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式抽屉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09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码式抽屉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的抽屉锁。
以往的抽屉锁大多由锁芯、锁壳、锁舌和开启工具钥匙组成,操作时需用钥匙转动锁芯带动锁舌上下移动实现锁的开启和关闭。这种锁操作比较麻烦,一旦钥匙丢失或损坏就无法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钥匙来开启和关闭的新型抽屉锁。
其主要的技术是抽屉锁由锁壳、弹簧、锁芯及拔盘等组成,锁芯的一端由一斜面和一个与轴平行的平面组成楔形,斜面用于关锁抽屉,平面用于防止锁芯转动。锁芯还有螺距为“楔形”体高度、螺旋一周的凹槽,和M-1个周向槽及一轴向槽。在锁芯外面套有M个拔盘,每个拔盘内表有一凸起和N个轴向凹槽,外表有N个编码符号。其中一个拔盘内表的凸起在锁芯的螺旋凹槽内,其余拔盘内表的凸起在锁芯的周向凹槽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开启与关闭时只要拔动二个或二个以上拔盘,操作方便。
2.无需携带钥匙,没有钥匙丢失损坏的烦恼。
3.可根据需要更换编码,保密性强。
4.除适用于抽屉外,还适用于各种橱柜门。
附图的说明


图1为编码式抽屉锁的轴测拆装图。
图2为该锁在抽屉上的安装图。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
图1所示拔动罩壳(2)内的拔盘(1),当拔盘(1)内表的凸起(A)全部对准锁芯(3)上的轴向凹槽(E)时,锁芯楔形端便因弹簧(4)的作用而伸出罩壳(2),推入抽屉,拔动最上面一个拔盘以下的拔盘,使抽屉上锁。开启时只要重新将拔盘(1)内表的凸起(A)对准锁芯上的轴向凹槽(E),再拔动最上面的一个拔盘,这个拔盘内表上的凸起(A)便在锁芯表面的螺旋槽(F)内滑动,使锁芯压迫弹簧而回缩达到开启。小钢珠(5)与小弹簧(6)用于拔动拔盘(1)时与拔盘(1)内表的轴向槽(B)相碰撞发出“嗒”的声响,以增加定位(拔动)手感,并且起到拔动一拔盘时制约其它拔盘转动。拔盘外表的编码符号(C)与内表凹槽(B)相对应有助于方便操作。
更换编码的操作,从抽屉上拆下编码锁,将编码锁处于开启状态,拔出锁芯调换拨盘或拨盘位置即可,更换编码时注意不要丢失小钢珠小弹簧,安装时重新装入原位。
权利要求1.一种编码式抽屉锁由锁壳、拨盘、锁芯及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锁芯上套有M个拨盘,锁芯和拨盘相互利用凸起和凹槽相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式抽屉锁,其特征在于锁芯一端有一个“楔形”,还有螺距为“楔形”体高度螺旋一周的凹槽,及M-1个周向凹槽和一个轴向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式抽屉锁,其特征在于拨盘外表有N个编码符号,内表有N个定位凹槽及一个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式抽屉锁,其特征在于锁芯的另一端有一个起关闭作用的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编码式抽屉锁,由锁芯、锁壳、弹簧和拨盘等组成,在开启与关闭时不用钥匙,拨动拨盘即可,编码可调,具有操作简单,美观大方,保密性强等优点,也适用各种家具橱柜门。
文档编号E05B65/44GK2043653SQ8720627
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87年4月8日
发明者王富祥, 马毓忠 申请人:王富祥, 马毓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