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式自动闭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088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冲式自动闭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闭门器械。
为使房门开启后能自动关闭,且避免过猛撞击门框,发出不悦耳的噪声,影响学习和工作,尤其防止有风时关门过猛撞坏门上玻璃或合页,市场上已提供了几种缓冲式自动闭门器,其中有一种气缸拉杆式闭门器,以其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准确可靠和外观美观大方而受到用户欢迎。该闭门器由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铰链轴和与其铰接的摆动式气缸体、固定在门上的活动铰链轴和与其铰接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前端的往复式单向密封环、一端支承在活塞杆前部轴肩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气缸体后端盖端面上的压缩弹簧、装在气缸体前端盖上可调节气缸前腔排气速度的空气阻尼器以及当活塞杆拉至极限位置时令其止动的自锁定位机构组成。开门时,门扇通过活动铰链轴拉动活塞杆,克服弹簧阻力向外伸长,而气缸体仅绕固定铰链轴摆动。由于活塞杆前端的单向密封环此时不起密封作用,所以开门轻快而迅速。当开门人放开门扇时,活塞杆在弹簧张力作用下向气缸内缩回,带动门扇关闭,但这时密封环起密封作用,且气缸前腔内的空气通过阻尼器排出,从而使关门运动变缓且匀速。当门接近门框时,密封环迂到了气缸体套筒内壁上的空刀后又失去了密封作用,使门获得一个加速的机会,与门框产生轻微撞击,将门关靠,使暗锁或碰珠入扣定位。为了使门能在开启后停住(用以通风或搬运物品),应在活塞杆拉至接近极限位置时,以自锁定位机构令其止动。目前已公知两种自锁定位机构,其一是在活塞杆前部固定一个锥套,在气缸体后端盖上制有对应的孔,活塞杆拉出到极限位置时,锥套入孔并被孔卡住,不能自拨。该机构自锁力很大,虽定位可靠,但关门时要用较大冲击力才能解除自锁,明显影响了门和合页的寿命;其二是在气缸体外的活塞杆上套有一薄铁板制成的弯板,开门后先人工将其沿活塞杆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放开门,活塞杆缩回过程中弯板突出部分碰到气缸体后产生歪斜,利用弯板上的配合孔将活塞杆卡住而停止缩回运动。这种机构虽结构简单,且使门随处可停,但使用麻烦,要用手去操作,有时还将油泥弄在手上,小孩或个子矮的人够不着,时间长了还会卡坏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闭门器,具有上述全部功能,但要求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作用可靠,且用较小的力即可解除自锁状态。
解决方案有二,其一是在现有气缸拉杆式自动闭门器的基础上,于活塞杆的前部固定一个锥面上带环槽的锥套,在气缸体后端盖的中心孔中制出环槽,槽内装有内径与锥套上的环槽相一致的弹性张圈。其二是在现有的气缸拉杆式自动闭门器的基础上,于气缸体后端盖上制出带内环槽的中心锥孔,在活塞杆前部的环槽中装有外径与后端盖锥孔中环槽相一致的弹性张圈。
上述两种方案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当门开启到一定角度时(一般为90°~110°)活塞杆上的锥套环槽(或活塞杆环槽中的弹性涨圈)被气缸体后端盖内孔环槽中的弹性涨圈(或中心锥孔中的环槽)所卡住,产生自锁定位作用,只要对门加以较小的冲击力,自锁状态即可解除,作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使用方便省力,对门的寿命影响较小,外形美观大方。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补充描述。


图1是方案一自动闭门器结构图;图2是方案二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固定铰链轴(11)和与其铰接的摆动式气缸体(1)(5)(13)、活动铰链轴(2)和与其铰接的活塞杆(3)、单向密封环(10)、一端支承在活塞杆轴肩(9)上而另一端支承在后端盖(5)上的压缩弹簧(8)、装在前端盖(13)上的空气阻尼器A-(12)及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上述自锁定位机构由固定在活塞杆前部的锥面上带有环槽(B)的锥套(7)和装在后端盖(5)中心孔内环槽中的弹性涨圈(6)构成。为简化工艺和提高材料利用率,上述之活塞杆轴肩(9)可用卡在活塞杆(3)环槽中的轴用挡圈(14)和法兰套(9)来代替。
由图2可看到第二种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的结构,由嵌在活塞杆(3)前部环槽中的弹性涨圈(15)及后端盖中心锥孔(D)内的外径与涨圈(15)相一致的环槽(C)所组成,锥孔(D)是为弹性涨圈(15)易于进入(C)槽而设置的。
图1中的套筒(4)内壁前端的空刀(E)就是前面提及的使门在接近关靠时产生瞬时加速度用的。为使活塞杆缩回时气缸后腔能得到空气补充,后端盖上活塞杆配合孔中的密封环(4)处应留有适当间隙。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误差可能引起的动作别劲问题,可将前端盖(13)上与固定铰链轴的配合孔制成锥度较小的锥孔,使闭门器在垂直平面内也有少量的活动余地。
本实用新型除房门外也可用于仓库门,机构设备上的门和盖及工具箱盖等处。
权利要求1.缓冲式自动闭门器,由可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铰连轴(11)和与其铰接的摆动式气缸体(1)(5)(13)、可固定在门上的活动铰链轴(2)和与其铰接的活塞杆(3)、固定在活塞杆(3)前端的往复式单向密封环(10)、一端支承在活塞杆(3)前部轴肩(9)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气缸体后端盖(5)端面上的压缩弹簧(8)、装在气缸体前端盖(13)上可调节气缸前腔排气速度的空气阻尼器A-(12)以及当活塞杆(3)拉至极限位置时令其止动的自锁定位机构组成,其中气缸体套筒(1)内壁设有空刀(E),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是由分别设在活塞杆(3)的前部和后端盖(5)的中心孔中的一对直径尺寸互偶的环槽和弹性涨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中的弹性涨圈(6)装在后端盖(5)的中心孔中,而与其内径尺寸互偶的环槽(B)制在固定于活塞杆(3)前部的锥套(7)的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中的弹性涨圈(15)装在活塞杆(3)前部的槽中,而与其外径尺寸互偶的环槽(C)制在后端盖(5)的中心锥孔(D)的内锥面上。
专利摘要缓冲式自动闭门器,可使推开的门自动匀速关闭,避免撞击门框,且可使推开的门停住。该闭门器由二个铰链座、气缸体、活塞杆及其密封环、压缩弹簧、空气阻尼器及活塞杆自锁定位机构组成。其中自锁定位机构有二种形式,其一是在活塞杆前部固定锥面上带环槽的锥套,而在后端盖相应孔中的环槽内装有内径与锥套环槽相匹配的弹性涨圈;其二是在活塞杆前部环槽中装有弹性涨圈;而在后端盖相应锥孔中制有外径与上述弹性涨圈相匹配的环槽。
文档编号E05F5/00GK2159441SQ9223735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杨本强, 袁志鹏 申请人:杨本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