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9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折叠休闲床。
背景技术
由于全折叠式休闲床易收藏、使用方便及储运时所占空间小,因此不仅深受那些野外工作者、野营爱好者的喜爱,而且连办公人员也非常喜爱。
现有技术的休闲床,如图3、2所示,包括床布12‘及床架10‘,床架10‘由六组X型枢接管件20“组成,X型枢接管件20”的上下端头分别与相邻的另一X型管件20“枢接的上下端头铰接,该床架10‘为一整体连动的机构,并构成六个与地面解触的支脚及与支脚相对应的同床布12’固定联结的支点。床布12’固定于该支点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休闲床所张开的程度,由床布的宽度来限制,而它们所能承受重量的程度,由支点与床布连接的牢固程度有关。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其体重完全由床布12‘与支点之间的联结来承担,多次使用后,易造成床布12’脱落于床架10‘支点及床架10’损坏,尤其是中间的两个支点,由于需要支承人体的大部分重量,床架10‘更加容易损坏,床布12’与支点也更加容易脱落,因此这种休闲床具有载重能力和稳固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全折叠休闲床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舒适、安全、不易损坏,床面平整、稳固,载重量大和稳定性好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包括软性床布及床架,床架包括全折叠方形框架,其由四组枢轴联结的X型管件组成,X型管件的上、下部分别与相邻的另一X型管件的上、下部铰接;两组支撑组件,其分别包括前支撑管和铰接于前支撑管后端的后支撑管,两后支撑管的后端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后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两前支撑管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前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软性床布的两纵边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
所述的床架还包括有两辅助支撑管,其分别铰接于两前支撑管的中部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前侧的左右下端头之间。
所述的床布两纵边外侧分别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为前、后肓孔,中间为分开的前、后通孔,前肓孔、前通孔分别套接于前支撑管的前、后部,后通孔套接于后支撑管,后肓孔套接于该端X型管件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
所述的X型管件包括两根管件和枢接联结件,枢接联结件的基体为夹置于两根管件之间的片状物,基体上设置有一枢接孔,基体的一侧面垂直延伸有内设有通孔的凸耳,另一个侧面垂直延伸有限制两根管件完全展开位置的独立两限位块。
所述的X型管件包括两根管件和枢接联结件,枢接联结件基体为一圆柱体,圆柱体的柱面上开有交叉错位的两通孔,两通孔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开有让位于管件的通槽,通槽与通孔之间相通。
所述的支撑组件还包括铰接联结组件,其包括前铰接件,其基体为固定套接于前支撑管且一端封闭的套筒,该端面延伸有三个平行的铰接片,位于铰接片两侧的端面开有让位斜凹槽;结构等同于前铰接件的后铰接件,其上的套筒固定套接于后支撑管,且其上的铰接片与前铰接件上的铰接片交错布置;枢轴,其穿过前铰接片和后铰接片。
本实用新型的床架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软性床布的两纵边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上。该床使用舒适、安全、不易损坏,床面平整、稳固,载重量大和稳定性好。采用上述结构后,四组X型管件组成全折叠的方形框架,两组支撑组件铰接于全折叠的方形框架的上端头,方形框架及两组支撑组件构成全折叠的床架,收折均方便,而床布为软性体,因此不影响床架的相互折叠。床布两纵边所设的预留孔套接于支撑组件和方形框架后侧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因此床布所承受的重力将分布于支撑组件上,而不同已有技术,其重量完全集中由床布与支点的连接点来承担,而是由两侧的支撑组件和向外延伸管来承担,增加了床布受力范围,分了重力,从而提高了休闲床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设置有两辅助支撑管,增加床架的稳定性。铰接联结组件的前铰接件的铰接片和后铰接件的铰接片交错配合,并通过一枢轴联结,因其上开有让位斜凹槽,所以前铰接件和后铰接件之间构成一带有限位作用的转动联结。前铰接件的结构与后铰接件结构相同,具有互换性;打开状态时,其上承受重力方向压力和水平方向的扭力。由于床布预留孔的后肓孔套接于该端X型管件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此端的床布有些倾斜,在其床布置放海绵垫,可作为靠枕。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存放、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野营、外出考察、旅游露宿及办公室人员午休使用,便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已有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已有技术的床架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床架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床架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床架的收藏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床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铰接联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如图3、4、5、6所示,包括床架10及软性床布12,床架10包括全折叠方形框架14,其由四组枢轴联结的X型管件20组成,X型管件20的上、下部分别与相邻的另一X型管件20‘的上、下部铰接;两组支撑组件16,其分别包括前支撑管22和铰接于前支撑管22后端的后支撑管24,两后支撑管24的后端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14后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两前支撑管22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14前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两辅助支撑管18,其分别铰接于两前支撑管22的中部与全折叠方形框架14前侧的左右两下端头之间。
软性床布12的两纵边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16。
如图7所示,床布12两纵边外侧分别设有预留孔26,预留孔26的两端分别为前、后肓孔28(30),中间为分开的前、后通孔32(34),前肓孔28、前通孔32分别套接于前支撑管22的前、后部,后通孔34套接于后支撑管24,后肓孔30套接于该端X型管件20的一根管件36的向外延伸管38。
