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床式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10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叠床式沙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叠床式沙发,其属于人类日常生活必需品。
市售的各种床式沙发,一般为组合板床式沙发。这样的沙发,一般要翻转沙发靠背、扶手等才能组合成床。这种沙发使用起来相当不方便。市售的弹簧床一般为两叠式。将这样的床与沙发结合在一起也相当困难,更未见三叠式弹簧床与沙发结合的三叠床式沙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沙发的缺点,设计出一种新型沙发。该沙发将弹簧床三段折叠,存放干沙发箱体内,用床时,不用翻转沙发靠背、扶手,即可成床。通过特殊设计的结构形式,使该沙发折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的三叠床式沙发,其包括靠背,扶手,软体座垫,底座箱体,使用床时,把软体座垫取开后,其特征在于在该箱体内整体存放有折叠床边框架床体。该床体的两条纵向床边框由一对中关节杆和一对后关节杆分成前、中、后三段床边框架。该三段床边框架是通过后、中关节杆两端上的活动铰链,依次翻转180度,两次折叠而成的折叠床边框架床体。折叠后的三段床边框架,其排列顺序为自上而下是中、后、前段床边框架。由于折叠,使得组成弹簧床的诸结构件相应地折叠在折叠床边框架床体内。这些结构件有由若干个弹簧所挂连的塑料编织布床面,“U”形中床腿,“U”形后床腿,两侧中床小支承杆,两侧中床“7”形支承杆,两侧后床小支承杆,两侧后床“7”形支承杆。在中段床边框架的两端铰链处各安装有一弧形中、后床身横梁。在中床身横梁上由螺钉固定有底座箱体的盖板的一边,盖板的另一边由吊带连接在后床身横梁上。折叠后的床边框架由该盖板附在上面,作为一个整体被放入底座箱体内。该折叠床边框架床体之所以可以存放于底座箱体内是由于两组对称安装在箱体内的左右侧板上的拉簧——曲柄摇杆机构控制其进出箱体内的。以安装在底座箱体右侧板上的拉簧——曲柄摇杆机构描述之该机构是由固定在底座箱体右侧板上的固定铰链所连接的“Z”形曲柄,固定在底座箱体右侧板上的另一固定铰链所连接的摇杆,以及该曲柄摇杆铰链所连接的部分前段床边框架作为连杆而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再通过设在“Z”形曲柄尾拐角处上的活动铰链与拉簧杆相连接。该拉簧杆又挂连有一拉簧。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箱体的右侧板上。在作为连杆的部分前段床边框架上,并靠近曲柄顶端的活动铰链处还设有一定位凸起柱。在“Z”形曲柄上的与拉簧杆相连接的铰链旁边,也设有一定位凸起柱。这样就构成了拉簧——曲柄摇杆机构。
以下结合附


图1、2、3,(以安装在右侧板上的拉簧——曲柄摇杆机构为例)详细说明拉簧——曲柄摇杆机构动作过程。当折叠床边框架床体(上)处在底座箱体(4)上方,由曲柄摇杆机构支承着前段床边框架(13)之上的折叠床体(5)时,“Z”形曲柄(6)的尖嘴正好靠在定位凸起柱(14)上,使曲柄(6)不能沿固定铰链(11)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曲柄(6)与前段床边框架相对静止,再配以摇杆(7)的支承,保证曲柄(6)所支承的前段床边框架呈水平位置,此时拉簧(10)、拉簧杆(9)都呈非受力状态。要想具有相当厚度的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进入底座箱体(4)内,必须使曲柄摇杆机构转换位置。这就要使“Z”形曲柄(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只要向上掀动整体折叠的床体(5)一角度就可使“Z”形曲柄(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掀动该床体(5)一角度后,即可向前推动该床体(5),这样“Z”形曲柄(6)就可沿固定铰链(11)顺时针方向转动。当“Z”形曲柄(6)从原位顺时针转动了180度时,曲柄(6)上的活动铰链(8)使拉簧杆(9)靠在定位凸起柱(15)上,并牵引带动拉簧杆(9)和拉簧(10)伸长,借助拉簧(10)的弹簧力,可使曲柄(6)在180度位时停止转动,此时正好使摇杆(7)以固定铰链(12)为轴,随曲柄(6)的转动而向下前方摆动到与前段床边框架(13)重合的位置上,此时摇杆(7)与前段床边框架(13)也就随曲柄(6)下降了一段距离,这样就使折叠在一起的床边框架床体(5)也随之下降而进入底座箱体(4)内,此时拉簧杆(9)、拉簧(10)呈拉紧状态。
要想折叠的床边框架床体(5)展开成床,就先要向上拉动一下中床身横梁(27),由此带动前段床边框架(13)掀起一小角度,从而使“Z”形曲柄(6)和摇杆(7)回转动一小角度,此时在拉簧(10)的弹性推力下,整体床边框架床体(5)就弹出底座箱体(4)内。在这个床体(5)弹出过程中,“Z”形曲柄(6)又从180度位恢复到原支承零位,摇杆(7)又从重合于前段床边框架(13)恢复到原支承零位。
