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型双保险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65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程序型双保险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珠锁。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弹珠锁种类繁多,但它们的原理大致相同。主要是由锁体、锁胆、弹簧及弹珠等组成。平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弹珠卡住锁胆而不能转动;开锁时将相应的钥匙插入锁胆,钥匙上的凸齿将每条珠槽上的弹珠压出至内、外侧弹珠的接口处于锁胆与锁体的间隙之中,就可转动锁胆,使锁胆带动开锁机构动作而把锁打开。如


图1、图2。
但现有弹珠锁还存在以下两种破坏性开锁法。
第一种破坏性开锁法是由于锁的内侧弹珠和外侧弹珠之间、锁胆和锁体之间的接触面都存在一个间隙,当给予锁胆一个一定的扭力距时,锁胆中的珠槽与锁体中的珠槽就会产生轻微不对正,然后用一特制的开锁工具(如铁丝、铁片等)将弹珠向外压出至内侧弹珠与外侧弹珠的接触口处于锁胆与锁体的间隙之中,这时内侧弹珠被锁体中的珠槽边缘顶住而不能再移动,此时取出开锁工具,外侧弹珠亦会被锁胆中的珠槽边缘顶住而不能弹回锁胆中(当然此时外加扭力距不变)。就这样,将每条珠槽里的弹珠按上述方法压出,使之失去对锁胆的控制作用,从而转动锁胆达到开锁的目的。这是“凿沟”式破坏性开锁法。如图3。第二种破坏性开锁法是由于锁的弹簧的可缩长度(包括非弹性变形)大于或等于锁胆内珠槽的长度,因而存在“万能钥匙”破坏性开锁的可能。方法是,将万能钥匙插到锁胆的预定位置,用钥匙上特制的凸齿把与之相对应的弹珠全部从锁胆珠槽里向外压出而挤进锁体的珠槽中,并且使万能钥匙上的凸齿和与之相对应的弹珠的接触口分别处于锁胆和锁体的间隙之中,使锁胆失去弹珠对它的控制作用而可自由转动,造成所谓的“万能钥匙”破坏性开锁法。如图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弹珠锁的致命弱点而进行特别设计的具有防“凿沟”和“万能钥匙”开锁的弹珠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双层锁胆结构,即是在原来的锁体与锁胆之间加一管状的套胆,它的长度比锁胆略为短些,把它套在锁胆之外,此外还比普通锁多设了内套环、外套环、拨块等三个零件和一条控制外套环转动的、由锁体外贯穿外套环、套胆、直到在内套环有一凹孔的珠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套环为输出机构,通过一定的开锁程序,才能带动外套环转动,从而打开锁。本实用新型配备二条不同齿型的钥匙用来分别开启锁胆和套胆,根据二条钥匙上的齿型在每条珠槽上配置三颗弹珠,再放进弹簧及封上口。那么,被称为“凿沟”和“万能钥匙”开锁法都无法在本实用新型中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现有弹珠锁闭锁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现有弹珠锁开锁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现有弹珠锁有在“凿沟”式开锁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现有弹珠锁用“万能钥匙”开锁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全闭锁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完成第一程序后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插入第二条钥匙把锁全打开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对“凿沟”式开锁法的一种防护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对“凿沟”式开锁法的另一种防护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对“万能钥匙”式开锁法的防护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环和拨块的形状及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其中套胆3套在锁胆2之外和锁体1之内,内套环4套在锁胆2的未端之外和套胆3之内,拨块6固定在锁胆2的未端,此拨块具有拨动内套环4的转动和卡住锁胆2与套胆3,使它们不能前后移动,只能作旋转运动等两个重要用途。