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游戏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32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婴儿游戏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特别是一种具有较佳支撑力及可减少收合体积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
现今婴儿游戏床已广泛的为家庭中有儿童者所使用,以便于以该婴儿游戏床提供儿童游戏玩耍之用,并可确保婴儿于游戏中的安全性,故婴儿游戏床的实用性对于吾人的日常生活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然而,一般传统式现有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必需藉由一较大面积且枢设有多个底杆的枢接头设置于儿童游戏床的底部中央位置,另者,婴儿游戏床的四脚座为固定式不可拆组的型态,故上述现有婴儿游戏床结构实存在着下述缺点1.婴儿游戏床的结构支撑力较差因该枢接头为面积较大的型态,并且多个底杆的端部各枢接于枢接头的端部处,枢接头与地面间是呈悬空状态,又因各底杆的上段部份是与地面间呈平行,故当婴儿于游戏床内游戏玩耍时,重量完全压于枢接头上,因枢接头的底部并无任何的支撑物,故极易使游戏床产生凹陷的不良现象,故具有支撑力较差的缺点。
2.收合后婴儿游戏床的体积较大因婴儿游戏床于收折后,因该脚座为不可拆组的型态,故存在着收合后所占体积较大的缺点。
因此,上述传统式现有婴儿游戏床的实用性并不足够,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于使用中具有较佳的结构支撑力,并且因其脚座为可拆组的型态,故具有可减少收折后所占体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包括枢接头和底杆,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头设于婴儿游戏床的底部中央位置,该枢接头为一圆形片,枢接头的一侧中央外突形成一中央凸片,由该中央凸片上的相对位置分别枢设一底杆,该底杆的端视是呈冂型,其两端部分别与地面接触;于枢接头的其它位置分别形成多组以间隔距离设置的小凸片,于一组小凸片间枢设一伸缩套管;于枢接头的另组小凸片间枢设有侧杆,该侧杆的端部与地面呈接触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底杆的中段为呈倾斜状态,该伸缩套管为倾斜状态,该侧杆的顶部与小凸片枢接的一段亦呈倾斜状态。
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底杆的外侧端部设有一端座及一可活动拆组的脚座。
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套管的外侧端部亦设有可拆组式脚座。
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套管是由一外管及一套设在外管内与之滑动配合的内管组成,外管上形成有可与内管相卡抵的凹环。
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端座的内底部设有可供一顶部具有凸柱的脚轮相互嵌套的套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展开时具有较佳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游戏床当于展开时,为以底杆22、伸缩套管30、侧杆40等与地面间构成八点接触的型态,且底杆22顶部、伸缩套管30、侧杆40的顶部等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型态,故本实用新型于展开时具有较佳的支撑力。
2.可收折为较小体积的型态本实用新型的脚座23为可分离套合的型态,当该脚座拆卸后,即可将婴儿游戏床收折为较小体积的型态。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游戏床底部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戏床的正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套管的结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座的结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脚座亦可装设脚轮时的结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收折时的立体外观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如
图1、图2中所示),此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的主要设计特色是在于于
图1婴儿游戏床10底部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枢接头20,该枢接头20为一较现有的枢接头直径为小的圆形片,且枢接头20的一侧中央外突形成一中央凸片21,由该中央凸片21上的相对位置分别枢设一底杆22,该底杆22的端视是呈冂型,且底杆22的中段为呈倾斜状态,而底杆22为呈冂型之故,故使底杆22的两端部可分别与地面呈接触状态,而底杆22的外侧端部设有一端座221及一可拆组式脚座23(如图4中所示),以便于当收合时可将脚座23拆下,以减少婴儿床于收折后所占的体积。
于枢接头20的其它位置分别形成多组以间隔距离设置的小凸片24、25,于一组小凸片24间枢设一伸缩套管30(如
图1、图3中所示),该伸缩套管30是由一位在内侧的外管31及一套合在外侧的内管32所组成,而内管32可于外管31内部伸缩,又于外管31的适当处形成凹环33,以便于当内管32拉动至与外管31的凹环33相互卡抵时,即使内管32与外管31间定位,且其间为距离最长的状态,亦即为本创作的婴儿游戏床的展开状态,而内管32的外侧端部亦设有相同于前述的可拆组式脚座23,以便于当收合时可减少婴儿游戏床的所占的体积。
于枢接头20的另一组小凸片25间各枢设有一侧杆40,该侧杆40的端部与地面呈接触状态,且侧杆40的顶部内侧与小凸片25枢接的一段是呈倾斜状,以便于使侧杆40于游戏床展开时可适当地支撑婴儿游戏床的重量。
如图5中所示,由于端座221的内底部具有一套孔222,当将如图4中的脚座23与端座221分离时,该套孔222恰可供一顶部具有凸柱51的脚轮50相互嵌合,以使婴儿游戏床可被推动而移动其位置。
再如图6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收折时的立体图,当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游戏床于收折时,是以枢接头20为中心,而各底杆22、伸缩套管30、侧杆40等各枢接于枢接头20上,故可使底杆22、伸缩套管30、侧杆40等相对于枢接头20呈枢转收合状态,加上本实用新型的脚座23亦为可拆卸,更可减少该婴儿游戏床收折后所占的体积。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包括枢接头和底杆,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头设于婴儿游戏床的底部中央位置,该枢接头为一圆形片,枢接头的一侧中央外突形成一中央凸片,由该中央凸片上的相对位置分别枢设一底杆,该底杆的端视是呈冂型,其两端部分别与地面接触;于枢接头的其它位置分别形成多组以间隔距离设置的小凸片,于一组小凸片间枢设一伸缩套管;于枢接头的另组小凸片间枢设有侧杆,该侧杆的端部与地面呈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底杆的中段为呈倾斜状态,该伸缩套管为倾斜状态,该侧杆的顶部与小凸片枢接的一段亦呈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底杆的外侧端部设有一端座及一可活动拆组的脚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套管的外侧端部亦设有可拆组式脚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套管是由一外管及一套设在外管内与之滑动配合的内管组成,外管上形成有可与内管相卡抵的凹环。
6.根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游戏床,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端座的内底部设有可供一顶部具有凸柱的脚轮相互嵌套的套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游戏床,主要是在婴儿游戏床的底部中央设置一枢接头,由该枢接头处朝外侧以放射状枢设底杆、伸缩套管、侧杆等,其中一对底杆各与地面间为两点接触的形态,其余各杆则为单点接触形态,以便于与地面间形成八点接触的形态,本实用新型的各底杆与地面间为具有倾斜度,故以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游戏床具有较佳的支撑力,而本实用新型的四脚座为可拆组式的形态,故可减少婴儿游戏床收合后所占的体积。
文档编号A47D13/00GK2200360SQ9421799
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1日
发明者简瑞龙 申请人:劲拿制造厂泰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