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阅读距离的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4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阅读距离的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少儿专用的家俱,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阅读距离的升降式课桌椅。
合理的阅读距离对于克服少儿近视、脊柱弯曲畸形等发育不良症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现有的升降式课桌椅,考虑到少年儿童发育时期身高不断增长的特点,其支撑件由相互重叠的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组成,在上支撑件或下支撑件上开有调整高度的若干升降孔,对应的下支撑件或上支撑件上开有两个固定孔,将任意两个升降孔与两个固定孔对准,用螺栓紧固,就可调整桌椅的高度。然而由于其升降孔是采用等距式排列,高度调整也是恒定的,没有完全考虑到少儿发育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因而并不能科学地控制阅读距离,仍然有可能由于人体与桌椅的不协调而造成近视、脊柱弯曲畸形,影响少儿的正常发育。而且,现有的升降式课桌椅的升降孔不是按具体身高段确定的,要边试边调,既不方便又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升降式课桌椅,它能够根据少儿不同生长时期的发育特点,准确地调整升降高度,科学地控制阅读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由于人体在不同身高段,其上下肢的增长幅度均不同,所以开在课桌和课椅某一支撑件上的升降孔,分别根据上肢和下肢的增高规律,按不同身高段采用非等距垂直排列,考虑到支撑的定位安装需要,在开有升降孔的同一支撑件上还开有若干定位孔,这些定位孔与升降孔的数目相同,且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与升降孔组成若干安装组合,每个组合的定位孔与升降孔的间隔距离均相等,与开在另一支撑件上的两个固定孔相对应,用联接件将固定孔与任一组合的升降孔和定位孔配合安装。由于桌椅的升降孔是按具体身高段确定的,实际使用时,只要根据学生的身高,分别将桌椅一个支撑件上相应身高段的升降孔和定位孔与另一支撑件上的固定孔对准,用联接件紧固,桌椅就调整到标准的高度,配合良好的坐姿,就可达到合理控制阅读距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按照人体身高的发育规律,在课桌和课椅上分别开有调节桌椅高度的非等距升降孔,使不同身高段的人体与桌椅的协调性始终能够优化配置,从而能够科学地控制阅读距离,对保证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具有明显效果;而且升降孔按不同身高段分档,可一步调整到位,使用更加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课桌上下支撑件配合安装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课椅上下支撑件配合安装的局部视图。
参照
图1、图2和图3,课桌和课椅可采用钢木结构,桌面(1)和椅面(8)用木材制成,其支撑部件用金属材料制成;课桌和课椅还可用高强度塑料分体注塑成型安装。课桌和课椅可做成单人式、双人式,采用双支撑、单支撑或四支撑结构,本实施例采用双支撑结构,在课桌椅的两侧装有完全对称的上下支撑件,两侧上下支撑件上的升降孔、定位孔和固定孔也应是完全对称的,以保证升降高度的一致性及桌面、椅面的平整。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孔、定位孔是开在桌椅的上支撑件上的,而固定孔是开在桌椅的下支撑件上的。在课桌的桌面(1)上还画有若干身高读距标记线(2),这些标记线与前后桌沿相平行,每条线段上标有相应的身高标记,身高读距标记线(2)与课桌椅升降高度配合使用,当某一身高段确定后,书本的横中线与桌面上的该身高读距标记线相齐,可保证阅读时的最佳读距。考虑到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一般都在1.1~1.8米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以身高每增长10厘米为一调整档次,以1.1米为基准档,则课桌和课椅的高度调整档分为7档,在课桌和课椅的每个上支撑件上分别开有7个垂直的升降孔和相对应的7个定位孔调整定位,桌面(1)上的身高读距标记线(2)也分为相应的7档。