如图8所示,左右两组的X型管件20分别包括两根管件36、40和第一枢接联结件42,第一枢接联结件42的第一基体44为夹置于两根管件36、40之间的片状物,第一基体44上设置有第一枢接孔46,第一基体44的一侧面垂直延伸有内设有通孔48的凸耳50,另一个侧面垂直延伸有限制两根管件36、40完全展开位置的独立两限位块52。
如图9所示,前后两组X型管件20‘包括两根管件54、56和第二枢接联结件58,第二枢接联结件58的第二基体60为一圆柱体,圆柱体的柱面上开有交叉错位的两通孔62,两通孔62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开有让位于管件54、56的通槽64,通槽64与通孔62之间相通。前后两组X型管件20‘的上下端分别铰接于左右两组的X型管件20的上下部。

图10所示,支撑组件16还包括铰接联结组件66,其包括前铰接件68,其第三基体74为固定套接于前支撑管22且一端封闭的套筒,该端面延伸有三个平行的前铰接片76,位于前铰接片76两侧的端面开有前让位斜凹槽78;结构等同于前铰接件68的后铰接件70,其第四基体80为固定套接于后支撑管24且一端封闭的套筒,该端面延伸的后铰接片82与前铰接片80交错布置,位于后铰接片82两侧的端面开有后让位斜凹槽84;枢轴72,其穿过前铰接片76和后铰接片82。
如图3、2、3、4所示,左右的一组的X型管件20的两根管件36、40分别通过第一铰接件86、第二铰接件88与前支撑管22、后支撑管24铰接;前组X型管件20‘的管件54、56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两第一铰接件86;后组X型管件20‘的管件54、56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两第二铰接件88;前后两组X型管件20‘的管件的下端分别通过四个第三铰接件90铰接于左、右两组的X型管件20的两根管件36、40下部;辅助支撑管18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前支撑管22的中部和前两第三铰接件90。
第一铰接件86的基体为一套接于前支撑22的套筒,基体下侧垂直延伸有铰接于管件40的两第一铰接片,一轴穿过两第一铰接片和管件40上端部;基体的一侧垂直延伸有铰接于前组X型管件20‘的管件54的上端部的两第二铰接片,一轴穿过两第二铰接片和管件54上端部。
第二铰接件88的基体为一套接于管件36的U型件,后支撑管铰接于U型件侧部,U型件底部延伸有套接于后组X型管件20‘的管件54的U型件。
第三铰接件90的基体为U型件,U型件底部垂直延伸有铰接片。
左、右两组的X型管件20的两根管件36、40分别向下延伸成一底脚。
采用上述结构后,四组X型管件20组成全折叠的方形框架14,两组支撑组件16铰接于全折叠的方形框架14的上端头,方形框架14及两组支撑组件16构成全折叠的床架10,收折均方便,而床布12为软性体,因此不影响床架10的相互折叠。床布12两纵边所设的预留孔26套接于支撑组件16和方形框架14后侧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38,因此床布12所承受的重力将分布于支撑组件16上,而不同已有技术,其重量完全集中由床布与支点的连接点来承担,而是由两侧的支撑组件和向外延伸管来承担,增加了床布受力范围,分了重力,从而提高了休闲床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设置有两辅助支撑管18,增加床架10的稳定性。铰接联结组件66的前铰接片76和后铰接片82交错配合,并通过一枢轴72联结,因其上开有让位斜凹槽78、84,所以前铰接件68和后铰接件70之间构成一带有限位作用的转动联结。由于床布12预留孔的后肓孔30套接于该端X型管件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38,此端的床布有些倾斜,在其床布置放海绵垫,可作为靠枕。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存放、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野营、外出考察、旅游露宿及办公室人员午休使用,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包括软性床布及床架,其特征在于床架包括全折叠方形框架,其由四组枢轴联结的X型管件组成,X型管件的上、下部分别与相邻的另一X型管件的上、下部铰接;两组支撑组件,其分别包括前支撑管和铰接于前支撑管后端的后支撑管,两后支撑管的后端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后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两前支撑管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前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软性床布的两纵边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还包括有两辅助支撑管,其分别铰接于两前支撑管的中部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前侧的左右下端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布两纵边外侧分别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为前、后肓孔,中间为分开的前、后通孔,前肓孔、前通孔分别套接于前支撑管的前、后部,后通孔套接于后支撑管,后肓孔套接于该端X型管件一根管件的向外延伸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管件包括两根管件和枢接联结件,枢接联结件的基体为夹置于两根管件之间的片状物,基体上设置有一枢接孔,基体的一侧面垂直延伸有内设有通孔的凸耳,另一个侧面垂直延伸有限制两根管件完全展开位置的独立两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体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管件包括两根管件和枢接联结件,枢接联结件基体为一圆柱体,圆柱体的柱面上开有交叉错位的两通孔,两通孔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开有让位于管件的通槽,通槽与通孔之间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还包括铰接联结组件,其包括前铰接件,其基体为固定套接于前支撑管且一端封闭的套筒,该端面延伸有三个平行的铰接片,位于铰接片两侧的端面开有让位斜凹槽;结构等同于前铰接件的后铰接件,其上的套筒固定套接于后支撑管,且其上的铰接片与前铰接件上的铰接片交错布置;枢轴,其穿过前铰接片和后铰接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全折叠休闲床,包括软性床布及床架,床架包括全折叠方形框架,其由四组枢轴联结的X型管件组成,X型管件的上、下部分别与相邻的另一X型管件的上、下部铰接;两组支撑组件,其分别包括前支撑管和铰接于前支撑管后端的后支撑管,两后支撑管的后端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后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两前支撑管分别与全折叠方形框架前侧的左右两上端头铰接;软性床布的两纵边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全折叠休闲床使用舒适、安全、不易损坏,床面平整、稳固,载重量大和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A47C17/00GK2676751SQ20032012153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7日
发明者金圣澔, 陈棋镐 申请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