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编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294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编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机械编码锁。
传统的机械锁大多是由钥匙与锁体组成,要开启特定的锁体必须使用特定的钥匙,特定的钥匙只能开启特定的锁体,也就是说钥匙与锁体必须一一对应。如果因遗失、遗忘等因素没有特定钥匙,也就无法开启锁体,这就给锁的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不需特定的钥匙就能开启锁体的既安全又方便的机械编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包含钥匙、锁体,其中钥匙分齿形和钥匙柄,锁体分内、外弹子,锁芯,固体锁体,钥匙部分中的齿形是由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齿片组成,锁体中的内弹子的排列与齿片相对应。在使用中,若知道了锁体中内弹子的长短及顺序(锁体编码)则只需调节齿片高度,使齿形编码与锁体编码相吻合,即能达到开启锁体的目的;钥匙部分中齿片的排列可以是条状或放射状;锁体中的内弹子是可以变换其长度的;锁体中的外弹子是可以在固体锁体中转动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实现了用一把通用钥匙可开启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编码锁。
2、避免了因疏忽未带钥匙而撬门砸锁等现象。
3、可随时变换锁体编码,安全灵活性好。
4、在异地可通知他人开锁,无须传递钥匙。
5、使用范围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3、4分别是齿片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5、6、7分别是锁体的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8、9是幅射状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中的齿片1的个数为6,即钥匙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每个齿片在钥匙柄2上可上、下调节,如每个齿片有6档位置,则不同齿形编码数为66,达四万多种,重开率极低,图2中的齿片是用螺纹调节与定位的形式,图3中的齿片是用齿窄侧面定位的形式,
图4中的齿片是用齿宽侧面定位的形式,图5中的内弹子3安置在调整架7中,外弹子4与弹簧安置在固体锁体6中,开锁时活动锁芯5应能在固定锁体内转动。如钥匙未插入,外弹子卡入锁芯,使锁芯无法转动,一旦插入钥匙,抬起内弹子,使内外弹子的接触面正好位于锁芯的活动面,锁芯即可转动,达到开锁的目的。如要更换锁体编码,只需抽出调整架,更换或调整其中的内弹子即可,图6是又一种锁体结构形式,内弹子安置在调整架7中,一起放入固定锁体6中,外弹子与弹簧安置在活动锁芯5中,图中所示内弹子已处于开启位置,只需转动锁芯,即可开启锁体。更换锁体编码与图5所述的方式一样,图7是另一种锁体结构形式,每组内弹子有6个,安置在调整架7中,调整架内孔套有定轴8,外园放入固定锁体6中,外弹子6与弹簧安置在活动锁芯5中,其开锁方式同图6,如要更换锁体编码,只需转动调整架,把所需的内弹子转到与外弹子相对应的位置即可。
上述结构形式的钥匙齿形呈条形排列,钥匙的齿形也可呈径向放射状如图8、图9所示,锁体中的内、外弹子也同样呈径向放射状,并与钥匙相配合,只要内、外弹子的接触面处于锁芯的活动面,即可开锁,如需更换锁体编码,同样只需改变或更换内弹子的长度即可。
权利要求1.机械编码锁,包含钥匙、锁体,其中钥匙分齿形和钥匙柄,锁体分内、外弹子,锁芯,固体锁体,其特征是钥匙部分中的齿形是由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齿片组成,锁体中的内弹子的排列与齿片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编码锁,其特征是钥匙部分中的齿片排列可以是条状或放射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编码锁,其特征是锁体中的内弹子是可以变换其长度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编码锁,其特征是锁体中的外弹子是可以在固体锁体中转动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机械编码锁,包含钥匙、锁体,其中钥匙分齿形和钥匙柄,锁体分内、外弹子,锁芯,固体锁体,其特征是钥匙部分中的齿形是由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齿片组成,锁体中的内弹子的排列与齿片相对应。实现了用一把通用钥匙开启所使用的各种锁体,使用极其方便,并可随时变换锁体编码,灵活性好,在异地可通知他人开锁,无须传递钥匙、砸锁,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E05B19/00GK2268754SQ9624722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向可为 申请人:向可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