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风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386阅读:3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风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零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将窗扇锁定在任一位置上的窗风钩。
现有技术中的窗风钩,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承座和固定在窗扇上的支架,与支架活络连接推拉杆。其锁定装置是由设置在推拉杆与支承座之间的压板以及推动压板下压、以便使压板压紧推拉杆的螺栓构成。该风钩是用来将窗扇锁定在任一位置上。但是,由于推拉杆不能被压板牢固压紧,以及螺栓结构极易锈蚀,使得该风钩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锁定牢靠的窗风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承座和固定在窗扇上的支架以及推拉杆。所述的推拉杆的尾端与支架间活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锁定装置,其锁定装置包括与支承座活络铆接的转动支架,推拉杆穿过转动支架的两支架耳,在两支架耳外侧的推拉杆上套有锁紧板,锁紧板与支架耳之间放置锁定弹簧,锁紧板底部支脚插入转动支架上对应的脚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定位牢固、不会因锈蚀带来使用问题。
2、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只要用手捏住两块锁紧板,适当用力,即可消除锁定。随意滑动推拉杆,使窗扇置于任意所需位置时,松开手,锁紧板借助于弹簧的弹力,将推拉杆牢牢锁紧。
3、本实用新型同时可充当插销。只需在对应于推拉杆首端位置的窗扇上固定拉钩,以此拉钩拉住推拉杆首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承座,2、支架,3、推拉杆,4、转动支架,5、支架耳,6、锁紧板,7、弹簧,8、脚孔,9、支脚,10、拉钩,11、护罩。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支架2和拉钩10均固定在窗扇上。拉钩10位于推动杆3的首端,支架2与推拉杆3尾端活络铆接。支承座1固定在窗框上。在支承座1上,有转动支架4与其活络铆接。在转动支架4与支承座1之间的铆接部位,分别有一相对的凸台,该凸台的高度为0.5mm,转动支架4与支承座1之间的接触面即为该凸台的台面。所述的转动支架4与支承座1之间铆接部位的凸台也可以是放置在该处的金属垫片。转动支架4上,有两只竖立的支架耳5,推拉杆3穿过支架耳5。在推拉杆3上还穿有锁紧板6和弹簧7。锁紧板6位于两支架耳5的外侧,锁紧板6底部支脚(9)插入转动支架4上对应的脚孔8。在锁紧板6与支架耳5之间放置弹簧7。另有护罩11护套在转动支架4的上方。
权利要求1.一种窗风钩,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承座(1)和固定在窗扇上的支架(2),推拉杆(3)的尾端与支架(2)间活络连接,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与支承座(1)活络铆接的转动支架(4),推拉杆(3)穿过转动支架(4)的两支架耳(5),在两支架耳(5)外侧的推拉杆(3)上套有锁紧板(6),锁紧板(6)与支架耳(5)之间放置锁定弹簧(7),锁紧板(6)底部支脚(9)插入转动支架(4)上对应的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风钩,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支架(4)与支承座(1)之间的铆接部位,分别有一相对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风钩,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支架(4)与支承座(1)之间的铆接处,放置金属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窗风钩,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推拉杆(3)首端位置的窗扇上固定拉钩(10)。
专利摘要一种窗风钩,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承座和固定在窗扇上的支架,支架与推拉杆的尾端活络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座上活络铆接有转动支架,推拉杆穿过转动支架的两支架耳,在两支架耳外侧的推拉杆上套有锁紧板,锁紧板与支架耳之间放置锁定弹簧,锁紧板底部支脚插入转动支架上对应的脚孔。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木材、塑料、钢材等制成的窗户上,替代风钩与插销,可随意地将窗扇定位于任何开度,其锁定牢靠、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5C17/04GK2148145SQ9224433
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日
发明者邵解民 申请人:邵解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