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折叠沙发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2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折叠沙发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占地面积小、灵活多用的折叠沙发床。
现有折叠沙发床有二折翻板式、三折推拉式等多种形式,其目的都是通过展开折叠部分实现沙发向床的转换,使居住面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但它们仍有待改进之处。以三折推拉沙发床为例,尽管它在各类折叠沙发床中是面积利用最充分的一种,但仍有如下不足它的后床板必须联接在沙发床的扶手、床头等固定构件上,因此既要为上述构件付出材料和面积,又使沙发床不能随意移动,限制了使用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要扶手、床头等固定构件并可随意移动使用的新型折叠沙发床。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折叠沙发床可仅由前、中、后三块床板(包括所带床腿)和坐箱组成。中床板一端与后床板用合页联接,中床板的另一端及前床板的一端又用合页联接在坐箱上。当作为沙发用时其前床板平放在坐箱,而后床板与中床板叠在一起便构成沙发靠背。关键问题是该沙发床靠背的定位和支承是通过后床板自由端撑在坐箱后部来实现的。当作为床用时只须展开折叠部分,放下收藏在中床板与后床板间的中间床腿和后床腿,便能得到面积约为沙发三倍的床了。
与现有各类沙发床相比,由于该沙发床采用了后床板自由端直接撑在坐箱上的支承形式,一方面可省去扶手、床头等构件,减少用料和占地面积;另一方面使其可任意移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因该沙发床能制成单人、双人等多种形式且可没有扶手,所以适于配套制做、组合使用,可满足各类家庭的不同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该实施例作为床用时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该实施例作为沙发用时的立体图。
参照图1,该沙发床的前床板〔8〕与坐箱〔9〕用合页〔7〕联接。中床板〔5〕两端与坐箱〔9〕及后床板〔3〕也用合页〔7〕联接。当后床板〔3〕的自由端撑在坐箱〔9〕上时便使由中床板〔5〕和后床板〔3〕组成的沙发靠背得到定位和支承。中间床腿〔4〕可随中床板〔5〕及后床板〔3〕的开合自动放下和收回,后床腿〔1〕可通过碰珠〔2〕附着在后床板〔3〕内部。为使中床板〔5〕与后床板〔3〕之间在折叠后有一定的结合力,可在其间安装碰珠〔6〕。该沙发结构简单,使用也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沙发床,由前床板[8],中床板[5],后床板[3]和坐箱[9]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床板[5]的两端由合页[7]分别和前床板[8],后床板[3]连接,并可相对转动,中床板[5]和后床板[3]相连一端的下部装有可藏在床板内部的中间床腿[4],后床板[3]的自由端的下部装有可藏在床板内部的后床腿[1],中床板[5]和后床板[3]可折叠成沙发靠背支撑在坐箱[9]上。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沙发床。由于该沙发床采用了后床板直接支承在坐箱上的结构,所以既可省去扶手、床头等构件进一步减少了占地面积,又使沙发床可随意移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因该沙发床能制成单人、双人等多种形式且可没有扶手,为配套制做、组合使用带来方便,能满足各类家庭的不同需要。
文档编号A47C17/00GK86200734SQ86200734
公开日1987年2月4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7日
发明者张大秋 申请人:张大秋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