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50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卡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
目前,市话通讯线路置于室外的线路交接箱的箱门锁均为搭扣式门锁,利用一根六方套管即可将门锁开启把箱门打开,因此安全可靠性很差。由于箱门易打开,私接电话及将通话接线搭接他人电话线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电话使用的保密性,而且给市话运营及管理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维修、安装作业人员作业后一旦忘记锁门箱内线路及设备容易遭受风吹、雨淋而使其损坏或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的通话使用。随着市话通讯设备的不断现代化及市话运营管理的现代化,现有市话线路交接箱箱门锁越来越不适应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市话通讯事业发展及不断现代化要求的,使用安全、可靠,可视别开锁合法性、保密性强的,既可一卡开多锁也可多卡开多锁,锁的开启既可现场独立进行也可与计算机联网集中控制的IC卡智能门锁。
IC卡智能门锁由IC卡、控制电路和锁机构构成,控制电路由控制单片机、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三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具有数据读出和写入功能的插卡器、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二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数据存贮器、三个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三个输出输入端联接,其四个控制端与控制单片机的任意四个控制端联接的调制解调器、输出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门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驱动电路、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滤波稳压电路联接其输出端与调制解调器联接的负电压产生电路构成,锁机构与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联结。
控制单片机由控制芯片IC1、与IC1复位端联接的由复位电容C4、复位电阻R11构成的复位电路、与IC1时钟端联接的由晶体振荡器J2、振荡电容C6、C7构成的振荡电路构成。
控制芯片IC1可采用市售品51、48系列单片机中任意一种。
调制解调器由调制解调芯片IC2、与IC2时钟端联接的晶体振荡器J1、与IC2增益端联接的调整电阻R6、R7、滑动端与IC2调整端联接的调整电位器P1、与P1一个固定端联接的上拉电阻R8、与P1另一固定端联接的下拉电阻R9、输入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非门IC4A、输入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与非门IC5D、输入端与IC5D输出端联接的IC5A、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2、与C2另一端联接的输入电阻R1、一个输入端与R1另一端联接另一输入端接电源地端的放大器IC3A、一端与R1联接其另一端与IC3A输出端联接的反馈电阻R2、一端与IC3A输出端联接的限流电阻R3、原边一端与R3另一端联接的隔直变压器T1、输入电阻R4、一个输入端与R4另一端联接的放大器IC3B、反馈电阻R5、一端与IC3B输出端联接其另一端与IC2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3、一端与T1付边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3联接的隔直电容C1、一端与T1付边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4联接的隔直电容C5构成。
调到解调芯片可采用市售品SC3105、TCM3101、TCM3105、SC3101中任意一种,放大器可采用市售品LM324、CF324、LM358、CF358中任意一种。
门锁反馈电路由输出端与控制芯片IC1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非门IC4B、与IC4B输入端联接的上拉电阻R10、装于市话线路交接箱门上的与IC4B输入端联接的反馈开关S1、S2构成。
驱动电路由上拉电阻R17、G极与R17一端联接的功率驱动管N3、发射极与N3G极联接的驱动三极管N1、与N1基极联接的下拉电阻R16、一端与N1基极相接的驱动电阻R14、输出端与R14另一端联接,输入端与控制芯片IC1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非门IC4D、电磁线圈J3一端与N3G极联接的电极铁构成。
滤波稳压电路由隔直三极管N2、与N2集电极联接的限流电阻R12、R13、与N2基极联接的下拉电阻R15、负极与R12另一端联接的稳压管D13、接于D13正负极间的滤波电容C8、C9、负极与R13另一端联接的稳压管D10一端、与D10正极联接另一端与电磁线圈一端联接的滤波电容C10构成,D13、D10正极接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4,N2发射极接外接直流电源接P3。
