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50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的小五金,为一种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
锁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及各个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防盗、保险、保密用具,从锁具发明近千年来,其性能和水平已到较高的程度,各种锁具门类繁多。但是从检索和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经济实用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还未出现,这样,在锁具行业存在四大突出的问题,其一是现有密码锁为旋片对槽开锁,保密性差,凭手感或听响声即可破译;其二是经济性差,现在按键密码锁,造价很高、结构复杂,且属于磁电锁具,易破坏;其三是开锁须有照明,在无光处使用很不方便,特别是旋片对槽号码锁,盲人根本无法开启。四是现有锁具要用钥匙开启,携带钥匙麻烦,而且往往易丢失或者锁后没带钥匙而无法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锁具上述之不足并克服它而成立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编码容易、造价低、不能凭手感、声响破译密码,开锁不需照明、不用钥匙、通应性强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由按键(10),转动卡片(8)、(11),移动板(3)及转动卡片(8)、(11)回位板(5)构成由按键(10)及回位板(3)控制转动卡片(8)、(11)之卡头(21)、(22)卡入或退出移动板(3)之卡槽(14)而实现锁的开、锁的开、锁机构。由按键(10)、转动卡片(8)、(11)及转卡片(8)、(11)分别对应不同的按键(10)及不同的数量而实现编码的编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3)为一可与板平面平行方向平移或沿板垂直线方向转动的薄板,薄板上设有与按键(10)和转动卡片(8)、(11)对应的卡孔(14)及按键(10)轴通过的通孔(13)。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卡片(8)、(11)为一由转动轴(11)定位的薄片,转动卡片(8)的卡头(23)与其和回位板(5)接触端及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27)横截平面中心线的相对两边转动卡片(11)的卡头(24)与回位板(5)接触端、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26)横截面中心线的同一边。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卡片(8)、(11)垂直设于移动板(3)之卡孔(14)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4)为相对平行的垂直板(28)、(29),转动卡片(8)、(11)由转动轴(17)定位于两垂直板(28)、(29)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板(29)与转动卡片(8)或(11)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回位板(7)为一设有拉柄拉杆(12)的平板,设于转动卡片(8)、(11)下方,通过回位弹簧与底板(6)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其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变码容易、造价低廉、不能凭手感、声响破译密码,开锁不需照明,不用钥匙,适应性强,能用于各类锁具。


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俯视图图3移动板(3)具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图4转动卡片(8)、(11)与固定板(4)装配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5图4右剖面图(实施例1)图6转动卡片(8)仰视图图7转动卡片(11)俯视图图8转动卡片(8)左视图图9转动卡片(8)主视图图10转动卡片(11)主视图图11转动卡片(11)右视图图12转动卡片(8)或(11)安装示意图。
图13移动板(3)具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实施例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现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由壳体(1)、移动板(3)、固定板(4)、回位板(5)、接键(10)、转动卡片(8)、(11)、拉柄拉杆(12)组成,壳体(1)为一下底敞开的四方盒体,其上顶面设有装设按键(10)的通孔;移动板(3)为一可与板平面平行方向平移或沿板垂直线方向转动的薄板。本实施例为可平移的薄板,薄板上没有与按键(10)和转动卡片(8)、(11)对应的卡孔(14)及按键(10)轴通过的通孔(13)。