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柜箱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5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险柜箱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一种保险柜箱上所用的密码锁。
目前,保险柜箱上的锁体和密码拨盘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分立体,开启比较麻烦,且密码结构也较简单,只是依靠密码拨盘来控制,没有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锁体和密码拨盘集一体、并具有报警功能的保险柜箱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保险柜箱密码锁,它包括有号码锁头1、号码盘2和三个定位片3,其靠外侧的两个定位片3和号码盘2活动套装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上,内侧定位片3则固定安装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端上,其特征在于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中部内设有由锁片(或弹子)4和弹簧5组成的锁芯结构,对应该锁芯结构在号码盘2内孔的相应位置上设有由锁片(或弹子)槽孔6构成的锁芯套结构,使它们构成一锁体。
本实用新型将锁体和密码拨盘合为一体,其性能可靠,开启方便,结构更为简单,可降低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带有报警功能,防盗效果更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号码盘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常闭触头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断面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用专用钥匙插入号码锁头1内,使其锁头轴中锁芯的锁片(或弹子)4在弹簧5的作用下进入号码盘2内孔的各自对应的锁片(或弹子)槽孔6内,使锁芯结构和锁芯套结构对齐,此时便可转动号码锁头1,根据号码盘2的密码通过号码锁头1带动定位片3转动,最后打开保险柜箱。当锁芯结构和锁芯套结构没对齐时,号码锁头1及其定位3无法拨动,即无法打开保险柜箱。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如图3、4,在三个定位片3上对应各自凹槽在其另一侧外缘向外有一凸头7,在三个定位片3的外缘下面对应设有三个常闭触头8,三个常闭触头8中的一个簧片均分别与各自的定位片3的外缘边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三个常闭触头8的另一簧片连接一起并通过导线与保险柜箱手把内边上的常开触头串接,最后一同并接在报警器上。当钥匙插入后,转动号码锁头1到所需要的密码时,则定位片3的凹槽一一对准,保险柜箱处于可开启状态,此时各定位片3上另一侧的凸头7将各自对应的常闭触头8一一打开,这样扳动保险柜箱的手把打开保险柜箱时,由于常闭触头8处于断开位置,故手把内边上的常开触头闭合也不会报警。若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定位片3中任意一片没有对正到开启位置时,即三个常闭触头8中有一个未被打开,此时扳动保险柜箱手把,则手把内机构压迫其边上的常开触头闭合,故使保险柜箱发出报警声音,起到防盗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柜箱密码锁,它包括有号码锁头1、号码盘2和三个定位片3,其靠外侧的两个定位片3和号码盘2活动套装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上,内侧定位片3则固定安装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端上,其特征在于在号码锁头1的锁头轴中部内设有由锁片(或弹子)4和弹簧5组成的锁芯结构,对应该锁芯结构在号码盘2内孔的相应位置上设有由锁片(或弹子)槽孔6构成的锁芯套结构,使它们构成一锁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箱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在三个定位片3上对应各自凹槽在其另一侧外缘向外有一凸头7,在三个定位片3的外缘下面对应设有三个常闭触头8,三个常闭触头8中的一个簧片均分别与各自定位片3的外缘边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三个常闭触头8的另一簧片连接一起并通过导线与保险柜箱手把内边上的常开触头串接,最后一同并接在报警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柜箱上所用的密码锁,其号码锁头的锁头轴中部内设有由锁片(或弹子)和弹簧组成的锁芯结构,对应该锁芯结构在号码盘内孔的相应位置上设有由锁片(或弹子)槽孔构成的锁芯套结构,使它们构成一锁体。本实用新型将锁体和密码拨盘合为一体,其性能可靠,开启方便,结构更为简单,可降低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带有报警功能,防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E05B37/08GK2154890SQ9323658
公开日1994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3日
发明者窦汝英, 朱庭杰 申请人:窦汝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