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移动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4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移动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由组合结构、万向轮床脚、硬性床面和头侧多用装置的家用童床。
目前现有的家用童床款式少,结构单调,移动性能差,并且多数采用钢丝弹簧床面。从而功能与使用均不理想,而软性床面对儿童骨骼生理有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童床,它移动灵便,兼有多功能和适合儿童生理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床架采用组装结构。床面采用竹制材料。床脚装有橡胶万向轮。头侧多用装置系挂衣排钩、翻转台板和床底小柜组成。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绞合结构、组装孔位来更变童床的长度和高度。可变长度以适于儿童身高增长之需要。利用万向轮和可变高度来实现移动灵便和易于进出家用大床床底之需,从而减少日间房间使用空间的占用。采用片竹间隔排列床面,其不仅适于儿童生理以克服钢丝弹簧床面之弊病,节约金属材料,亦无久之塌软之虑。头侧多用装置的挂衣排钩供儿童就寝时挂置脱下的衣物,翻转台板为看书游戏桌面,床底小柜系藏放玩具或其它杂物。此多种用途为儿童生活提供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示意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指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侧靠背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床脚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台板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各组合部件为(1)长床面,(2)短床面,(3)后脚框,(4)单侧边围,(5)靠背,(6)翻转台板,(7)前脚框,(8)贮物小柜。其中可变更长度的床面由长床面框架和短床面框架组成,它们之间的组合采用H绞链(见局部放大图)。另外,单侧边围框架和长床面框架同样采用H绞链组合。三框架的位置变动及固定,由搭扣装置来实现(见局部放大图)。参照图2,头侧软靠背结构,先采用木条与前脚铁框由螺栓紧固,(参照图3)再在木条上铺复纤维板(1),海绵块(2)及靠背面套(3)。参照图3。(1)由螺栓紧固在前脚框架上的木条,(2)由螺栓紧固在前床脚铁框上的插孔匙条。(3)前床脚铁框,(4)加强圈,(5)高低孔位,(6)后床脚铁框架,(7)低孔位切割线,(8)橡胶万向轮,(9)万向轮与床脚装配示意图。长床面框架外侧与前床脚铁框架通过加强圈由螺栓紧固组合,并在床脚框上留有高低两个孔位,用来改变床面的高度。后床脚铁框与长床面框架内侧也螺栓紧固组合,并留有切割线供选择低孔位时作为截取标准。万向轮与床脚框架采用插入紧固结构。参照图4,(1)H绞链,(2)书写台板,(3)挂衣排钩。(4)羊角,(5)羊角与插孔匙条配合示意图,(6)插孔匙条。挂衣排钩、羊角由螺栓固定在翻转台面同一面上。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床面、边围、万向轮床脚及头侧多用装置组成的家用童床,其特征是由铁管制成各组合框架(1),硬性床面(2)。万向轮床脚(3),头侧多用装置(4)。
2.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各组合部件家用童床,其特征是采用有缝铁管,并在部件接合处装有加强圈(5)。
3.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家用童床,其特征是装有高低孔位的两个加强圈(5),便于进入大床底。
4.按权利要求
1规定家用童床,其特征是分成135cm和30cm两个,其中小床面可作自由翻动。
5.按权利要求
1规定家用童床,其特征是单侧拆御式,并采用尼龙或布围面(6)。
6.按权利要求
2规定的家用童床,其特征是采用间隔排列的片竹材料。
7.按权利要求
3规定的万向轮床脚,其特征是采用橡胶万向轮,并同加强圈插固。
8.按权利要求
4规定的家用童床,其特征是单板双用,采用H绞链和可调插孔匙条固定。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组合结构制成的多功能移动式家用童床。它的头侧多用装置提供儿童就寝挂衣、学习游戏台面和小物贮藏多种用途。采用竹制硬性床面以适合儿童骨骼发育生理。可更变的长高尺度及万向轮床脚以实现移动灵便,易于藏入和拉出家用大床床底,达到有效使用房间空间之目的。
文档编号A47D7/00GK86203028SQ86203028
公开日1987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86年12月20日
发明者郑伟杰 申请人:郑伟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