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顶四顶一吊休闲运动床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266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尾框2、后置椅把3。
[0154]进一步的,所述的双人床多造型二面框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27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
[0155]进一步的,所述的双人床多造型前后支架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28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后置椅把3。
[0156]进一步的,所述的双人床多造型前后支架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29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
[0157]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四面框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0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床侧框3、后置椅把4、静床5。
[0158]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四面框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1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床侧框3、静床4。
[0159]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二面框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2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后置椅把3、静床4。
[0160]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二面框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3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静床3。
[0161]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前后支架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4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后置椅把3、静床4。
[0162]进一步的,所述的与静床一体多造型前后支架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5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静床3。
[0163]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四面框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6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床侧框3、后置椅把4。
[0164]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四面框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7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床侧框3。
[0165]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二面框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8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后置椅把3。
[0166]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二面框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39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床屏框1、床尾框2。
[0167]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前后支架的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图40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后置椅把3。
[0168]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人床多造型前后支架的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图41例的平面布置设有后支架1、前支架2。
[0169]进一步的,所述的四面框的床侧框升降图42的升降轴1、2连接转杆3由驱动轮4驱动,所述的升降床侧5紧固在升降轴1、2。
[0170]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晃架软包挡屏图43的晃架面1,前后边沿设有固定软包挡屏
2、3,所述的晃架面I的前后侧边沿设有晃动软包挡屏4,所述的晃架面的两侧设有晃动软包5全封闭挡屏。
[0171]进一步的,所述的起落架软包挡屏图44的起落架前翘I边沿设有晃动软包挡屏2、3,所述的起落架前翘I两侧,固定位4的两侧边沿设有软包挡屏5、6,所述的后翘8、后背7两侧边沿设有全封闭起落软包侧屏9、10,所述的后翘8后端边沿设有软包和底面软包11。
[0172]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晃床线路图45的控动升降架驱动轮I连接后升降轴驱动轮2至床侧框驱动轮3,所述的自动归位转轴驱动轮4和起落架附件驱动轮5与1、2、3并连。
[0173]进一步的,所述的吊晃床线路图46的控动升降架驱动轮I连接床侧框驱动轮2,所述的起落架附件驱动轮3与1、2并连,所述的与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同升降的“工”字型吊晃架驱动轮5和自动归位轴驱动轮4与1、2并连。
[0174]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晃床的电动调节更换人工调节图47的控动升降架驱动轮1,床侧框升降轴驱动轮2,后升降轴驱动轮3,自动归位升降轴驱动轮4均更换转杆和手动转盘至后晃距位,所述的起落架附件驱动轮5更换转杆和手动转盘至前翘位。
