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匙孔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98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匙孔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门锁,属于防盗门锁的改进技术。
现有的多匙孔防盗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320482(公告为CN2147310)中公开了一种多匙孔多钥匙防盗锁,其通过多把钥匙开多个锁孔以达到防盗的目的,但对于具有“万能”钥匙的盗窃贼来说,也和一把钥匙开启一个锁孔一样轻而易举,其防盗效果不明显,同时,还增加了用户的麻烦,费时费力,用户颇感不够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防盗效果显著、方便实用的多匙孔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锁壳(1)、锁头(3)、锁舌(4)、舌板(5)、锁壳拨板(6)、开关机构(10)及齿轮机构,锁舌(4)与舌板(5)连接,开关机构(10)与舌板(5)连接,齿轮机构包括有中心齿轮(8)及若干个可与其相啮合的周边齿轮(9),锁壳拨板(6)固装在中心齿轮(8)上,锁头(3)相应设置有若干个匙孔(31),匙孔(31)的位置与周边齿轮(9)的位置相对应。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状态设定件(7)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控制电路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锁壳(1)、锁扣壳(2)、锁头(3)、锁舌(4)、舌板(5)、锁壳拨板(6)、开关机构(10)及齿轮机构,锁舌(4)与舌板(5)连接,开关机构(10)与舌板(5)连接,齿轮机构包括有中心齿轮(8)及8个可与其相啮合的周边齿轮(9),锁壳拨板(6)固装在中心齿轮(8)上,锁头(3)相应设置有8个匙孔(31),匙孔(31)的位置与周边齿轮(9)的位置相对应,且8个匙孔(31)的结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为方便用户使用,使其与一般门锁一样,每次只用一把钥匙即可把锁开启,上述周边齿轮(9)上还固装有设定与中心齿轮(8)相啮合的状态设定件(7)。上述周边齿轮(9)中有一个齿轮(9A)通过状态设定件(7)与中心齿轮(8)相啮合,其余均与中心齿轮(8)相脱离。上述状态设定件(7)包括有座体(71)、弹簧(72)、座架(73)及卡定件(74),座体(71)的下端设有一心形滑槽(75),且其下端套置在固装于锁壳(1)的座架(73)上,卡定件(74)的上端固装在座架(73)的上端,下端通过座架(73)所设的槽孔(76)置于滑槽(75)上,弹簧(72)套置于座架(73)上端面与座体(71)中部所设的凸面(77)之间,周边齿轮(9)固装在座体(71)的上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效果更好,当钥匙插错设定匙孔时即可报警,周边齿轮(9)上还设有绝缘棒(11),周边齿轮(9)的旁侧设置有金属弹片(12、13),绝缘棒(11)的一端固装在周边齿轮(9)上,另一端置于金属弹片(12、13)之间,金属弹片(12、13)与报警控制电路连接。上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有IC报警集成块(14)、扬声器(15)、电池(16)及若干个分别与若干对金属弹片(12、13)连接的开关(17),若干个开关(17)分别与对应的金属弹片(12、13)串联,且并联在控制电路上,IC报警集成块(14)通过金属弹片(12、13)及开关(17)连接在电池(16)的两端,扬声器(15)与IC报警集成块(14)的输出端连接。上述若干个开关(17)中有一个开关(17A)打开,其与周边齿轮(9A)旁侧的金属弹片(12、13)连接,其余开关(17)均闭合;由于通过状态设定件(7)可随意设定和变更可开启锁的匙孔位置,故盗窃贼无法预知可开启锁的匙孔,且一旦其插错可开启锁的匙孔位置,则可通过报警控制电路报警,因比,即使其有“万能”钥匙也无可奈何,不敢轻易妄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在房内可开启和关闭门锁的内锁头(18),内锁头(18)所设匙孔(19)的位置与周边齿轮(9A)的位置相对应,且匙孔(19)的结构形状可与匙孔(31)的结构形状相同,也可不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通过按压状态设定件(7)中的座体(71),可使卡定件(74)沿座体(71)下端所设的心形滑槽(75)运动,并可卡定在滑槽(75)的上端或下端,当卡定件(74)卡在滑槽(75)的上端时,则周边齿轮(9)与中心齿轮(8)相脱开,当卡定件(74)卡在滑槽(75)的下端时,则周边齿轮(9)与中心齿轮(8)相啮合,因此可方便地设定与中心齿轮(9)啮合的周边齿轮(9A),与周边齿轮(9A)位置相对应的匙孔(31)则为可开启匙孔,其余为不可开启匙孔,把钥匙插入该匙孔并旋转,则驱动周边齿轮(9A)也旋转,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中心齿轮(8)运动,因此,与其连接的锁壳拨板(6)也随之运动,并通过开关机构带动舌板(5)运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