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靠垫联动、变倾度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63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靠垫联动、变倾度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坐椅类。
现有的一般坐椅或沙发不具备灵活调节靠背垫后倾度的功能,由机械装置控制的倾角可变的靠背椅以及复杂的电动活动椅则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并由于靠背转动所绕之轴与人身体转动所绕之轴间距离较大,至使人体后背与靠垫在转动时还要发生相对的上下位移。久坐沙发或办公椅的人们常会感到不适,以至腰酸背痛,这是因为人们如果保持一个姿势久坐不动会使肌肉僵硬,而人的坐姿角度改变,坐椅或沙发不变,则腰背部不能得到均匀有力的依托,腰背部的局部肌肉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无论是坐在沙发上或椅子上,腰下部的“三角空缺”-腰下部至臀部得不到依托是经常的情况,人们常用枕头、腰垫加以克服却不尽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身体的简单动作灵活随意地调节坐垫和靠背垫的倾斜度,使腰背部在任何倾度都可得到全面均匀的依托,从而减轻久坐的疲劳。
此椅结构由椅架、坐垫框及靠垫框以及支撑臂几部分组成,

图1-1为一片椅架边框侧视图,边框内侧有轮槽(1),扶手后端及后腿上内侧各固定一个定轴滚轮(2),椅架由二片边框用前后连接件组成,见图1-2。图2为坐垫框及靠垫框,采用可折方式连在一起,坐垫框两侧各装一对滚轮(3),靠垫框上有轴孔(4)及暗置支撑臂的槽。图3为支撑臂。图4-1为组装后侧视图,图4-2为组装后正视图,图4-3为图4-2的A-A剖视。图5为此椅工作示意图。图6为采用此结构的活动椅芯。根据不同需要,在坐垫框和靠垫框上安装弹簧垫或海绵垫,也可将扶手全部包起来做成沙发。用此结构制造椅芯时,由于椅芯是放在已有的靠背椅或沙发上使用,所以支撑臂由固定在椅芯靠背上的滚筒代替,其靠背也要做成二段,使上段在椅垫向下运动时可以向前折回。
使用这种椅结构,靠背架上支撑轴位置须选取适当,(也可提供若干位置,由使用者自行选择)一般位于人体后倾压力集中力之上方几公分处,这样可以使此结构在使用时任何位置均可处于平衡。当需要增大倾角时,只要稍用肩部后压,这时后倾力作用于支承轴上方,坐垫便借助滚轮向前移动,由于轮槽轴线前高后低,坐垫向前运动时前端逐渐升高,可适应人体舒适的需要,当坐垫前移时,靠背垫的下端随坐垫前移,而其支承轴随支撑臂下降,所以靠背垫逐渐后倾。撤消肩部压力或坐垫向前运动到端部受阻时重又得到平衡,当背部轻离靠垫,腿部轻向后推,便逐渐复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和力学平衡的原理,使坐椅或沙发可由人体简单的动作灵活改变后倾度,附合人体坐姿变换的需要。并且,靠背垫转动所绕之轴-即连接坐垫和靠背垫的铰链之轴,与人体转动所绕之轴-即与靠背平行并垂直于人体尾椎的轴线十分接近,转动时人体背部和椅靠垫基本无上下的相对运动,给人以一坐上去,随便前后移动、变倾,始终和椅子是一体的感觉,给人的腰背部均匀有力的依托而减轻了久坐的疲劳。
坐、靠垫联动,变倾度椅结构用于制造扶手椅、沙发、旅游折叠椅以及放于其它坐椅或沙发上使用的椅芯,可以用木材、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为
1.一种坐垫和靠垫联动、变倾度椅结构,此椅结构坐垫和靠垫两部分采用可折转的方式相连接,如铰链、皮革、尼龙布等;坐垫通过滚轮或滚轴或滑块在椅架侧面轮槽内运动时,靠垫下端随坐垫移动,并由于位于靠垫上部的支承轴作竖向运动,而使靠垫改变后倾度,此椅结构在使用中任意位置都可处于平衡,由人体的简单动作控制坐垫前后移动及靠背垫的后倾度。
2.据权利要求1,椅架的两个内侧面有滚轮槽,轮槽轴线为一条前高后低的平滑曲线。
3.据权利要求1,靠垫两侧装有支承轴,支承轴或者与可以上下运动的支撑臂铰接,或者可在椅架的固定轨道槽内运动。
4.据权利要求3,支撑臂上端铰接于靠垫支撑轴,由两个固定在椅架上的轮轴或者轨道槽定向,可以上下运动。
5.据权利要求1,当此结构用于椅芯时,支撑臂为固定在靠垫中部的滚筒或滚轮,可直接沿依附的坐椅背滚动或沿依附在椅背上的轨道槽滚动。
全文摘要
坐、靠垫联动,变倾度椅结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坐椅类。此种椅结构的坐垫装有滚轮,滚轮可在椅架侧面的轮槽内滚动,坐垫与靠垫用铰链或合页连接,靠垫上部由一对支撑臂控制其后倾,坐垫借助滚轮由人体的简单动作灵活控制前后移动,带动靠垫下端并使靠垫的后倾度变化,如此适应坐姿变换,使腰背部得到均匀的依托,减轻久坐的疲劳,以至于治疗腰背部疾患。此结构用于制造扶手椅、沙发、旅游折叠椅以及放于其它椅或沙发上使用的椅芯等。
文档编号A47C1/032GK1045516SQ8910603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云辉 申请人:张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