再在拨块6之后套胆3之外和锁体1之内安上外套环5,在锁体1上钻一附加珠槽7直贯穿外套环5和套胆3至内套环4上有一小凹孔为止,再在附加珠槽7内放进内弹珠11(长度等于套胆3的壁厚)、中弹珠10(长度等于外套环壁厚加内套环小凹孔的深度)和外弹珠9(长度适中)、弹簧8,在附加珠槽7外端封上铅塞。此附加珠槽7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当套胆3转动时外套环5的转动与否的。如在图5的状态下,即使插入原配的第二条钥匙(图中并未画出)使中弹珠14和外弹珠13的接口分别处于套胆3和锁体1的间隙之中,使锁胆2和套胆3能转动,但由于附加珠槽7内的内弹珠11与中弹珠10的接口正处于套胆3和外套环5的间隙之间,并且中弹珠10亦正好卡在锁体1和外套环5之间,所以,即使套胆3转动时也不能带动外套环5转动而不能把锁打开。本实用新型中珠槽的封口采用螺栓或铜罩罩在锁体外封口,这是对“万能钥匙”开锁的重要防护。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入第一条原配钥匙16后,转动锁胆2一预定角度,拨块6亦随之转动再拨动内套环4,使内套环4上的小凹孔正好对着附加珠槽7,由于弹簧8的作用,把弹珠向里压进至内套环4上的小凹孔,这时中弹珠10和外弹珠9的接口正处于外套环5和锁体1的间隙之中,同时中弹珠10亦正好卡在套胆3和外套环5之中。这是完成第一个开锁程序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条原配钥匙17插入锁胆2时,使锁胆2和套胆3摆脱弹珠的控制而可自由转动,并由于上一程序的正确转动,使附加珠槽7的中弹珠10起了作用,使外套环5可随套胆3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开锁机构动作而开锁。若保持第一程序不变,即保持半开锁状态时,只要随时插入第二条钥匙17都能开锁。闭锁时,只要插入第一条钥匙16按第一程序的相反方向旋转,拨块6亦随之拨动内套环4旋转,使内套环4上的小凹孔转离附加珠槽7并把弹珠向外压出,从而把锁全闭,回到图5的状态。
见图8、图9,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每条珠槽都采用三颗弹珠13、14、15,亦增加了一个套胆3,使得弹珠与弹珠之间有2个接口,即内弹珠15与中弹珠14的接口,中弹珠14与外弹珠13的接口,同时亦存在着锁胆2与套胆3、套胆3与锁体1的两条间隙。当采用“凿沟”式开锁法开锁时,就会出现两种状态,图8是第一种状态中弹珠14和外弹珠13的接口处于锁胆2和套胆3的间隙之中,且中弹珠14被套胆珠槽的边缘顶住而不能继续压出。图9为第二种状态中弹珠14和外弹珠13的接口处于套胆3和锁体1的间隙之中,并且中弹珠14被锁体珠槽的边缘顶住而不能继续压出。以上两种情况是根据弹珠与弹珠的两个接口中先到达那一个间隙而定的。因此,我们可设计一组弹珠,使它们中的一些在压出时先到达锁胆2与套胆3的间隙,另一些先到达套胆3与锁体1的间隙。那么若用“凿沟”式开锁法则不能使弹珠的接口同时处于同一间隙之中,从而破坏“凿沟”式的开锁法。
图10,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中弹珠14,使弹簧12的可缩长度变短,使它短于锁胆2内珠槽的长度,同时珠槽改用螺栓或铜罩罩在锁体外封口,从而破坏用“万能钥匙”把弹珠全部压出锁胆2珠槽的开锁法。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拨块6通过缺口拨动内套环4上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由锁体1、锁胆2、弹簧12、内弹珠13和外弹珠15组成的程序型双保险锁,其特征在于a.在锁体1和锁胆2之间装有一个套胆3,在锁胆2后面有一固定的拨块6,在锁胆2未端和套胆3末端之间装有内套环4,在套胆3末端和锁体1末端之间装有外套环5,b.在锁体1上有一条附加珠槽7,它贯穿锁体1、外套环5和套胆3,直到内套环4上有一凹孔为止,c.在内弹珠13和外弹珠15中间加中弹珠14,令每条珠槽都有三颗弹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程序型双保险锁,它具有防“凿沟”和“万能钥匙”开锁的功能。需开锁时不但要使用原配的二条钥匙,而且还要按一定程序才能开锁。开锁时,先把钥匙1插入锁胆转动一预定角度,然后把钥匙1拿走,再插入钥匙2,转动钥匙2便可开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盗性能,适用于银行,机要室的保险柜上。
文档编号E05B35/00GK2043648SQ8920009
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31日
发明者霍伟丰 申请人:霍伟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