在移动板(3)的下方的卡孔(14)处设有转动卡片(8)、(11),转动卡片(8)、(11)为一由转动轴(1)定位的薄片,转动卡片(8)为错码卡,其卡头(23)与其和回位板(5)接触端及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横截平面中心线的相对两边,在卡片与按键(10)轴杆接触处设有一凸边(21)。转动卡片(11)为对码卡,其卡头(24)与其和回位板(5)接触端及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26)横截平面中心线的同一边,在卡片与按键(10)轴杆接触处设有一凸边(24),固定板(4)为与移动板(3)垂直的薄板,转动卡片(8)、(11)各设有一轴孔(27)、(26),通过转动轴(17)分别装设于移动板(3)的卡孔(14)下,用弹簧(18)夹装于两垂直板(28)、(29)之间,为了使转动卡片(8)、(11)位置确定,在卡片和固定板(14)上分别对应设有定位凸(或凹)点。回位板(5)为一薄平板,其中部通过一拉柄拉杆(12)和回位弹簧(7)使其实现转动卡片(8)、(11)回位的功能。在移动板(3)的上面设有一定位导向板(2),定位导向板(2)为一设有与接键(10)对应的通孔的板件、与壳体(1)固连。按键(10)为一下设轴杆的按扭,其上部伸出壳体(1)表面,在按扭(10)与定位导向板(2)之间设有按键(10)回位弹簧(9)。
实施例一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总体结构如上所述,其不同之处是固定板(4)由一薄板剪折出垂直折片(15)形成,形成固定板(4)的薄板设有“T”形通孔,通孔两端设有定位转动卡片(8)、(10)卡头(23)、(24)的缺口(20)。薄板与壳体(1)固连。
实施例二参见图3,本实施例总体结构同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是移动板(3)上的卡孔(14)为长条形孔、通孔(13)为长条形孔。
实施例三参见图13,本实施例总体结构同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是移动板(3)上的通孔(13)为圆孔。
权利要求1.一种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包括锁体(1)、按键(1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A、具有由按键(10)、转动卡片(8)、(11)、移动板(3)及转动卡片(8)、(11)回位板(3)控制转动卡片(8)、(11)之卡头(21)、(22)卡入或退出移动板(3)卡槽(14)而实现锁的开、锁的开、锁机构;B、具有由按键(10)、转动卡片(8)、(11)及转动卡片(8)、(11)固定板(4)构成的由转动卡片(8)、(11)分别对应不同的按键(10)及不同的数量而实现编码的编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移动板(3)为一可与板平面平行方向平移或沿板垂直线方向转动的薄板,薄板上设有与按键(10)的转动卡片(8)、(11)对应的卡孔(14)及按键(10)轴通过的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转动卡片(8)、(11)为一由转动轴(17)定位的薄片,转动卡片(8)的卡头(23)与及其和回位板(5)接触端及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27)横截平面中心线的相对两边;转动卡片(11)的卡头(24)与其和回位板(5)接触端、卡片和按键(10)轴杆接触处在轴孔(26)横截平面中心线的同一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转动卡片(8)、(11)垂直设于移动板(3)之卡孔(1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转动卡片(8)、(11)由转动轴(17)定位于形成固定板(4)的两垂直板(28)、(2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在垂直板(29)或(28)与转动与卡片(8)和(11)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4)由一薄板剪折出垂直折片(15)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形成固定板(4)的薄板设有呈“T”形的通孔,通孔设有定位转动卡片(8)、(10)卡头(23)、(24)的缺口(2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移动板(3)上的卡孔(14)为长条形孔,通孔(13)为长条形孔或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是回位板(7)为设有拉柄拉杆(12)的平板,设于转动卡片(8)、下方,通过回位弹簧与底板(6)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其特征在转动卡片(8)、(11)和固定板(4)别对应设有定位凸(或凹)点。
专利摘要一种纯机械按键密码锁的编码、开、锁机构,包括锁体(1)、按键(10),其特征是具有由按键(10)、转动卡片(8)、(11)、移动板(3)及转动卡片(8)、(11)回位板(5)构成的开锁机构和由按键(10)、转为卡片(8)、(11)及转动卡片(8)、(11)固定板(4)构成的编码机构。其结构简单,变码容易,造价低廉、不能凭手感、声响破译密码,开锁不需照明,不用钥匙,适应性强,能用于各类锁具。
文档编号E05B37/00GK2180735SQ94203618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16日
发明者司立明 申请人:司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