这种折叠的床边框架床体(5),只要依次向外翻转床边框架,并依次折放于地面,即可将三叠式床框架展开。其展开结构是由若干个弹簧挂连于塑料编织布床面四周与其外围的床边框架之间,构成了弹簧床面。以该床框架的右侧纵向床边框为例,说明其三段式结构除了前段床边框架由曲柄摇杆机构以及底座箱体所支承外,前、中段床边框架之间由中关节杆的两端活动铰链所连接。中段床边框架由其上的活动铰链所连接的“U”形中床腿所支承。该中床腿与中段床边框架、中关节杆、前段床边框架相互间的支承定位是由中床小支承杆和中床“ ”形支承杆通过四个活动铰链而组成的双三角支架来实现支承定位的。在中、后段床边框架之间,由后关节杆的两端活动铰链所连接。后段床边框架由其上的活动铰链所连接的“U”形后床腿所支承。该后床腿与后段床边框架、后关节杆、中段床边框架相互间的支承定位是由后床小支承杆、后床“7”形支承杆,通过四个活动铰链而组成的三角形——梯形支架来实现支承定位的。固定在中床身横梁上的盖板,经翻转展开床边框架后,就置于床面下方。该盖板的另一边,由吊带挂连在后床身横梁之下。
本实用新型的三叠床式沙发,由于集三叠式弹簧床与沙发为一体,采用折叠式床体结构与拉弹簧——曲柄摇杆机构,使折叠后的床体装入和弹拉出操作十分方便。该沙发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家庭、宾馆的装饰就寝用具。
本实用新型附图描述了三叠床式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床体在底座箱体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1有靠背(1),扶手(2),底座箱体(4),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Z”形曲柄(6),摇杆(7),活动铰链(8),拉簧杆(9),拉簧(10),固定铰链(11),固定铰链(12),前段床边框架(13),定位凸起柱(14),定位凸起柱(15)。
图2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床体准备进入底座箱体内时动作示意图。
图3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床体存放在底座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床体展开后(右侧床边框架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有靠背(1),扶手(2),底座箱体(4),“Z”形曲柄(6),摇杆(7),活动铰链(8),拉簧杆(9),拉簧(10),固定铰链(11)、(12),前段床边框架(13),定位凸起柱(14)、(15),中关节杆(16),中段床边框架(17),后关节杆(18),后段床边框架(19),“U”形中床腿(20),“U”形后床腿(21),中床小支承杆(23),中床“7”形支承杆(24),后床小支承杆(25),后床“7”形支承杆(26),中床身横梁(27),盖板(28),后床身横梁(29)。
图5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床体展开后俯视图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有“Z”形曲柄(6),摇杆(7),拉簧杆(9),拉簧(10),中床小支承杆(23),中床“7”形支承杆(24),中关节杆(16),前段床边框架(13),中床身横梁(27),中段床边框架(17),后关节杆(18),后床小支承杆(25),后床“7”形支承杆(26),后床身横梁(29),后段床边框架(19),床面(30)。
图6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右侧后段床边框架折叠结构示意图。图6有“U”形后床腿(21),后段床边框架(19),后关节杆(18),后床“7”形支承杆(26),后床小支承杆(25),后床身横梁(29),中段床边框架(17)。
图7为三叠床式沙发的右侧后段床边框架折叠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有“U”形后床腿(21),后段床边框架(19),后床“7”形支承杆(26),后床小支承杆(25),后床身横梁(29)。
图8为三叠床式沙发的折叠中、后、前段床边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有“U”形后床腿(21),后段床边框架(19),后关节杆(18),后床“ ”形支承杆(26),后床小支承杆(25),后床身横梁(29),中段床边框架(17),“U”形中床腿(20),中床“7”形支承杆(24),中床小支承杆(23),中床身横梁(27),中关节杆(16),前段床边框架(13)。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如下制成一批三叠床式沙发。沙发靠背高790mm,宽1600mm,扶手高550mm,长760mm,底座箱体内长×高×宽1530×240×740mm。折叠后的床体总尺寸长×高×宽1440×240×720mm。展开的塑料编织床面为1720×1220mm。床边框架中前段床边框架长627mm,中段床边框架长550mm,后段床边框架长400mm,中关节杆长210mm,后关节杆长133mm,中、后“U”形床腿高375mm,宽1440mm。
