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03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折叠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服架,尤其是能够折叠的衣服架。
目前,公知的衣服架是由挂钩和衣架构成,它只能凉晒衣服,不能凉晒鞋帽等衣物,另外尚存在不能防尘和防雨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架,使用时可展开,不用时可折叠成一体,它不仅能凉晒衣裤,而且能凉晒鞋帽等衣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呈U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两内侧设置有隔架轴孔,在另一个呈U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两内侧设置有卡块,上框架通过框架轴与另一个上框架相铰接,下框架通过框架轴与另一个下框架相铰接,两对上框架可分别与下框架相插接,在隔架上设置有隔架轴,其两侧可绕隔架轴折叠,每个隔架通过其隔架轴与上框架和下框架上的隔架轴孔相铰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使用时将其展开,以放置衣物,不用时可将其折叠成一体,以减少体积,另外上框架或下框架也可单独使用,也可将隔架折叠起来使用,也可将上框架折叠起来使用,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套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架构造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构造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构造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 2.隔架 3.框架轴4.插孔 5.挂钩 6.支承架7.上框架 8.塑料套 9.卡块10.连接杆 11.下框架 12.下框架13.隔架轴在
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上框架(1)、上框架(7)、下框架(11)及下框架(12)均呈U形,在上框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孔(4),在其两内侧钻有隔板轴孔,在下框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0),在其两内侧钻有隔板轴孔,在上框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孔(4),在其两内侧安装有卡块(9),在下框架(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0),在其两内侧安装有卡块(9),上框架(1)通过框架轴(3)与上框架(7)相铰接,下框架(11)通过框架轴(3)与下框架(12)相铰接,在下框架(11)和下框架(12)底侧设置有支承架(6),在隔架(2)上设置有隔架轴(13),其任一侧可绕隔架轴(13)折叠,每个隔架(2)通过其隔架轴(13)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11)上的隔架轴孔相铰接,在使用折叠架时可将塑料套(8)套入折叠架外侧。
在图5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上框架(7)是由一对形为┌的框架通过框架轴(3)与上框架(1)相铰接,下框架(12)是由一对形为┌的框架通过框架轴(3)与下框架(11)相铰接,其他构造同实施例一,使用时也可将一侧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折向另一侧,同时也可将挂钩(5)挂在隔架(2)之上。
在图6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上框架(7)是由一对形为┌的框架通过框架轴(3)与上框架(1)相铰接,使用时也可将一侧的上框架折向另一侧。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折叠架,其特征是在呈U形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11)的两内侧设置有隔架轴孔,在呈U形的上框架(7)和下框架(12)的两内侧设置有卡块(9),上框架(1)通过框架轴(3)与上框架(1)相铰接,下框架(11)通过框架轴(3)与下框架(12)相铰接,上框架(1)和上框架(7)可分别与下框架(11)及下框架(12)相插接,在隔架(2)上设置有隔架轴(13),其两侧可绕隔架轴(13)折叠,每个隔架(2)通过其隔架轴(13)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11)上的隔架轴孔相铰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架,其特征在于上框架(7)和下框架(12)名由一对呈┌形的框架通过框架轴(3)分别与上框架(1)及下框架(11)相铰接。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折叠的衣服架,由一对相铰接的上框架和一对相铰接的下框架相套接构成,隔架与上框架和下框架相铰接,使用时可将其展开,不用时可将其折叠成一体,使用方便,体积小。
文档编号A47B57/00GK2120485SQ9220210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8日
发明者玄光日 申请人:玄光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