊接固定。在接地条上设置接地铜排用于 馈线的接地,可以避免在接地条上钻孔、将铜接头直接与钢质接地条连接 等传统接地方式引起的接触不良、接地电阻增大的不良后果。接地铜排的 弓形结构方便了接地螺钉的固定。
作为优选,接地铜排为两块,分别设置在爬架上部及下部的接地条上; 对于较高的铁塔,接地铜排也可以用三块,分别设置在爬架上部、中部及 下部的接地条上。
作为优选,接地条设置在主杆与托架之间。接地条设置在主杆与托架之间无需设置接地条的固定装置,外形简洁美观,此外,接地条也可以设 置在蹬踏远离主杆的一端。
作为优选,馈线设置在爬架的工作面一侧,馈线与主杆的距离大于10
厘米。考虑到塔体上部的内部空间很小,为了有效利用塔内空间,爬架在 塔体上部需尽量靠近塔身,因此,将馈线与爬架的工作面设置在同一面, 一是可以有效利用塔内空间,二是方便馈线的安装。馈线与主杆的距离大于10厘米,是考虑到为工作人员上下铁塔留下足够的蹬踏、攀爬空间,使
爬架上的馈线不会对工作人员上下铁塔构成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三角自立塔的内部结 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上下铁塔不方便以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也 解决了目前三角自立塔存在的安装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的塔身上部横截面的一种结 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角自立塔爬架结构的塔身下部横截面的一种结构 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塔身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 一种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由主杆1及蹬踏2 组成,爬架的工作面面向三角自立塔的其中一塔柱,主杆1为方管结构, 蹬踏2为交错焊接在主杆1两侧的长条角钢,角钢的长度为45厘米。蹬踏 2远离主杆1的一端设有馈线固定孔。馈线7通过馈线固定孔固定在爬架的 工作面一侧且在爬架的同一侧,馈线7靠近主杆一侧的边缘与主杆1的间 距大于15厘米。主杆1通过抱箍固定在托架3上,托架3焊接固定在三角 自立塔一侧水平铁4的中间位置。主杆1与地面垂直,塔身上部的水平铁 与主杆的距离小于塔身下部的水平铁与主杆的距离(见图3图4)。
爬架上设有馈线接地条5,接地条5固定在蹬踏2远离主杆1的一端, 接地条5上设有两块接地铜排6,分别设置在爬架上部及下部(见图5)。 接地铜排6为弓形,弓形的两端与接地条5焊接固定,馈线7的接地铜接 头与接地铜排6连接固定。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馈线7分两路设置在爬架的左右两侧,接地条5固定在主 杆1与托架3之间(见图2),接地条5上焊接有三块接地铜排6,分别设 置在爬架上部、中部及下部,其余和实施例l相同。
权利要求
1. 一种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爬架由主杆(1)及蹬踏(2)组成,蹬踏(2)设置在主杆(1)两侧,主杆(1)通过托架(3)固定在三角自立塔一侧的水平铁(4)上,爬架的工作面面向三角自立塔的其中一塔柱,蹬踏(2)远离主杆(1)的一端设有馈线固定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杆(1)为方管结构,主杆(1)通过抱箍固定在托架(3)上,托架(3) 固定在三角自立塔一侧水平铁(4)的中间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爬架上的主杆(1)与地面垂直,塔身上部的水平铁与主杆的距离小于 塔身下部的水平铁与主杆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蹬踏(2)为交错设置在主杆两侧的长条角钢结构,角钢结构的长度为 25至60厘米。
5. 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或3或4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爬架上设有馈线接地条(5),接地条(5)上设有若干接地 铜排(6),接地铜排(6)为弓形结构,弓形结构的两端与接地条(5) 焊接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地铜排(6)为两块,分别设置在爬架上部及下部的接地条(5)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地铜排(6)为三块,分别设置在爬架上部、中部及下部的接地条(5) 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地条(5)设置在主杆(1)与托架(3)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地条(5)设置在蹬踏(2)远离主杆(1)的一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
l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三角自立 塔的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馈线(7)设置在爬架的工作面一侧,馈线(7) 与主杆(1)的间距大于10厘米。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自立塔的爬架结构,所述的爬架由主杆及蹬踏组成,蹬踏设置在主杆两侧,主杆通过托架固定在三角自立塔一侧的水平铁上,爬架的工作面面向三角自立塔的其中一塔柱,蹬踏远离主杆的一端设有馈线固定装置。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三角自立塔的内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上下铁塔不方便以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也解决了目前三角自立塔存在的安装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E06C9/00GKCN201236619SQ200820121932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发明者龚锦昌 申请人:周开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