权利要求1.一种三叠床式沙发。其包括靠背(1),扶手(2),软体座垫(3),底座箱体(4),其特征在于在该箱体(4)内整体存放有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该床体(5)的两条纵向床边框由一对中关节杆(16)和一对后关节杆(18)分为前、中、后三段床边框架(13)、(17)、(19),该三段床边框架是通过后、中关节杆(18)、(16)两端上的活动铰链,依次翻转180度,两次折叠而成的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其折叠后的三段床边框架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是中、后、前段床边框架(17)、(19)、(13),相应折叠在其(5)内的有由若干个弹簧所挂连的塑料编织布床面(30),“U”形中床腿(20),“U”形后床腿(21),两侧中床小支承杆(23),“7”形支承杆(24),两侧后床小支承杆(25),两侧后床“7”形支承杆(26)的结构件;在中段床边框架(17)两端铰链处各安装有一弧形中、后床身横梁(27)、(29),在中床身横梁(27)上由螺钉固定有底座箱体(4)的盖板(28)的一边,该盖板(28)的另一边,由吊带连接在后床身横梁(29)上;该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之所以可以存放于底座箱体(4)内是由于两组对称安装在该箱体(4)内的左右侧板上的拉簧一曲柄摇杆机构控制其(5)出进箱体(4)的以右侧的该拉簧一曲柄摇杆机构为例,该机构是由固定在底座箱体(4)侧板上的固定铰链(11)所连接的“Z”形曲柄(6),固定在底座箱体(4)侧板上的固定铰链(12)所连接的摇杆(7),以及该曲柄(6)、摇杆(7)所铰链连接的部分前段床边框架(13)作为连杆,而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再通过设在“Z”形曲柄(6)尾拐角处的活动铰链(8)与拉簧杆(9)相连接,该杆(9)又挂连有一拉簧(10),该拉簧(10)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箱体(4)的左侧板上,在作为连杆的部分前段床边框架(13)上,并靠近曲柄(6)顶端的活动铰链处还设有一定位凸起柱(14),在“Z”形曲柄(6)上的与拉簧杆(9)相连接的铰链(8)旁边,也设有一定位凸起柱(15),这样即构成了右侧板拉簧一曲柄摇杆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叠床式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床边框架床体(5),其弹出底座箱体(4)后的展开结构是由若干个弹簧挂连于塑料编织布床面(30)四周与其(30)外围的床边框架之间,构成了弹簧床面;以该床框架的右侧纵向床边框为例,说明其三段式结构前段床边框架(13)由曲柄摇杆机构(6)、(13)、(7)以及底座箱体(4)所支承;前段床边框架(13)与中段床边框架(17)之间由中关节杆(16)的两端活动铰链所连接;中段床边框架(17)由其上的活动铰链所连接的“U”形中床腿(20)所支承,该中床腿(20)与中段床边框架(17),中关节(16)、前段床边框架(13)相互间的支承定位是由中床小支承杆(23)和中床“7”形支承杆(24),通过四个活动铰链而组成的双三角支架来实现支承定位的;在中、后段床边框架(17)(19)之间,由后关节杆(18)的两端活动铰链所连接,后段床边框架(19)由其上的活动铰链所连接的“U”形后床腿(21)所支承,该后床腿(21)与后段床边框架(19)、后关节杆(18)、中段床边框架(17)相互间的支承定位是由后床小支承杆(25)和后床“7”形支承杆(26),通过四个活动铰链而组成的三角形-梯形支架来实现支承定位的;固定在中床身横梁(27)上的盖板(28),经翻转展开床边框架后,就置于床面(30)下方,该盖板(28)的另一边,由吊带挂连在后床身横梁(29)之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叠床式沙发,其属人类日常生活必需品。这种沙发是由底座箱体内的三段折叠式床框架和沙发壳体组成。平时折叠的床边框架存放在底座箱体内。用床时,取走软体座垫,向外轻拉床框,床体便弹出箱体,再行翻转折放,两次折放,则成一弹簧床,其平置于沙发壳体前方,不用翻转靠背、扶手等,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沙发。
文档编号A47C17/00GK2095589SQ91221529
公开日1992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4日
发明者武振业 申请人:山东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