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工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51531阅读:来源:国知局
2交替地配置。
[0117]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第2刷毛区域112设于长度方向Y上的端部100B的结构,另夕卜,也可以是第I刷毛区域111和第2刷毛区域112分别各形成有一个的结构。
[0118]刷毛部110具有与清扫对象相抵接的抵接区域160。基于图6,说明抵接区域160。
[0119]抵接区域160具有第I抵接区域161、第2抵接区域162以及第3抵接区域163。第I抵接区域161形成于第I刷毛区域111。第2抵接区域162形成在第2刷毛区域112的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之间。第3刷毛区域163形成在第2刷毛区域112的侧方接合部140A和开放端部110SFB之间。
[0120]该抵接区域160是本发明的“抵接区域”的一例。该第I抵接区域161是本发明的“第I抵接区域”的一例。该第2抵接区域162是本发明的“第2抵接区域”的一例。该第3抵接区域是本发明的“第3抵接区域”的一例。
[0121]第2抵接区域162具有形成得在厚度方向Z上比第I抵接区域161低的低位区域162A。低位区域162A被设为能够向与该低位区域162A相邻的第I抵接区域161引导清扫对象的尘垢的引导区域162B。该低位区域162A是本发明的“低位区域”的一例。该引导区域162B是本发明的“引导区域”的一例。
[0122]此外,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为包括作为第2抵接区域162和第3抵接区域163的边界的侧方接合部140A的区域。由此,也可以说,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于第3抵接区域163。另外,也可以说,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在第2抵接区域162和第3抵接区域163之间。
[0123]以下,为了方便,以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设于第2抵接区域162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0124]对低位区域162A形成得在厚度方向Z上比第2抵接区域162的第I抵接区域161 “低”的情况进行说明。
[0125]侧方接合部140A具有:抵接相对区域140A1,其是与抵接区域160相对的一侧的区域;以及抵接侧区域140A2,其是抵接区域160侧的区域。在该抵接相对区域140A1和抵接区域140A2之间的厚度方向Z上的长度中,将最短的长度作为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
[0126]接着,将求出该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的地点中的、侧方接合部140的抵接相对区域140A1上的点作为高度测量用点140A1P。将通过高度测量用点140A1P的、与长度方向Y平行的直线作为高度测量用直线161Y。在该高度测量用直线和第I抵接区域161之间的厚度方向Z上的长度中,将最长的长度作为第I抵接区域高度161Z。
[0127]S卩,在厚度方向Z上,第2抵接区域162比第I抵接区域161 “低”,这意味着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比第I抵接区域高度161Z “短”。
[0128]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扫体100中,纤维110SF是柔软的。因而,在被使用者使用了的情况下,纤维110SF的形状变化。其结果是,产生无法构建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比第I抵接区域高度161Z “短”这样的关系的情况。
[0129]低位区域162A在使用者使用清扫用具A时发挥预定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只要是在制造了清扫体100之后、使用者买入产品并取出了清扫体100之后、在使用者使用清扫体100时大幅度摇动清扫体100本体且扩大各纤维110SF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蓬松状态之后等立即形成上述的第I抵接区域高度161Z和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之间的关系即足矣。
[0130]由此,低位区域A162成为包括侧方接合部140A的抵接侧区域140A2的区域。并且,引导区域162B成为与低位区域162A的长度方向Y平行的区域。在将引导区域162B延伸出来的情况下抵接于第I抵接区域161。由此,经由引导区域162B的清扫对象的尘垢容易被第I抵接区域161的侧部区域161A捕捉。
[0131]形成第2抵接区域162的纤维110SF的两端被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固定。因而,构成第2抵接区域162的纤维110SF与形成第I抵接区域161的纤维110SF、形成第3抵接区域163的纤维110SF相比,可动宽度较窄。由此,在使用者使用了清扫用具A的情况下,能够对例如较强地附着于清扫对象的尘垢施加阻力。因而,第2抵接区域162被设为能够对清扫对象的尘垢施加阻力的阻力区域162C。
[0132]清扫体110具有长方形片150。长方形片150包括:第I长方形片151,其形成于设于基部120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的多个切口线之间;以及第2长方形片152,其形成于设于第2片体122的长度交叉方法X上的端部的多个切口线之间。此外,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的切口线被设为锯齿状。通过将长方形片150设为锯齿状,能够实现易于钩挂并捕捉尘土的、清扫功能强的结构。此外,关于长方形片的形状,能够适当地使用锯齿状、直线状、曲线状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形状。
[0133]此外,作为长方形片150,也可以是第I长方形片151和第2长方形片152中的任一者O
[0134](清扫体保持件和清扫体的卡合)
[0135]接着,参照图9、图10,对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保持构件221分别能够插入到保持空间130。保持构件221沿着插入方向Yl插入到保持空间130,从而清扫体100保持于清扫体保持件200。另一方面,为了使卡合着的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分离,沿着拉拔方向Y2自保持空间130拉拔清扫体保持件200。