负电压产生电路由电源端与滤波稳压电路Vcc端联接的电压变换芯片IC7、与IC7输出端联接的电容C12、与IC7电容端联接的电容C11构成。
锁机构由底板(6)、导向柱(5)、“L”型支板(3)、活动支板(4)、带有回位弹簧(8)、(11)的长锁舌(12)、带有回位弹簧(14)的短锁舌(15)、推板(7)、活动板(9)及活板挡板(2)构成。
IC卡智能门锁可利用IC卡所具有的数字信息储存功能进行市话运营过程中的定项管理,由于智能锁具有视别功能,因而杜绝了非法开锁现象的发生,故而保密性强,保证了市话的正常运营和通话使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计算机联网进行集中控制使IC卡智能门锁实现异常开、闭锁的报警、正常开锁、闭锁时间的记录与打印;通过向IC卡及控制电话数据存贮器输入不同的开锁编码可实现一卡开多锁和多卡开一锁,从而使安装、维修人员持用不同IC卡可同开一锁,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可迅速查明责任原因而责任人,故可使作业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IC卡智能门锁的控制电路图。
图2为IC卡智能门锁的锁机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锁具处于开启状态)。
图6为图2的C-C剖视图(锁具处于锁合状态)。
IC卡智能门锁由IC卡、控制电路和锁机构构成。

图1所示,控制电路由控制芯片IC189C2051、与IC1复位端联接的正端接电源Vcc端的复位电容C4、一端与电源地端联接另一端与C4负端联接构成的复位电路、与IC1时钟端联接的由晶体振荡器J2、振荡电容C6、C7构成的振荡电路构成的控制单片机、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芯片IC1的任意三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具有数据读出和写入功能的插卡器A1、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芯片IC1任意二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数据存贮器IC624C01、由三个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芯片IC1任意三个输入端联接其四个控制端与IC1任意四个控制端联接的调制解调芯片IC2TCM3105、两端分别与调制解调芯片IC2的时钟端联接的晶体振荡器J1、一端与IC2增益端联接另一端与电源Vcc端联接的调整电阻R6、一端与R6联接IC2增益端的一端联接其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调整电阻R7、滑动端接IC2调整端的调整电位器P1、一端与P1一个固定端联接另一端接电源Vcc端的上拉电阻R8、一端与P1另一固定端联接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下拉电阻R9、输入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输出端与IC1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非门IC4A4069、一输入端与IC1一控制端联接输出端与IC2一输入端联接的与非门IC5A74LSOO、输出端与IC5A另一输入端联接一个输入端与IC1的一个控制端联接另一输入端与IC2一输出端联接的与非门IC5D74LSOO、一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2、与隔直电容另一端联接的输入电阻R1、与输入电阻R1另一端联接的反馈电阻R2、与一个输入端与输入电阻R1、反馈电阻R2的一端联接另一输入端接电源地端,电源正端接电源Vcc端电源负端接-5的放大器IC3BLM358、一端与IC3A输出端联接的限流电阻R3、原边一端与限流电阻R3另一端联接原边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隔直变压器T1、与限流电阻一端和隔直变压器原边一端联接的输入电阻R4、一个输入端与限流电阻R4另一端联接另一输入端接电源地端的放大器IC3BLM358时、与放大器IC3B一个输入端和输入电阻R4一端联接的反馈电阻R5、与R5另一端和放大器IC3B输出端联接,其另一端与IC2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3、一端与隔直变压器T1付边一端联接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3联接的隔直电容C1、一端与T1付边另一端联接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4联接的隔直电容C5构成。
门锁反馈电路由IC1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非门IC4B4069、一端与IC4输入端联接另一端与电源Vcc端联接的下拉电阻R10、相互串接装于交接箱箱门上的一端与与非门IC4B输入端联接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反馈开关S1、S2构成,驱动电路由上拉电阻R17、G极与R17一端联接S极接电源地端的功率驱动管N3、发射极与N3G极联接集电极接电源地端的驱动三极管N1、一端与N1基极联接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下拉电阻R16、一端与N1基极联接的驱动电阻R14、输出端与驱动电阻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IC1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非门IC4D4069、带有回位弹簧活动铁芯的其电磁线圈J3一端与N3D极联接的电磁铁构成。
