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83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民用防护窗结构的改进。
目前的横向拉链折叠窗或卷帘窗主要是靠推拉来开启或关上窗,但由于结构不尽合理,窗体运行起来难以保持平动,因此易受到其道轨阻碍、推拉起来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容易的自控防护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框、折叠窗扇,折叠窗扇通过上梁固定于窗框上,其结构要点是折叠窗扇的底梁分别同窗框的两侧导轮上绳索相连,绳索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同摇柄相连;底梁上设置有开关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结构合理、紧凑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折叠窗的运动机构设置的窗框内,绳索、传动齿轮机构等其构件简单、且少,因此整体结构紧凑,为在用户的两层窗之间设置该装置提供了方便,不仅给用户提供了可靠安全保证,而且利于环境的美化;2、操作灵活本实用新型是在窗框的两侧导轮上设置有绳索,保证了底梁平动,即确保了窗扇的平稳运行,为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及相关部分结构的正面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框7、折叠窗扇5,折叠窗扇5通过上梁6固定于窗框7上,折叠窗扇5的底梁4分别同窗框7的两侧导轮10上的绳索8相连,绳索8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1同摇柄2相连;底梁4上设置有开关锁3。
为使折叠窗扇5运行更加平稳,可在绳索8上设置有缓冲弹簧9。
可在摇柄2与齿轮传动机构11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3。离合器13包括摇柄2上的内套14、外套12,内套14、外套12之间的扭簧17的两端设置有内套14的凹槽16内,凹槽16内的止动片15固定于传动齿轮机构11上。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3为市场易购置的常规物品;可在开关锁3上设置有可旋转90°角度的锁勾18,以锁勾18或挂住或离开窗框7,达到开关窗扇5的目的。
下面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通过固定螺栓1将窗框7固定于建筑物上。欲拉开(或关闭)窗扇5时,转动摇柄2正转(或反转),内套14带动扭簧17、止动片15、传动齿轮机械11转动,绳索8随之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窗扇5向上(或向下)运动。窗扇5因自重下落时,绳索8带动齿轮传动机构11的止动片15转动,止动片15迫使凹槽16内的扭簧17向外,即扭簧17卡在内套14、外套12之间,止动片15不再转动、绳索8不动、窗扇5也随之定位。
权利要求1.自控防护窗包括窗框(7)、折叠窗扇(5),折叠窗扇(5)通过上梁(6)固定于窗框(7)上,其特征在于折叠窗扇(5)的底梁(4)分别同窗框(7)的两侧导轮(10)上的绳索(8)相连,绳索(8)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1)同摇柄(2)相连;底梁(4)上设置有开关锁(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防护窗,其特征在于绳索(8)上设置有缓冲弹簧(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防护窗,其特征在于摇柄(2)与齿轮传动机构(11)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防护窗,其特征在于离合器(13)包括摇柄(2)上的内套(14)、外套(12),内套(14)、外套(12)之间的扭簧(17)的两端设置在内套(14)的凹槽(16)内,凹槽(16)的止动片(15)固定于传动齿轮机构(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开关锁(3)上设置有可旋转90°角度的锁勾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防护窗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框、折叠窗扇,折叠窗扇的底梁分别同窗框的两侧导轮上的绳索相连,绳索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同摇柄相连;底梁上设置有开关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并具有操作灵活等特点。
文档编号E06B9/06GK2353869SQ9823694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7日
发明者周显权 申请人:周显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