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5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应用领域。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主要交通工具,我国的自行车拥有量当属世界之最,但自行车被盗现象非常令人忧虑,它不仅给车主带来损失,也对社会治安产生了很坏影响。盗车者所用手段一般是在现场撬锁后将车骑走,或者是将锁住的车搬离现场后再撬锁或将锁锯掉。因此,移动未开锁的车子和破坏车锁是盗车者必行的两个步骤。目前市售车锁均不能阻止有人将车搬走,大多数车锁也不具防撬功能。即使近期市售少数车锁具防撬功能,但却不具防盗报警功能。
本防盗报警锁的目的就是能在锁住车子后若有人移动车子或破坏车锁时能发出足以引人注意的提醒警报,惊走盗贼,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破坏能力,保证自行车安全存放。
本报警锁电路由振动开关部分(K),控制触发部分(D)和声频报警部分(S)构成。当有人移动车子或破坏车锁时必然产生振动,则振动开关部分工作,干簧管产生吸合,带动控制触发部分工作,向声频报警部分供电,致使喇叭发声报警。
以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2是振动开关的构造及工作机制示意图。振动开关(K)由磁铁(1),常开干簧管(2),底板(3)及悬吊于磁铁下的重锤(4)构成。在没有或仅有较轻振动时,由于重力作用,磁铁自然处于干簧管中间,干簧管不吸合。受到外来振动后,重锤摆动,并带动磁铁摆动,每摆一周期,干簧管吸合二次。即(K)开合二次。


图1是电子元件线路图。分为三部分(K)是振动开关部分,(D)是控制触发部分,(S)是声频报警部分。其中联动开关K1、K2和双基极二极管T1、三极管T2、T3和单向可控硅D1组成控制触发部分,集成电路9561、三极管T4和防水喇叭YD组成声频报警部分。当电源开关K1闭合后,电路处于第一预警状态。此时由于(K)没工作,干簧管不产生吸放,控制触发部分(D)截止,声频报警部分(S)也不工作。当有人移动车子或破坏车锁和自行车的其它部件,则会产生振动使振动开关(K)工作,(K)以脉冲方式向电容C1充电,当(K)工作约10个周期后,即搬动自行车走十步左右时,C1的电压达到双基极二极管T1导通条件,使(D)部分导通,此时单向可控硅D1获得触发电压,向(S)部分供电,通过9561使喇叭发声,报警开始。振动开关(K)保持工作,则持续报警。若停止振动,振动开关(K)不工作后,由于电容C1,C2的放电,报警将继续工作约10秒,C1上的电压低到使D1失去触发条件时,D1截止,报警停止。若此时再次受到振动,则只要振动开关(K)工作一个周期,(S)部分将立即重新工作。电源电压为3伏时,第一预警状态电耗<4mA,报警工作电流>50mA,音频功率>75mW。
图3给出本报警锁构造之一示意图。全部电路装于一只内径25-30mm,长120-130mm,壁厚3-4mm的钢管内。图3中带阴影的方框即为钢管剖面。钢管由前套(F)和后套(R)构成,(F)与(R)之间为螺纹连接。其中(5)是斜出音孔,(6)是喇叭内护片,(7)是槽口,(8)是锁杆,(9)是锁体,K2小是锁杆弹片,(F)的下部固定于锁体上,(R)可在开锁后拧下以便更换电池或维修。(F)之下部有一与开在锁体上的方孔对齐的槽口。(R)的螺纹部分则有两个相差约30°的槽口。拧紧时,其中一个槽口与(F)上的槽口对齐。K1为焊于电路板上的常开弹片开关。在锁杆末端装有一只锁杆弹片K2。在锁体上开有方口,当锁锁紧后,弹片K2正好从方口弹出。当车子锁上后,K2弹出,使位于其正上方的K1闭合,并将(F)、(R)的结合螺纹锁定,(R)无法拧动。此时为第一预警状态。该状态当车主开锁后即被解除。在不需报警的场合(如收费存车处),只要在锁车前将(R)拧松约15°,则锁车后K2不能弹出,K1不闭合。此为第二预警状态。此时若有人企图卸下(R),则他的拧动必然会使(R)上另一槽口对准(F)槽口,导致K2弹出,又进入第一预警状态。如再有拆卸搬动等动作,则会使振动开关工作,喇叭发声报警。防水喇叭装于(F)的前部,外露出音孔为斜孔,孔后又加内护片,可有效防止盗贼对喇叭的破坏。
本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可装于任何型号自行车上,本报警器也可与现有多数固装于车上的锁轮式车锁配合而成防盗报警锁。对原锁结构改动较小,配合方法简单可靠。该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电路进行了防水,固化处理,具有灵敏度高,工作可靠,不会发生误报、漏报等特点,能防水,能抗冲击破坏,成本不到20元,耗电省、寿命长、体积小。经将样品装于自行车上试用,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利用本报警锁中的振动开关及该报警锁的抗破坏特性,其进一步应用前景是作为机动车、房门等的防盗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由报警锁电路和锁轮锁配合组成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报警锁电路由振动开关,控制触发和声频报警三部分组成,其振动开关由磁铁、常开干簧管、底板和重锤组成,磁铁处于常开干簧管的中间,重锤悬吊于磁铁下面。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由联动开关K1、K2和双基极二极管、三极管和单向可控硅组成控制触发部分,由9561集成电路和防水喇叭组成声频报警部分。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全部电路装于内径25-30mm,长120-130mm,壁厚3-4mm的钢管内。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钢管由前套和后套构成,前后套之间为螺纹连接,前套下部固定于锁体上,并开有一个槽口,与锁体上开的方口对齐,后套螺纹部分开有两个相差约30°的槽口。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锁杆末端装有弹片K2,钢管前后套拧紧时,弹片K2正好从锁体上开的方口弹出。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防水喇叭装于钢管前套的内顶端,外露出音孔为斜孔,孔后有内护片。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由振动开关、报警电路和固装在车上的锁轮锁配合组成,报警电路由控制开关、控制触发和声频报警三部分组成,振动开关由磁铁、常开干簧管、底板和重锤组成,磁铁处于常开干簧管的中间,重锤悬吊于磁铁下面,当有人移动车子或破坏车锁时,则会发声报警。该报警锁体积小巧、防水省电,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生产容易,价格便宜,很有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E05B71/00GK2164442SQ9323656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1日
发明者周兴和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