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1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可适用于不同年龄、身高、体形的人使用。
目前学校学生使用的桌椅高度固定,桌椅是木制做的,因此不能调节,不适应不同年龄、身高、体形的人使用。有的学校虽然是桌椅分开,铁木结构,但高度仍然不能调节,这对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桌椅分开、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以适应不同年龄、身高、体形的人使用。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桌椅支架中的撑杆由上、下两段管子组成,下管下端固定在支架的底撑脚上,下管上端可插入上管内部自由伸缩,下管上段和上管下段各打有等间距的孔,从而用螺栓、螺母连接可以调节桌椅的高度,椅子靠背与椅面也以通过可伸缩的套管方式来连接,从而调节椅背的高度。
采用这种结构的配套桌椅,高度调节方便,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例如也可用于可调节高度的绘图桌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双人座配套桌椅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双人座配套桌椅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单人座配套桌椅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可知,桌椅的支架是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撑杆和底撑脚(17)组成,撑杆由上、下两段管子(7、12)组成,上管(7)的上端焊接带孔的金属板做连接桌体或椅体的托架(6),以便固定桌体或椅面(5)。上管(7)下段设有一排轴孔(10),相互等间隔排列,两根撑杆对应孔连线与地面平行,当轴孔(10)调节到相应的位置时可将活动轴(8)插入轴孔销牢,形成高度可调节的支架交叉点。
撑杆下管(12)外径与上管(7)内径相匹配,从而下管(12)上段可插入上管(7)下段内部自由伸缩,下管(12)上段也有一排与轴孔(10)间距相同的调节孔(9),因此可根据人体身高需要,调节下管(7)中的插入深度,再用螺栓(11)将它们固定,从而调节了桌椅的高度。
椅子靠背(1)的下边装有结构类似的伸缩管(2)可插入靠背栓(15)内,然后用销钉(14)销住,还可采用
图1中所示的滑槽结构(3、4、13、16)使靠背栓(15)改变倾斜位置,来达到调节靠背(1)的倾斜度。
图2中的桌体下方支架不要交叉支架,而是由两根垂直撑杆和底撑脚(17)组成,这种结构不再需要调节支架的交叉点,只是通过调节撑杆上、下管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桌面的高度,其结构与调节方式同
图1中的所述相同。
图3是单人座配套桌椅,桌体只有一根垂直撑杆和底撑脚(17)组成,为此,其底撑脚必须是三点支撑,才能保证其稳定性。
本桌椅的支架材料可选用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桌体、椅座及靠背可采用木板,硬质塑料或合成板制成。
权利要求1.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桌和椅是分开的,桌椅本体各通过撑杆和底撑脚组成的支架来支撑,其特征在于撑杆各由上下两段管子[7、12]组成,下管[12]下端固定在支架的底撑脚[17]上,下管[12]上端可插入上管[7]内部或套在上管[7]外部自由伸缩,下管[12]上段和上管[7]下段各打有等间距的孔[9、10],从而可以将螺栓穿过这些相对应的孔[9、10]后用螺母固定以调节桌、椅的高度;椅子靠背[1]与椅面[5]通过可伸缩的套管结构来连接,从而可以调节椅背[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桌椅,其特征在于椅体撑杆有两根,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套桌椅,其特征在于桌体的两根撑杆也是相互交叉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套桌椅,其特征在于相互交叉的两根撑杆交叉点处也打有孔,用可拆卸的活动轴〔8〕连接,这样在调节桌椅高度时也可以改变交叉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桌椅,其特征在于椅的撑杆是一垂直撑杆,底掌脚是三点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年龄、身高人使用的高度可调节的配套桌椅,桌椅分开,桌椅支架撑杆由上管和下管组成,下管可插入上管内部伸缩以调节桌体和椅座高度,椅背高度和倾斜度也可调节。采用这种结构桌椅,高度调节方便,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文档编号A47C3/40GK2042312SQ8720799
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87年5月11日
发明者耿国强, 耿富贵 申请人:耿国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