滤波稳压电路由发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3联接的隔直三极管N2、与N2集电极联接的限流电阻R12、R13、一端与N2基极联接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下拉电阻R15、负极与电磁线圈J3一端、滤波电容C10、限流电阻R13联接正极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4联接的稳压管D10、负极与限流电阻R12另一端联接正极与P4接口联接的稳压管D13、一端接稳压管D13负极一端接D13正极的滤波电容C8、C9构成。
负电压产生电路由电源端与滤波稳压电路Vcc端联接的电压变换芯片IC7ICL7660、一端接IC7输出端一5一端联另一端接电源地端的电容C12、两端分别与IC7的两个电容端联接的电容C11构成。
如锁机构如图2-图6所示,由带有电磁线圈安装板(1)的底板(6)、铆接固定在底板上的导向柱(5)、由铆钉(10)铆固在底板上的“L”支板(3)、以导向柱为铰轴装于底板上的带有卡挡凹口(19)的活动板(9)、通过铰轴(13)铰接在底板上其板面与底板垂直的挡板(2)、活动支板(4)、支承在活动支板上并装有回位弹簧(14)的短锁舌(15)、由“L”支板立边板面、活动支板支承的装有回位弹簧(8)、回位弹簧(11)的长锁舌(12)、板面上有短锁舌伸出孔的推板(7)构成,电磁铁活动铁芯(17)装有回位弹簧(18)。活动支板水平板面有开口透孔滑道(16)、导向柱邻近自由柱端处有环形凹槽,活动支板滑道两侧边伸入环形凹槽,在导向柱导向下活动支板可往返滑动位移。活动支板立边板面开口透孔滑道,“L”支板水平板面位透孔滑道内,在“L”支板水平板下导向下活动支板可往返滑动位移。挡板将活动板顶推止挡定位、活动支板透孔滑道一侧边缘伸入卡挡凹口内将活动支板卡挡定位锁机构处于锁合状态。
使用时将外接直流电源通过导线接于接口P3、P4处,其中P3接电源正极P4接电源的地端,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直流电,同时将不同开锁编码输入多个IC卡和数据存贮器中以便不同作业人员开箱使用。接通电源后由滤波稳压电路输出电路工作所需直流电,负压产生电路提供-5负压。控制电路有电控制单片机处于复位状态,并通过振荡电路控制单片机的工作时钟,调制解调器的振荡电容产生调制解调所需的工作时钟。控制单片机处于复位状态下所有输出输入和控制端口均处于高电位调制解调器处于复位状态,驱动电路不工作,电磁铁线圈无电流通过电磁铁不动作,锁机构处于锁合状态(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当作业人员将IC卡插入插卡器内插卡器产生电平变化信号并输入控制单片机在指令操作下读出IC卡内信息,同时在指令操作下将数据存贮器中记录的内容读出并进行比较处理判断开锁合法性,判断合法后控制单片机输出信号非门IC4D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使驱动三极管N1产生截止脉冲,功率驱动三极管N3G极得到高电平脉冲信号N3的D、S极瞬间导通,磁电铁电磁线圈通电,电磁铁的活动铁芯回缩解除对挡板的止挡作用挡板绕铰接轴作顺时钟转动解除对活动板的止挡,活动板在长锁舌的处于挤压状态下的回位弹簧(7)的作用下顶推活动板使其绕导向柱作顺时针转动活动板卡挡凹口解除对活动支板的止挡,活动支板带动短锁舌在导向柱、“L”支板水平板的导下向后滑移进而带动短锁舌向后位移,短锁舌由推板上的锁舌孔内退出,锁具开启。箱门打开后装于箱门上的反馈开关S1、S2或是其中一个打开或是两个全部打开,非门IC4B的输入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其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控制单片机得到低电平输入信号即确认箱门已被打开,控制单片机处于检测等待状态。
当IC卡智能门锁与计算机联网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时,当控制单片机确认箱门确已打开后将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进行编码操作,同时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内部转换后输出通过接口P3、P4输入到总控计算机,总控计算机接到开锁信息后自动进行工作时间的判断,当超过工作时间后未接到关锁信息时将自动传呼责任人员BP机提示责任人员将门锁锁合,当信息传输后控制单片机不断检测反馈开关而处于等待状态。
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时,长、短锁舌的回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活动支板回位顶推活动板逆时针转动使活动支板立边透孔滑动侧边重新伸入活动板卡挡凹槽内将活动板卡挡定位挡板回位将活动板顶推止挡。作业完成后关闭箱门推板前移,长、短锁舌在推板推挤下回缩,推板前移到位短锁台由推板板面上的锁舌孔伸出箱门即被锁合。此时短锁舌上回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长锁舌上的回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箱门关闭锁合后控制电路的反馈电路的反馈开关S1、S2回复到关闭状态,非门IC4B由高电平输出变为低电平输出,控制单片机回复到复位状态,同时输出信号使调制解调器亦回复到复位态,电磁铁线圈断电、活动铁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顶触挡推板。在与计算机联网控制时,如果硬性将箱门打开,开门信号由调制解调器向计算机发出信号,总控计算机经视别为无法开锁时即发出信号报警装置发出非法开锁报警。
