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00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盗安全性的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



图1所示,习用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其主要是由一外锁心10、内锁心20与若干子母式锁珠组30所组成;其中,该内锁心20是设于外锁心10内,并可依位旋动,且于外锁心10与内锁心20的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锁珠孔11、21;又于内锁心20的中央设有一钥匙孔22,该钥匙孔22与锁珠孔11、21垂直贯通。再,该锁珠孔11、21则可依序置入由下母锁珠31、下子锁珠32、上子锁珠33、子锁珠弹簧34、上母锁珠35、母锁珠弹簧36与固定塞块37所组成的子母式锁珠组30。利用该子母式锁珠组30的设计,当其在闭锁状态时可借由上母锁珠35的阻挡于外锁心10与内锁心20间的旋转界面40,借由上子锁珠33的阻挡在下母锁珠31与上母锁珠35间的相邻界面50,进而达到双重的闭锁作用。因此,该种子母式锁珠的锁心将较一般单锁珠式的锁心具有更高的防盗安全性。但是,子母式锁珠的锁心虽然在更精密的子母式锁珠组30设计下,达到更高难度的以撬动锁珠来启锁,进而达到更高的防盗安全性。然而,从其构造不难发现,由于下母锁珠31与下子锁珠32的前端部分凸露于钥匙孔22内,因此,会有窃贼干脆不以撬动锁珠的方式来达到非法启锁的手段,而以具有破坏力的工具(例如小型电钻或尖利的凿具)伸入钥匙孔22内,将凸露于钥匙孔22内的下母锁珠31与下子锁珠32截断,而后由于子锁珠弹簧34与母锁珠弹簧36的顶推,则原本末凸露于钥匙孔22内的下母锁珠31与下子锁珠32即会随之凸露于钥匙孔22内,而窃贼在重复几次的截断破坏后,即可将该子母式锁珠组30截除殆尽,进而轻易的达到非法启锁的目的。以上的示意动作请参阅图2所示。由此可见,目前一般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并无法防止窃贼以非法截断破坏凸露于钥匙孔22内的子母式锁珠组30方式来达到非法启锁的功能,以致于存在防盗安全性不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改善上述习用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更进一步提高防盗安全性的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包括一外锁心、内锁心与数个子母式锁珠组,其中,该内锁心是设于外锁心内,并可依位旋动,且于外锁心与内锁心的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锁珠孔,又于内锁心的中央设有一钥匙孔,该钥匙孔与锁珠孔垂直贯通,该锁珠孔则可依序置入由下母锁珠、下子锁珠、上子锁珠、子锁珠弹簧、上母锁珠、母锁珠弹簧与固定塞块所组成的子母式锁珠组;其特征在于,该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向内设有一凸环唇,令锁珠孔的孔径成前小后大状;该上母锁珠的外径亦配合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而设计成一前小后大状,令上母锁珠的侧壁纵向截面概成一ㄣ字状,使上母锁珠的外侧壁形成一挡止环面,借由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所设的环唇及上母锁珠外侧壁所设的挡止环面,令上母锁珠受母锁珠弹簧顶推的最大位移极限,为其挡止环面抵触于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且同时令上母锁珠恰横阻于外锁心与内锁心间的旋转界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横向剖视构造图。
图2是窃贼自钥匙孔以非法截断破坏子母式锁珠组达到启锁目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构造图。
图5是窃贼自本实用新型钥匙孔以非法截断破坏子母式锁珠组亦无法达到启锁目的的示意图。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目的及功效,兹例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概与目前一般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同样由一外锁心60、内锁心70与数个子母式锁珠组80所组成;其中,该内锁心70是设于外锁心60内,并可依位旋动,且于外锁心60与内锁心70的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锁珠孔61、71;又于内锁心70的中央设有一钥匙孔72,该钥匙孔72与锁珠孔61、71垂直贯通;再,该锁珠孔61、71则可依序置入由下母锁珠81、下子锁珠82、上子锁珠83、子锁珠弹簧84、上母锁珠85、母锁珠弹簧86与固定塞块87所组成的子母式锁珠组80。由于以上构造为子母式锁珠的锁心基本构件,且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重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外锁心60的锁珠孔61前端向内设有一凸环唇62,而令锁珠孔61的孔径成前小后大状;又,该上母锁珠85的外径亦配合锁珠孔61前端所设的凸环唇62,而设计成一前小后大状,令上母锁珠85的侧壁纵向截面概成一ㄣ字状,使上母锁珠85的外侧壁形成一挡止环面851。借由外锁心60的锁珠孔61前端所设的环唇73及上母锁珠85外侧壁所设的挡止环面851,令上母锁珠85受母锁珠弹簧86顶推的最大位移极限,为其挡止环面851抵触于锁珠孔61前端所设的凸环唇62,且同时令上母锁珠85恰横阻于外锁心60与内锁心70间的旋转界面90。
由以上不难看出,纵使窃贼以非法截断方式破坏本实用新型凸露于钥匙孔72内的下母锁珠81及下子锁珠82(如图5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上母锁珠85受母锁珠弹簧86顶推的最大位移极限,为其挡止环面851抵触于锁珠孔61前端所设的凸环唇62,因此,上母锁珠85不会再受母锁珠弹簧86的顶推而继续下移凸露出于钥匙孔72,且同时上母锁珠85恰可横阻于外锁心60与内锁心70间的旋转界面90,而可防止窃贼继续以非法截断方式破坏下母锁珠81及下子锁珠82的手段来达到启锁的目的,进而更进一步提高子母式锁珠的锁心防盗安全性。
从以上的所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确可达到创作目的,而提供一种更具防盗安全性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其确实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与进步性,且其确末曾有过,符合新型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包括一外锁心、内锁心与数个子母式锁珠组,其中,该内锁心是设于外锁心内,并可依位旋动,且于外锁心与内锁心的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锁珠孔,又于内锁心的中央设有一钥匙孔,该钥匙孔与锁珠孔垂直贯通,该锁珠孔则可依序置入由下母锁珠、下子锁珠、上子锁珠、子锁珠弹簧、上母锁珠、母锁珠弹簧与固定塞块所组成的子母式锁珠组;其特征在于,该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向内设有一凸环唇,令锁珠孔的孔径成前小后大状;该上母锁珠的外径亦配合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而设计成一前小后大状,令上母锁珠的侧壁纵向截面概成一ㄣ字状,使上母锁珠的外侧壁形成一挡止环面,借由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所设的环唇及上母锁珠外侧壁所设的挡止环面,令上母锁珠受母锁珠弹簧顶推的最大位移极限,为其挡止环面抵触于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且同时令上母锁珠恰横阻于外锁心与内锁心间的旋转界面。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子母式锁珠的锁心构造,包括一外锁心、内锁心与数个子母式锁珠组,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向内设一凸环唇,令锁珠孔的孔径成前小后大状;上母锁珠的外径亦配合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设成一前小后大状,使上母锁珠的外侧壁形成一挡止环面,借由外锁心的锁珠孔前端所设的环唇及上母锁珠的挡止环面,令上母锁珠受母锁珠弹簧顶推的最大位移极限,为其挡止环面抵触于锁珠孔前端所设的凸环唇。其可进一步提高防盗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B25/00GK2382794SQ9921458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5日
发明者洪荣志 申请人:洪荣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