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9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及其专用钥匙。
目前,一般的锁往往容易被窃贼通过万能钥匙或其它工具开启,显然很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及其专用钥匙,以防止窃贼通过万能钥匙或其它工具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包括锁芯座体和锁芯,其构造特点是1)锁芯后部设有可轴向后移的传动杆和作用于传动杆的复位弹簧,传动杆的一侧垂接有凸块;2)锁芯座体后部体内一侧固设有旋转限位挡块,旋转限位挡块靠近传动杆的端部上开设有凸块通行凹槽;3)锁芯座体前侧开设有环绕于锁芯前部外围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环槽,限位环槽的下部设有通向锁芯前侧面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专用钥匙的前部下侧缘设有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的前视图,图4是专用钥匙侧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涉的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包括锁芯座体1和锁芯2。锁芯后部的滑杆腔20内设有传动杆3和套于传动杆上的压簧4,锁芯后端部上联接着中部具有传动杆通孔7的螺帽8,传动杆的位于滑杆腔内的前部12具有可与钥匙端头相接触的推力斜面5和压簧定位环6;滑杆腔内缘设有以便压簧定位环外缘上的两个凸部13滑行的滑轨14。传动杆的伸出螺帽的后部一侧垂接有凸块9;传动杆的后端部10呈扁条形,置入用以带动锁舌传动机构的传动转套11中部的方形通孔内。
锁芯座体后部体内一侧固设有旋转限位挡块14,旋转限位挡块靠近传动杆的端部上开设有凸块通行凹槽15。
锁芯座体前侧开设有环绕于锁芯前部外围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环槽16,限位环槽的下部设有通向锁芯前侧面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通槽17。
本实用新型的专用钥匙19的构造特点是钥匙前部下侧缘设有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18。
当专用钥匙19自锁芯前侧扦入钥匙槽孔时,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18自通槽17行至钥匙工作长度限位环槽16,钥匙前端触动传动杆3后移,转动钥匙柄部,锁芯及传动杆随之转动(此时传动杆上的凸块9从旋转限位挡块14的凸块通行凹槽15通过),并带动锁舌传动机构,进行开锁动作。
当上锁后抽出钥匙,传动杆在压簧的作用下前移,并复位,在这种情况下,窃贼即使能通过万能钥匙转动锁芯,但由于传动杆上的凸块被旋转限位挡块挡住而无法带动锁舌传动机构进行开锁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显著特点,可广泛用于制作各种防盗安全锁。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包括锁芯座体和锁芯,其特征在于1)锁芯后部设有可轴向后移的传动杆和作用于传动杆的复位弹簧,传动杆的一侧垂接有凸块;2)锁芯座体后部体内一侧固设有旋转限位挡块,旋转限位挡块靠近传动杆的端部上开设有凸块通行凹槽;3)锁芯座体前侧开设有环绕于锁芯前部外围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环槽,限位环槽的下部设有通向锁芯前侧面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通槽。
2.一种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的专用钥匙,其特征在于钥匙前部下侧缘设有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安全锁的主体机构,包括锁芯座体和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后部设有可轴向后移的传动杆和作用于传动杆的复位弹簧;锁芯座体后部体内一侧固设有旋转限位挡块;锁芯座体前侧开设有环绕于锁芯前部外围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环槽,限位环槽的下部设有通向锁芯前侧面的钥匙工作长度限位齿通槽。当窃贼用非原配专用钥匙启动该锁芯时,由于传动杆上的凸块被旋转限位挡块挡住而无法开锁。
文档编号E05B63/00GK2116053SQ92200529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8日
发明者缪进忠 申请人:缪进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