如IC卡开锁编码不符时,插卡器将IC卡编码与数据存贮器内编码比较卡确认为非法开锁时,控制单片机无信号输出,锁机构不动作,锁不能开启。
根据使用需要,一旦IC卡损坏或丢失,可重新编码并输入新的IC卡和数据存贮器,从而避免因损失的IC卡落入外人之手进行非法开锁。同时可将不组不同的开锁编码输入IC卡和锁的数据存贮器,从而实现不同作业人员同开一锁即多卡开一锁及同一作业人员可开多个交接箱即一卡开多锁。
权利要求1.一种IC卡智能门锁,其特征是由IC卡、控制电路和锁机构构成,控制电路由控制单片机、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三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具有数据读出和写入功能的插卡器、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二个输出输入端联接的数据存贮器、三个输出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的任意三个输出输入端联接,其四个控制端与控制单片机的任意四个控制端联接的调制解调器、输出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门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控制单片机任意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驱动电路、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滤波稳压电路联接其输出端与调制解调器联接的负压电压产生电路构成,锁机构与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联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说控制单片机由控制芯片IC1、与IC1复位端联接的的由复电容C4、复位电阻R11构成的复位电路、与IC1时钟端联接的由晶体振荡器J2、振荡电容C6、C7构成的振荡电路构成,所说调制解调器由调制解调芯片IC2、与IC2时钟端联接的晶体振荡器J1、与IC2增益端联接的调整电阻R6、R7,滑动端与IC2调整端联接的调整电位器P1、与P1一固定端联接的上拉电阻R8、与P1另一固定端联接的下拉电阻R9、输入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非门IC4A、输入端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与非门IC5D、输入端与IC5D输出端联接的IC5A、与IC2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2、与C2另一端联接的输入电阻R1、一个输入端与R1另一输入端接电源地端的放大器IC3A、一端与R1联接另一端与IC3A输出端联接的反馈电阻R2、一端与IC3A输出端联接的限流电阻R3、原边一端与R3另一端联接的隔直变压器T1、输入电阻R4、一个输入端与R4另一端联接的放大器IC3B、反馈电阻R5、一端与IC3B输出端联接另一端与IC2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隔直电容C3、一端与T1付边一端联接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3联接的隔直电容C1、一端与T1付边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4联接的隔直电容C5构成,门锁反馈电路由输出端与控制芯片IC1的一个输入端联接的非门IC4B、与IC4B输入端联接的上拉电阻R10、装于交接箱箱门上的串接后与IC4B输入端联接的反馈开关S1、S2构成,驱动电路由上拉电阻R17、G极与R17一端联接的功率驱动管N3、发射极与N3G极联接的驱动三极管N1、与N1基极联接的下拉电阻R16、一端与N1基极联接的驱动电阻R14、输出端与R14另一端联接输入端与IC1一个输出端联接的非门IC44D、电磁线圈J3一端与N3G极联接的电磁铁构成,电磁铁有带回位弹簧的活动铁芯,滤波稳压电路由隔直三极管N2、与N2集电极联接的限流电阻R12、R13、与N2基极联接的下拉电阻R15、负极与R12另一端联接的稳压管D13、接于D13正、负极间的滤波电中容C8、C9、负极与R13另一端联接的稳压管D10、与D10正极、电磁线圈一端联接的滤波电容C10构成,D13、D10负极接接直流电源接口P4,N2发射极接外接直流电源接口P3,负电压产生电路由电源端与滤波稳压电路Vcc端联接的电压变换芯片IC7、与IC7输出端联接的电容C12、与IC7电容端联接的电容C11构成,所说锁机构由底板(6)、导向柱(5)、“L“支板(3)、活动支板(4)、带有回位弹簧(8)、(11)的长锁舌(12)、带有回位弹簧(14)的短锁舌(15)、推板(7)、活动板(9)及活动板挡板(2)构成。
专利摘要IC卡智能门锁由IC卡、控制电路和锁机构构成,控制电路由控制单片机、插卡器、数据存贮器、调制解调器、门锁反馈电路、驱动电路门锁反馈构成,锁机构与驱动电路联结,具有开锁合法性的识别功能,保密性强,使用可靠,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计算机联网进行集中控制;具有数字储存功能,输入不同开锁编码可实现一卡开多锁及多卡开一锁。
文档编号E05B37/00GK2278045SQ9621214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延仑, 彭志强, 杜尧玉 申请人:天津市诺斯通信网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