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巧轻便的多功能旅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6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巧轻便的多功能旅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人们旅行条件下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活用具。
现有手推行李小车作为一种小型运输工具,供人们在旅行中推运行李和在城市中运输日常生活用品已广为使用。如把这种小型运输工具与作为休息用具的椅子相结合,发展成为具有坐、躺和推行李多种功能的旅行用具,无疑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有一些这样的多功能用具,如中国专利号85201347《旅行两用轻便车椅》和87207194《组合式多用载重车椅》,由于它们的设计不够合理,使人坐姿不舒服,易于导致人疲劳,达不到使人休息的效果;中国专利号88207418.0《多功能旅行椅》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舒适,功能较多的旅行用具,但它的结构还显得笨重了一点,使用方便性和携带性还不够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巧轻便,可收折,舒适性好的,兼有坐椅、躺椅、行李推车和行李背架多种功能的结构更新一代的旅行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把旅行椅的构架设计成一种变位构架的方式实现的


图1是这种轻便多功能旅行椅的侧面形状,它由主框架1,坐框架2,连接杆3,行走轮4,连接杆5,撑架6构成(图中双点划线表明坐框架2,连接杆3,连接杆5和撑架6的变位情况)。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主框架1和坐框架2,坐框架2的右端有两个销钉插入主框架1上的孔内,由此确定坐框架2在主框架1上的位置。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主框架1和撑架6,撑架6的上端有两个销钉插入主框架1上的孔内,由此确定撑架6在主框架1上的位置。
图1中的实线表明它作为坐椅时的状态。当拔出坐框架2右端的销钉,连接杆3向下摆动,可使坐框架2变换到双点划线位置,销钉再插入主框架1上的孔内,是它作为躺椅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当拔出撑架6上端的销钉,连接杆5向上摆动,可使撑架6变换到
图1中的双点划线位置,销钉再插入主框架1上的孔内。是它作为行李推车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状态加上两根背带就是它作为行李背架时的状态。主框架1,坐框架2,连接杆3、5,撑架6都是由钢管制成,主框架1和坐框架2的正面形状都是框形(分别如图4、图5所示)。框内都安装有由钢丝簧和塑料片复合结构的弹性坐面(这种弹性坐面已单独申请专利)。两个行走轮是套在主框架1两端的轴头上。撑架6的正面形状是U形(如图6所示)。
在上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附件1(称为靠架,其正面形状为U形,U形底部装有钢丝簧与塑料片复合结构弹性坐面),当附件1安装在
图1实线所示坐椅的主框架顶端时,它作为人的靠背,如图7所示(图中双点划线表达人的坐姿,斜拉细线是用于连接的钢丝拉钩)。当附件1安装在图2所示的躺椅主框架的顶端时,它作为人的靠头,如图8所示(图中双点划线表达人的躺姿)。如果再增加附件2(称为儿童坐框架,其正面形状为U形,U形框架内亦装有钢丝簧与塑料片复合结构弹性坐面),当附件1和附件2安装在图3所示的行李推车上时,就变换成一个手推幼儿小车,如图9所示(图中7是附件1;8是附件2;9和10是连接钢丝,双点划线表达儿童坐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创新的结构方式和变换方式,具有零件少,材料省,结构简单,变换方便的特点,主框架1和坐框架2是封闭框架,结构强度和刚度都较好。还由于各构件作用力点的合理分布,降低了构件应力,由此减小了构件尺寸,减轻了整个用具的重量。由钢丝簧与塑料片复合结构的弹性坐面十分舒适。
权利要求一种小巧轻便可收折,具有坐椅、躺椅、行李推车和行李背架多种功能的旅行椅,其特征在于它的主体是一个可收折的变位构架,它由主框架1,坐框架2,连接杆3,连接杆5和撑架6构成;由连接杆3连接主框架1和坐框架2,并使坐框架2在主框架1上有高、低两个变换位置,由连接杆5连接主框架1和撑架6,并使撑架6在主框架1上有高、低两个变换位置;主框架1和坐框架2的正面形状是框形,框内安装由钢丝簧与塑料片复合结构的弹性坐面,两个行走轮安装在主框架1两端的轴头上,撑架6的正面形状是U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人们旅行和休息的生活用具。它的主体结构是由钢管制成的可收折的变位构架,钢丝簧与塑料片复合结构的弹性坐面和两个行走轮。通过构架的变位,使它成为具有坐椅、躺椅、行李推车和行李背架的多功能旅行用具。当增加两个附件后,它还可变换成手推幼儿小车。它具有创新的结构和变换方式,具有简单、轻便、舒适、多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C4/28GK2074127SQ9020469
公开日1991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7日
发明者张东赋, 王庆生, 张吉祥, 李红兵 申请人:张东赋, 王庆生, 张吉祥, 李红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