锁舌(4)运动,以实现开启和关闭门锁;当钥匙插错可开启门锁的匙孔时,当拧动钥匙旋转时,因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周边齿轮(9)与中心齿轮(8)相脱开,故周边齿轮(9)旋转时,中心齿轮(8)却不运动,故无法开启门锁,同时,当周边齿轮(9)旋转时,带动与其固接的绝缘棒(11)运动,使其离开金属弹片(12、13)之间,故这时金属弹片(12、13)接触,从而接通报警控制电路,以实现报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斜锁舌及其相应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若干个匙孔,且通过状态设定件可随意设定和变更可开启锁的唯一匙孔位置,并设有相应的报警控制电路,因此,这不仅方便用户的使用,使用户只需一把钥匙即可把门锁开启,省时、省力,免去不必要的繁琐,同时,又使盗窃贼无法预知可开启锁的匙孔,一旦其插错可开启锁的匙孔位置,则当其拧动钥匙时,不但开不了门锁,而且可接通报警控制电路以实现报警,因此,即使其有“万能”钥匙也无可奈何,不敢轻易妄动,从而有效地达到防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防盗效果显著的多匙孔防盗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匙孔防盗锁,包括有锁壳(1)、锁头(3)、锁舌(4)、舌板(5)、锁壳拨板(6)及开关机构(10),锁舌(4)与舌板(5)连接,开关机构(10)与舌板(5)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齿轮机构,齿轮机构包括有中心齿轮(8)及若干个可与其相啮合的周边齿轮(9),锁壳拨板(6)固装在中心齿轮(8)上,锁头(3)相应设置有若干个匙孔(31),匙孔(31)的位置与周边齿轮(9)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周边齿轮(9)上还固装有设定与中心齿轮(8)相啮合的状态设定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周边齿轮(9)中有一个齿轮(9A)通过状态设定件(7)与中心齿轮(8)相啮合,其余均与中心齿轮(8)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状态设定件(7)包括有座体(71)、弹簧(72)、座架(73)及卡定件(74),座体(71)的下端设有一心形滑槽(75),且其下端套置在固装于锁壳(1)的座架(73)上,卡定件(74)的上端固装在座架(73)的上端,下端通过座架(73)所设的槽孔(76)置于滑槽(75)上,弹簧(72)套置于座架(73)上端面与座体(71)中部所设的凸面(77)之间,周边齿轮(9)固装在座体(7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周边齿轮(9)上还设有绝缘棒(11),周边齿轮(9)的旁侧设置有金属弹片(12、13),绝缘棒(11)的一端固装在周边齿轮(9)上,另一端置于金属弹片(12、13)之间,金属弹片(12、13)与报警控制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有IC报警集成块(14)、扬声器(15)、电池(16)及若干个分别与若干对金属弹片(12、13)连接的开关(17),若干个开关(17)分别与对应的金属弹片(12、13)串联,且并联在控制电路上,IC报警集成块(14)通过金属弹片(12、13)及开关(17)连接在电池(16)的两端,扬声器(15)与IC报警集成块(14)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个开关(17)中有一个开关(17A)打开,其与周边齿轮(9A)旁侧的金属弹片(12、13)连接,其余开关(17)均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个匙孔(31)的结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锁头(18),内锁头(18)所设匙孔(19)的位置与周边齿轮(9A)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匙孔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匙孔(19)的结构形状可与匙孔(31)的结构形状相同,也可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匙孔防盗门锁,包括有锁壳、锁扣壳、锁头、锁舌、舌板、锁壳拨板、开关机构、齿轮机构、状态设定件及报警控制电路。其锁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匙孔,通过状态设定件可随意设定和变更可开启锁的唯一匙孔位置,当插错可开启锁的匙孔位置时,当其拧动钥匙时,不仅开不了门锁,而且可接通报警控制电路以实现报警,本实用新型不仅方便用户使用,省时省力,而且可有效地起到防盗的作用,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防盗效果显著的多匙孔防盗锁。
文档编号E06B5/10GK2275151SQ9622332
公开日1998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8日
发明者卓秋海 申请人:卓秋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