[0175]进一步的,所述的吊晃床的电动调节更换人工调节图48的控动升降架驱动轮1,床侧框升降轴驱动轮2和与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同升降的“工”字型吊晃架驱动轮3均可更换转杆和手动转盘至后晃距位,所述的自动归位升降轴驱动轮4更换转杆和手动转盘至床一侧,所述的起落架附件驱动轮5更换转杆和手动转盘至前翘位。
【主权项】
1.五顶四顶一吊休闲运动床,是由五顶和四顶一吊两个不同系列的运动床构成的一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晃床前支架紧固在互不扰床基的床尾框底板面,所述的顶晃床后支架紧固在互不扰床基的床屏框底板面内侧与床屏框镶接,所述的顶晃床前晃架的支架紧固在互不扰床基的前减振台面,所述的顶晃床的控动升降架紧固在前减振台控动升降架底板面,与减振台面、前晃架支架不相接,所述的顶晃床的后升降晃转自动归位起落架的中心圆柱紧固在互不扰床基的后减振台面,所述的吊晃床的前支架、后支架、前晃架、控动升降架与顶晃床相同,紧固在与顶晃床相同位置,所述的吊晃床的一吊是由“工”字型吊晃架的“工”字脚、“工”字背、“工”字肩、吊索转架、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构成,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互不扰床基是由前后减振台、多造型四面框、二面框、前后支架的底板和地板脚撑构成,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床面设置有双人床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双人床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与静床一体无椅把多面形床面、与静床一体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单人床无椅把多面形床面、单人床后置椅把多面形床面,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起落架、后升降轴、自动归位轴、控动升降架、床侧升降、吊晃架升降、限晃转自动归位轴均设置为电动调节和人工调节两种,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双床人、与静床一体、单人床的晃、转、升降、自动归位、减振功能均可选用配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控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动升降架由驱动轮、转杆、四柱转轴、升降横臂、控动板、止晃臂组成,所述的四柱转轴旋入两侧升降横臂,升降横臂两侧支撑控动板由驱动轮带动转杆带动四柱转轴转动带动控动板升降,所述的止晃臂由同一个驱动轮带动旋转,所述的止晃臂两端顶接前晃架的外晃臂,止晃臂和控动板的顶接同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晃床的五顶,其持征在于:所述的五顶的底端均紧固在互不扰床基面,所述的顶晃床动与静的变换是由控动升降架与前支架、后支架、前晃架、起落架的顶接和断开完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晃床的四顶一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顶一吊的底端均紧固在互不扰床基面,所述的吊晃床动与静的变换是由控动升降架与前支架、后支架、前晃架、吊晃起落架的顶接和断开完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晃床的后升降晃转自动归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固定位紧固在后晃架两侧的斜型横臂置中,所述的无椅把起落架和与起落架同起落的后置椅把起落架均可晃、可限晃、可转、可限转、可升降、可自动归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晃床的后升降限晃转自动归位吊晃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晃起落架的固定位紧固在吊索转架下坠的四根吊索连接的两根斜型横臂置中,所述的无椅把吊晃起落架和与吊晃起落架同起落的后置椅把吊晃起落架,均可晃、可限晃、可转、可限转、可升降、可自动归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晃床的后升降自动归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圆柱紧固在互不扰床基的后减振台,由转轴带动升降轴升降,连接顶端内转圆带动外转圆升降,所述的外转圆连接凹凸轮,凹凸轮由驱动轮驱动归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晃床和吊晃床的与起落架同起落的后置椅把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起落架同起落的后置椅把起落架的固定位紧固在后晃架的斜型支架上,所述的后置椅把与后翘、前翘同起同落,与晃动起落架的止晃柱同步,与后翘、前翘、止晃柱共用一个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紧固在斜型支架的下延支架的可用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晃床的吊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晃架是由多造型“工”字架的“工”字脚、“工”字背、“工”字肩构成,所述的多造型“工”字架连接于多造型吊索转架的升降轴和互不扰床基的后减振台面,所述的“工”字脚背上设有一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面设有一固定圆柱筒套进吊晃起落架固定位下坠的限晃罩内限晃,所述的圆柱筒内设有一个索线转柱,由圆柱筒一侧的驱动轮驱动,索线转柱的索线经外延圆柱臂连接限晃罩边沿收放、限转、归位,限晃转自动归位升降台与吊晃起落架同升同降。
【专利摘要】五顶四顶一吊休闲运动床,是由五顶和四顶一吊两个不同系列的运动床构成的一个主体。五顶由前支架、后支架、前晃架、控动升降架和后升降晃转自动归位起落架组成,名为顶晃床;四顶一吊由四顶为前支架、后支架、前晃架、控动升降架和一吊为“工”字型吊晃架组成,名为吊晃床。顶晃床系列具有后背起落、前后蹬晃、扭蹬晃、椅把晃、二人晃的运动功能;吊晃床系列具有后背起落、吊式蹬晃、扭蹬晃、椅把晃、吊把晃、二人晃的运动功能。五顶四顶一吊休闲运动床,把原来的静态床设计为动与静合成一体的可变换的运动床,动可睡前睡后休闲运动,静可运动后定时依床入睡,从而取得坐视舒适、减肥止胖、健康睡眠、活血疏筋的养生效果。
【IPC分类】A47C17-00, A47C19-00, A47B87-00, A47C20-00
【公开号】CN104643656
【申请号】CN201310606253
【发明人】张金才
【申请人】张金才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