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支点转椅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96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支点转椅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托盘,特别是一种支点在前的转椅托盘,属家具领域。
目前公知的转椅托盘由上托盘、下托梁、支轴及弹簧装置零部件组成,上托盘与转椅座椅背面固定后,转椅即可绕支轴作适当俯仰,可使使用者有舒适感,但是现今作俯仰调整的托盘一般是“翘板式”结构,它的支点设在座底的中央,当转椅靠背后仰时,座面前端随着后仰而提高,坐者的小腿及脚后跟随之翘起,使坐者的下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反而紧张。另外,如专利CN2134104Y公开的“座椅俯仰装置”可有效地解决承接板弹性疲乏而产生弹性板断裂问题,但支点仍在中间部位,仍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点在前的前支点转椅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前支点转椅托盘包括上托盘、下托梁、弹簧装置及支轴,其特征是支轴固定设置在左右对称的上托盘的前端,下托梁前端穿入支轴并可自由转动,在下托梁内部还设有与支轴固定连接,且与上托盘成一角度的弹簧压板,上托盘与下托梁之间靠弹簧装置与弹簧压板作用互相张开如上说的成一角度。
采用上述方案,将前支点转椅托盘与转椅其它零部件装配成转椅后,当坐者坐在转椅上时,由于转椅托盘的支点在椅座的前端,人体后仰时,靠背随着弹簧压缩后仰,虽然椅座后端下降较多,呈现躺的姿态,但椅座前端的离地高度抬高甚少,克服了“翘板式”托盘的缺点,即可使人体下部肌肉依然处于放松状态,使坐者更加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托盘、2.下托梁、3.闷头4.锥度轴套5.弹簧护套6.调节手轮7.弹簧保险垫圈8.方颈螺栓9.弹簧10.加强小轴11.弹簧压板12.支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前支点转椅托盘由上托盘(1)、下托梁(2)、弹簧装置、弹簧压板(11)、支轴(12)构成。上托盘二个,左右对称,其横截面呈“L”型,顶面设有两个小孔,通过它可与椅座底板固定,侧面前端设有支轴孔与其相近的小轴孔(10)各一个;下托梁(2)由钢板冲压成“ ”型,并焊接成中空的长方柱体,底面后端设有可与转椅中管连接的锥度轴套(4),中部偏前处一底面设有弹簧护套(5)孔,与其对应的顶面设有螺栓方孔,弹簧护套孔与螺栓方孔的中心线重合,下托梁两侧前端各设有一个支轴孔与小轴腰子孔。上托盘与下托梁通过穿入其前端支轴孔的支轴连接,连接方式为支轴(12)与上托盘支轴孔焊接成一体,而支轴与下托梁支轴孔呈活动连接。
在下托梁的内部,置有一弹簧压板(11),它穿入支轴(12),并与其固定一体,固定后弹簧压板(11)与上托盘(1)成一角度,在弹簧压板近中部又设有加强小轴(10),以增强弹簧压板与上托盘连接强度。
在下托梁底面的弹簧护孔中置有弹簧装置,它有弹簧护套(5)、调节手轮(6)、弹簧保险垫圈(7)、方颈螺栓(8)及弹簧(9)零件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使上托盘与下托梁之间呈一弹性活动角度,其最大角度受弹簧压板(11)与上托盘(1)夹角大小限制。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座椅、转椅家具行业。
权利要求1.一种可供转椅配套使用的前支点转椅托盘,包括上托盘、下托梁、弹簧装置及支轴,其特征在于支轴(12)固定设置在上托盘(1)的前端,下托梁(2)前端穿入支轴并可自由转动,在下托梁内部还设有与支轴固定连接,且与上托盘成一角度的弹簧压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点转椅托盘,其特征在于上托盘有二个,左右对称,顶面设有二个小孔,侧面前端设有支轴孔与其相邻的小轴孔各一个。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支点转椅托盘,其特征在于下托梁(2)呈中空的长方柱体,底面后端设有锥度轴套(4),中部偏前处底面设有弹簧护套孔,与其对应的顶面设有螺栓方孔,两侧前端各设一个支轴孔与小腰子孔。
专利摘要前支点转椅托盘是转椅配件,属家具领域。由上托盘、下托梁、弹簧装置、支轴及弹簧压板组成,其特征是支轴固定设置在左右对称的上托盘的前端,下托梁前端穿入支轴并可自由转动,弹簧压板设在下托梁内部并与支轴固定连接,它与上托盘成一角度。上托盘与下托梁之间靠弹簧装置与弹簧压板作用互相张开如上说的成一角度。由于托盘支点在椅座的前端,人体后仰呈躺的姿态,但椅座前端抬高甚少,克服“翘板式”托盘缺点,使人更舒适。
文档编号A47C3/20GK2204534SQ9421351
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3日
发明者潘惠国 申请人:潘惠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