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连体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2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连体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用途的连体桌椅,尤其适宜于儿童使用。
适合儿童使用的带座位连体桌椅目前已有许多设计方案提出,其着眼点多在于使桌椅高度及间距能够调节,以适应儿童不断生长变化的需要。但它们共同的一个缺点是功能单一,只能供儿童书画使用。中国专利87207388介绍了一种具有两种用途的折叠式桌椅,它虽然解决了增加功能的问题,但外观及整体造型的装饰性较差,在结构及使用功能间的转换上也仍嫌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并且造型装饰性好的连体桌椅。
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桌椅由座位、桌面及一对U型支架组成。最简单的形式是用两U型支架的前支支承桌面,后支的端部分别铰接于座位的左右两侧。这样就是可供书写图画等使用的带座位桌子的形式。将桌面连同支架绕铰轴翻转后就是带扶手的靠背椅,两侧支架即为扶手。为了造型的美观及有利于调节座位与桌面之间的距离,U型支架的前后两支之间以具有一定倾斜张开角的形式为好。如果在支承桌面的支架前支上设有可升降的高度调节机构时,这种带倾斜张开角形式的支架还可以在桌面升高的同时,也增大了其与座位间的距离,更好地适应了儿童身体生长变化的需要。
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及进一步减少总的占位空间,在座位的两侧壁上可以分别开设一个能使支架铰轴前后滑动的水平槽。当铰轴沿槽滑动而使座位完全收入桌面之下时,总体积最小,同时可以作为双层茶几使用。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滑动和定位,也可以实现调节座位与桌面之间距离的目的。为了防止支架铰轴在槽中随意滑动而影响正常使用,应设置有适当的定位锁紧装置,如螺栓、搭钩等各种形式均可。
为适合儿童的特点,将座位设计成箱体的形式,便于存放玩具、书包等物品,不仅方便使用,也更合理地利用和节省了空间。
下面通过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再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 本实用新型作连体桌凳的状态图2 本实用新型作靠椅时的状态图3 本实用新型作茶几时的状态图4 设于座位内侧壁的锁定装置结构由
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由座位1,桌面7和一对U型支架5组成,座位1为带有下底板4及前后挡板的箱体形式。两U型支架5均为具有一定倾斜张开角的形式,其后支端部分别由可沿开设在座位两侧壁上的水平槽4前后滑动的轴3铰接于座位1的左右两侧,前支端部支承桌面7。支架5的前支上部分别设置有带锁紧螺栓的高度升降机构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书写时的带座位书写桌的状态。将桌面与支架共同绕轴3向后翻转后,即成为如图2所示的带扶手靠椅状态。轴3沿水平槽2滑至后端,座位即完全收于桌面之下,可作双层茶几使用,如图3所示。
防止轴3随意滑动的锁定结构如剖视的图4所示。将两顶杆8的中部分别铰接在座位两侧壁内面的水平槽2之下,使其后半部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而将前端翘起顶住轴3。水平槽2前端的上沿处设有一限位销10,以防止顶杆8的前端过度上翘。为更稳妥可靠,顶杆8的前端可以设计成带T型或L型挡头的型式。平时由于顶杆8的阻挡,轴3位于水平槽2的前端不会向后滑。将顶杆8的后端向上提起,则前端下降而脱离对轴3的锁定状态,轴3就可以沿槽向后滑动。两顶杆8的后端用一提拉横杆连接,更便于向上提拉顶杆的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由座位(1)、桌面(7)及一对U型支架(5)组成,其中两U型支架(5)的后支端部分别通过轴(3)铰接于座位(1)的左右两侧,前支端部分别与桌面(7)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架(5)的前后两支之间为具有倾斜张开角的形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架(5)的前支上设有带锁定装置的升降调节机构(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座位(1)的两侧壁上开有能使支架铰轴(3)前后滑动的水平槽(2)及可以使铰轴(3)定位的锁定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铰轴(3)的锁定机构为中部铰接在座位侧壁水平槽之下的项杆(8),水平槽(2)的前端上沿处设有使顶杆(8)的前端顶住铰轴(3)的限位销(10)。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座位(1)为箱体的形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由座位、桌面及一对U型支架组成的多功能连体桌椅。U型支架的前端支承桌面,后端铰接于座位两侧,并且此铰轴可以位于座位两侧能使其前后滑动的水平横槽中。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带座位书写桌、带扶手的靠椅和双层茶几等不同的使用功能。
文档编号A47B3/00GK2047910SQ8921280
公开日1989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9日
发明者石宏 申请人:石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