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近视课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课桌领域。
目前学校内的课桌设计不够合理,除多数无高度调节功能外,其屉箱横设在桌面下即使调节课桌高度也会受到局限,要么不能保证学生获得(25~33厘米)的合理视距,要么妨碍学生腿脚的放置。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身高有限。
用眼太近是造成大量学生患近视眼的首要关键致病原因——这已被医学界反复调查证实。学校内的课桌凳不合身,不能保证合理视距,再加上学生自身姿势不正,有的用眼距离只有10厘米左右,(在各地学校都能见到)在课堂上写字长久如此必然引发近视眼。
人们曾在课桌近身边缘设置防近架装置用以控制学生视距,但由于前述原因——课桌屉箱设计不合理无法保证合理视距,防近架也就无法有效使用。
国家标准(1983-12-15公布的GB3976-83)中有将课桌屉箱左设或右设的方案,桌面下放腿空间位置较大。偏右竖设屉箱符合人右手写字位置偏右身体偏左的习惯。但此种桌子高度不能调节,仍不能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视距。
《课桌椅高低调节装置》(专利申请号87200264U公告日87.10.14)提出在桌椅腿上用螺钉安装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将一活动件再连接到固定件上,改变活动件上的连接孔位即可调节桌面高度。这个方案用料多结构稍复杂,此方案没有考虑课桌上屉箱横设会妨碍课桌调节,因而也无法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视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学生设计一种能保证其合理视距的课桌,学生自身姿势不正时又能有效地使用防近架控制视距,从而解决学生写作业时用眼太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前述方案,即课桌的屉箱竖设在桌面下人体右腿位的右侧,在桌面近身边缘设有防近架装置,所不同的特点是在桌腿下部用螺栓连接着活动脚。
在桌腿的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活动脚的通孔。
活动脚可以是一根角钢。
在活动脚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桌腿的通孔。改变活动脚与桌腿连接的孔位即可调节课桌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活动脚与桌腿连接牢固可靠结构简单,桌面下空区大课桌高度调节范围也大,不影响学生腿部放置空间,通过调节课桌高度能充分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视距,进而能保证防近架高度适宜(防近架自身高度是固定的,其适宜位置是防近架横杆处于下颌前下方1~3厘米处)有效地控制视距且不影响正常写字。使用效果明显,有利于帮助学生预防近视眼。



图1是单人防近视课桌的结构图。
附图2是双人防近视课桌的结构图。
附图3是活动脚的结构图。
实施例(对照附图)将课桌的屉箱1竖设在桌面下人体右腿位的右侧,屉箱顶部与桌面底面相连,屉箱竖直高度是其左右宽度的两倍以上。屉箱开口处内高可取300毫米,以方便放入可乐瓶。在课桌近身边缘设置防近架装置2。在桌腿下部,钻有2~3个水平方向的通孔,相邻孔距相同。活动脚4可以是一根角钢,其一侧钻有若干通孔,相邻孔距相等并与桌腿下部的相邻通孔的孔距相同。用螺栓3把活动脚固定在桌腿外侧,改变活动脚上与课桌腿连接的孔位,即可达到调节课桌高度的目的。
依照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制成单人(见附
图1)或双人(见附图2)防近视课桌。
依照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在学校使用的防近视课桌,按其起始高度可分为高中低三档或高低二档(与该课桌相配套的凳椅也相应地按高度不同分为若干档次)由于课桌高度可调节可满足中小学生获得合理视距的要求。生产、使用和管理方便。
对在家庭内使用的单人防近视课桌,其活动脚应长些,调节范围应大一些。
在凳子上也可依据在桌腿下部连接活动脚的原理,在凳腿下部连接活动脚。
防近视课桌的桌面、屉箱、桌腿和框架采用木材制作,成本较低宜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防近视课桌,其屉箱1竖设在桌面下人体右腿位的右侧,在桌面近身边缘设有防近架装置2,其特征是在桌腿下部用螺栓3连接着活动脚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课桌,其特征是在桌腿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活动脚4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课桌,其特征是活动脚4可以是一根角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近视课桌,其特征是在活动脚4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桌腿的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防近视课桌。其屉箱设在桌面下人体右腿位的右侧。桌面近身边缘设有防近架装置。通过螺栓结构把活动脚与桌腿相连接。该课桌高度可调节,能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视距,必要时能有效地使用防近架控制学生用眼距离,以帮助学生预防近视眼。
文档编号A47B41/00GK2137469SQ92232148
公开日1993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30日
发明者陈宪 申请人:陈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