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2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报警门锁,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各部门使用,尤其适于家庭防卫使用。
1989年10月18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CN2046143U,《两点式开关防盗报警锁》,它使防盗报警装置与门锁连结起来,克服了原三保险锁被撬时,不易被人发觉的缺陷。但它的报警装置附加在三保险锁壳外部,变成一个附加装置,增大了体积、隐蔽性差;它没有联锁功能,当开门报警后压入小锁舌,报警即可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当房门被撬后,能长时间报警,具有强防盗报警性能,又能保持普通三保险锁的原有外形和结构,使防盗报警装置与锁体集为一体的,体积小、隐蔽性好、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家用防盗报警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原有三保险锁内的空余位置,将防盗报警装置及电池置于锁内;将报警电路的触发开关与大、小锁舌联锁。如有人不用钥匙开门或破门而入时,小锁舌就自动弹出,触发开关闭合,使报警电路报警并自锁,这样实现了报警防盗的目的。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家用防盗报警门锁结构示意图图2为家用防盗报警门锁电路原理图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常用三保险锁12、电路盒8及电池1组成。
常用三保险锁由锁壳12、锁心9、大锁舌10、小锁舌11等组成。
如图2所示电路盒8中包括触发自锁电路5、报警电路6和发音器7,其中触发自锁电路由三极管BG1、BG2,电阻R1-R3,电容C1组成,K2和K3串联连接在BG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BG2的集电极与BG1的基极相连,BG2的基极通过R3与BG1的集电极相连,形成相互联锁,消音开关K1与K2和K3串联,K1还与R1和C1并联在BG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BG2的发射极经R2与BG1的基极向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报警电路6由电阻R4、R5,电解电容C2,集成电路IC,三极管BG3及变压器B组成,集成电路IC与R5并联接在BG3的基极上,电阻R4和C4串联接受报警信号,变压器B的初级接在BG3的集电极上,电解电容C2的阴极与BG3的发射极相连,变压器B的次级与发音器7相连接;消音开关K1与锁心9相连接,当大锁舌进入锁壳内时,K1断开;当大锁舌伸出锁壳时,K1闭合。触发开关K2与大锁舌相连接,当大锁舌伸出时K2闭合,反之,断开。触发开关K3与小锁舌相连接,当小锁舌伸出时K3闭合,反之,断开。
当主人锁门离家时,大锁舌10伸出锁壳12外,触发开关K2闭合,小锁舌11进入锁壳12内,触发开关K3断开,此时处于监控状态,如果有人撬门,迫使门与门框分离时,小锁舌11就自动弹出,使触发开关K3闭合,三极管BG1导通,报警电路6报警。三极管BG2联锁BG1,使BG2导通,使发音器7长时报警,从而达到报警防盗的目的。
若要消除报警声时,只有用该锁钥匙插入锁心9带动消音开关K1动作一次,即可达到消音。
当主人回家开门时,将本钥匙插入锁心9使大锁舌10进入锁壳12内,门即开。同时触发开关K2和消音开关K1断开,小锁舌11因无门框阻挡,而自动弹出,虽触发开关K3闭合,但由于K2断开电路不通,此时不报警。
本实用新型把电路盒8及电池1置入锁内。并与门锁的大小锁舌10、11联锁,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不改变常用三保险锁的原有结构及功能,使其体积小,增加防盗报警装置的隐蔽性,从而达到了其结构简单、元件少、防盗性能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1采取用6F22成叠电池,其电压为9V,消音开关K1及触发开关K2、K3分别为独立的常开或常闭开关、市场其有销售。发音器7采取用陶瓷压电片(THD)型,报警电路6中的阻抗匹配变压器B其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比为845,集成电路IC为KD9561型。电路盒8为常用塑料盒。锁12采用一般常用的三开锁。
本实用新型静态时电流为μ A级以下,报警时工作电流为150~200mA,报警时音响最高为80dB,如果不发报警一个电池可使用一年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报警门锁,尤其适用于家庭,其包括三保险锁,发音器;电池及分别与大锁舌10、小锁舌11相连接的触发开关K23、K34;其特征在于报警装置即电路盒8、消音开关K12、电池1均置于锁壳12内,保持原三保险锁的外形和结构;消音开关K1与锁心9相连接,当大锁舌进入锁壳内时,消音开关K1和触发开关K2断开,当大锁舌伸出锁壳时K1和K2闭合,当小锁舌伸出锁壳时触发开关K3闭合,反之,K3断开;电路盒8中包括触发自锁电路5、报警电路6和发音器7,其中触发自锁电路由三极管BG1、BG2,电阻R1-R3,电容C1组成,K2和K3串联连接在BG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BG2的集电极与BG1的基极相连,BG2的基极通过R3与BG1的集电极相连,形成相互联锁,消音开关K1与K2和K3串连,K1还与R1和C1并联在BG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BG2的发射极经R2与B-G1的基极向报警电路输出报警信号;报警电路6由电阻R4、R5,电解电容C2,集成电路IC,三极管BG3及变压器B组成,集成电路IC与R5并联接在BG3的基极上,电阻R4和C4串联接受报警信号,变压器B的初级接在BG3的集电极上,电解电容C2的阴极与BG3的发射极相连,变压器B的次级与发音器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门锁,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装置中,发音器7采用陶瓷压电片(THD)型,变压器B的初、次级线圈匝数比为845,集成电路IC为KD9561型,电池1采用9V6F22成叠电池。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报警门锁,尤其适用于家庭,它由三保险锁、电路盒、消音开关K
文档编号E05B45/00GK2123579SQ9220613
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1日
发明者仇小毛, 仇炽 申请人:广西桂永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