升降孔和定位孔由于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实际上它们是可以互换的,根据实际结构和安装需要,开在同一支撑件的升降孔和定位孔,可互为上下垂直对应排列,也可互为左右水平对应排列,本实施例中的课桌上支撑件(3)上的升降孔(4)和定位孔(5)及课椅上支撑件(9)上的升降孔(10)和定位孔(11)均为互为左右的水平对应排列,相对的课桌下支撑件(7)和课椅下支撑件(12)上是一对水平固定孔(6)和(13)。课桌上支撑件(3)升降孔(4)的7孔总中心距为26厘米,定位孔(5)和升降孔(4)垂直平行排列,两孔水平中心距为6厘米,下支撑件(7)两个固定孔(6)的水平中心距为6厘米。课椅上支撑件(9)升降孔(10)的7孔总中心距为14厘米,定位孔(11)和升降孔(10)垂直平行排列,两孔水平中心距为5厘米、下支撑件(12)两个固定孔(13)的水平中心距为5厘米。课桌和课椅的升降孔、定位孔和固定孔均为直径10毫米的通孔,配用118毫米的螺栓螺母作紧固件。课桌椅的升降孔或定位孔还标有相应的身高标记,可便于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课桌可调高度为52~78厘米,课椅的可调高度为29~45厘米,适应身高110厘米~179厘米的学生使用,阅读距离控制在28~44厘米的范围内,符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生理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制阅读距离的课桌,包括桌面(1)和支撑部件,其支撑部件由相互垂叠的上支撑件(3)和下支撑件(7)组成,在上支撑件(3)或下支撑件(7)上开有若干升降孔(4),与之相重叠的下支撑件(7)或上支撑件(3)上开有两个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开在上支撑件(3)或下支撑件(7)上的升降孔是非等距垂直排列,在同一支撑件二还开有若干定位孔(5),定位孔(5)与升降孔(4)的数目相同,且与升降孔(4)一一对应组成若干安装组合,每个组合的定位孔(5)与升降孔(4)的间隔距离均相等,与开在另一支撑件上的两个固定孔(6)相对应,固定孔(6)与任一组合的升降孔(4)和定位孔(5)可用联接件配合安装。
2.一种可控制阅读距离的课椅,包括椅面(8)和支撑部件,其支撑部件由相互重叠的上支撑件(9)或下支撑件(12)组成,在上支撑件(9)或下支撑件(12)上开有若干升降孔(10),与之相重叠的下支撑件(12)或上支撑件(9)上开有两个固定孔(13),其特征在于开在上支撑件(9)或下支撑件(12)上的升降孔(10)是非等距垂直排列,在同一支撑件上还开有若干定位孔(11),定位孔(11)与升降孔(10)的数目相同,且与升降孔(10)一一对应组成若干安装组合,每个组合的定位孔(11)与升降孔(10)的间隔距离均相等,与开在另一支撑件上的两上固定孔(13)相对应,固定孔(13)与任一组合的升降孔(10)和定位孔(11)可用联接件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桌面(1)上画有若干与前后桌沿相平行的身高读距标记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课桌,其特征在于升降孔(4)与定位孔(5)互为上下垂直对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课桌,其特征在于升降孔(4)与定位孔(5)互为左右水平对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课椅,其特征在于升降孔(10)与定位孔(11)互为上下垂直对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课椅,其特征在于升降孔(10)与定位孔(11)互为左右水平对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课桌,其特征在于升降孔(4)或定位孔(5)标有相应的身高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2或6或7所述的课椅,其特征在于升降孔(10)或定位孔(11)标有相应的身高标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少儿专用的升降式课桌椅,课桌和课椅的支撑部件由相互重叠的上、下支撑件组成,在一个支撑件上开有按人体增高规律非等距垂直排列的升降孔及对应的定位孔,与另一支撑件上的固定孔配合安装,可按不同身高段调节课桌椅高度,在课桌面上还有根据不同身高段划定的身高读距标记线,配合良好的坐姿,达到科学控制阅读距离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B41/00GK2165700SQ9321661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文彬, 陈尽好, 刘芳 申请人:陈文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