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68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旅行组合凳。
现有的旅行用的凳子为折叠型的组合凳子,其结构虽然简单,但其体积过大,不便于人们携带旅行,而且高度不适,使用时极为不便,使人有不舒适之感,所以根本没有起到旅行凳子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了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组合容易的旅行组合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一种旅行组合凳主要由支承筒、上支承座、下支承座、支脚、座支承杆、挂钩、挂环、凳面组成,管状的支承筒两端分别安置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下支承座上分别固定几条支脚,上支承座上固定三根座支承杆,座支承杆的头上固定挂环,凳面上固定挂钩,挂钩挂在挂环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组装方便,高度适当、稳定性好,使用时占地小,基本不影响他人工作,便于人们旅行携带,也可用作钓鱼附件等其它方面。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装携带的结构图。
附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旅行组合凳主要由支承筒1、上支承座2、下支承座3、支脚4、座支承杆5、挂环6、挂钩7和凳面8组成。支承筒1呈管状,两端侧壁上有凸起,支承筒1可用薄壁钢管制成,也可用铝合金或硬塑料制成。上支承座2呈短园柱状,其一端有一园台,园台面上开有三个园孔,园孔中心线与园台锥面相垂直。在另一端沿中心线开有盲孔,在孔的侧壁上开有“L”型槽,上支承座2可用钢材制成,也可用铝合金或硬塑制成,下支承座3呈短园柱状,其一端有一园台,园台面上开有三个螺纹孔,均匀分布在园台锥面上,中心线与锥面垂直。在另一端沿中心线开有盲孔,在孔的侧壁上开有“L”型槽,下支承座3可用钢材制成,也可用铝合金或 硬塑制成。在支承筒1的上、下两端卡插着上支承座2和下支承座3,支承筒、上的凸起与上支承座2和下支承座3上的“L”型槽相配合,便其不会脱开支承筒1,下支承座3的三个螺纹孔内分别固有三根一端带螺纹的支脚4,支脚4呈管状,用钢管或铝合金管制成,支脚4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一般为30°~50°,最佳在35°~45°,使其有足够的稳定性,上支承座2的三个园孔内分别插装座支承杆5,座支承杆5呈园管状,用钢管或铝合金管制成,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一般为50°~70°,最佳在55°~65°,三根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之间的夹角,其中两个夹角相同,一般在120°~140°,最佳为125°~135°,使人座时感到非常舒适。座支承杆5的另一端上有一小园孔,挂环6卡在园孔内,凳面8呈三角状,用帆布制成,也可用帆布条或尼龙布制成,其三个角上分别固定一挂钩7,挂钩7套挂在挂环6上。
参照附图3、4所示,图3、4展示了旅行组合凳的拆装后携带的结构图。座支承杆5和支脚4都放置在支承筒1内的下侧,上侧将凳面8及挂钩7、挂环6放置其内,支承筒1的两端仍插装上支承座2和下支承座3。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组合凳主要由支承筒1、上支承座2、下支承座3、支脚4、座支承杆5、挂环6、挂钩7和凳面8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筒1呈管状,其两端侧壁上有凸起,上支承座2呈短园柱状。一端有园台,园台面上开有三个园孔,园孔中心线与园台锥面相垂直,另一端开有盲孔,孔侧壁上开有“L”型槽,下支承座3呈短园柱状,一端有园台,园台面上均匀分布有三个螺纹孔,其中心线与园台锥面垂直,另一端开有盲孔,孔侧壁上开有“L”型槽,支承筒1上下两端分别卡插上支承座2和下支承座3,下支承座3的三个螺纹孔内固定三根支脚4,上支承座2的三个园孔内插装三根座支承杆5,座支承杆5的另一端园孔内卡装挂环6,三角状凳面8的三个角上分别固定一个挂钩7,挂钩7挂在挂环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4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一般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4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最佳为3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一般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与支承筒1的中心线夹角最佳为55°~65°。
6.根据权利要求1、2、3、5所述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投影之间夹角,其中两个夹角一般在120°~14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支承杆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投影之间夹角,其中两个夹角一般在120°~14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投影之间夹角,其中两个夹角最佳为125°~1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旅行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座支承杆5的中心线在水平面投影之间夹角,其中两个夹角最佳为125°~1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组合凳,其主要由支承筒、上支承座、下支承座、支脚、座支承杆、挂钩、挂环、凳面组成,管状支承筒两端分别插套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下支承座上的孔内分别固定支脚,上支承座固定三根座支承杆,其头上有挂环,凳面上有挂钩与挂环相配合,不用时可将座支承杆和支脚及挂环、凳面挂环放置在支承筒内。该凳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高度适当,稳定性好,便于携带,是一种理想的旅行用品。
文档编号A47C9/10GK2084754SQ91213130
公开日1991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23日
发明者许金保, 荣际凯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