[0136]在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状态下,凸部260配置在相邻的第I接合部141彼此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状态。
[0137]另外,压板270连同保持构件221 —起夹持第2片体122。
[0138](作用)
[0139]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的作用。在使用清扫体100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00A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使第2刷毛区域112的突出区域112L抵接于清扫对象。而且,能够使清扫体100在大致沿着长度方向Y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刮除清扫对象的尘垢。
[0140]此外,在形成了多个突出区域L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突出区域112L连续地抵接于清扫对象。因而,能够谋求清扫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0141]接着,基于图11,对使抵接区域160较大范围地接触来进行清扫作业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在对地面F等进行清扫时,使用者把持把手211并使清扫体100的清扫区域160与地面F接触。然后,使用者使清扫体100在地面F上移动。此时,产生例如在第I抵接区域161的表面无法完全被捕捉到的尘垢。在该情况下,在该第I抵接区域161无法被捕捉到的尘垢由于使用者的清扫作业而向低位区域162A的引导区域162B转移。而且,向引导区域162B转移了的尘垢被第2抵接区域162或者第3抵接区域163捕捉。在此,也无法在第2抵接区域162或者第3抵接区域被捕捉到的尘垢被第I抵接区域161的侧部区域16IA捕捉。
[0142]此外,由于纤维110SG是柔软的,因此,在较强的压力的作用下将清扫体100压靠于地面F的情况下,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有可能损坏。另一方面,在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所形成的范围内使用了清扫用具A的情况下,只要能够进行尘垢的捕捉,就构成本申请发明。
[0143]另外,假设有例如附着于地面F而通过通常的清扫作业的“拂拭”动作无法捕捉的尘垢。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使阻力区域162C接触该附着了的尘垢,进行清扫作业。其结果是,利用阻力区域162的可动区域的较少的纤维110SF,尘垢被从地面F剥离。
[0144]S卩,在本发明的清扫用具A中,利用突出区域L,能够提升尘垢的刮除作业。另外,利用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能增加尘垢被纤维集合体110GF捕捉的机会。另外,利用阻力区域162C,能够将附着于清扫对象的尘垢自清扫对象剥离。
[0145](制造工序)
[0146]接着,在图12?图20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进行具体的制造工序的说明之前,对形成本发明的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进行说明。
[0147]图12是用于形成纤维集合体110的纤维110SF。此外,图12的纤维I1SF表示未受到外力的静止状态。纤维110SF是卷曲纤维,其具有多个弯曲部110SFC,并被设为锯齿状。该弯曲部110SFC也被叫作蜷曲部。
[0148]纤维110SF具有弯曲部110SFC,从而变得能够伸缩。图13表示对静止状态的纤维110SF的两端部向分别相对的方向施加了外力(张力)的状态。如此,纤维110SF能够通过弯曲部110SF之间的距离分离而延伸。另一方面,在解除了该外力的状态下,纤维110SF自图13所示的延伸了的状态恢复成图12所示的静止状态。
[0149]在此,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和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不同。艮P,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比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高。具体地说,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是75.7%,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56.0%。
[0150]此外,通过下面的试验进行了伸缩弹性模量的测量。
[0151](I)准备纤维集合体110GF的试验片和基部120的试验片。试验片设为长度500mmo
[0152]此外,纤维集合体110GF使用了由聚乙烯(PE)为鞘材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材的芯鞘复合纤维形成的丝束纤维。对于该丝束纤维来说,一根纤维的纤度为
3.5dteXo作为纤维集合体整体的纤度为llOOOOdtex。
[0153]另外,基部120使用了由聚乙烯(PE)为鞘材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材的芯鞘复合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2。另外,将该无纺布的宽度设为190mm。
[0154](2)在试验片中的长度方向上标注用于表示预定的长度的始端和末端的标记。此夕卜,该标记用于表示200_的长度。将该状态下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作为L0。LO即为200mmo
[0155](2)将试验片的上端用夹子固定。
[0156](3)悬挂5kg的重物,以使载荷作用在试验片的下端的整个宽度。
[0157](4)经过30秒之后,测量已标注在试验片上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将该长度作为LI。
[0158](5)除去重物并且经过30秒之后,测量已标注在试验片上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将该长度作为L2。
[0159](6)将LI和L2之差除以LI和LO之差然后乘以100而得到的数值作为伸缩弹性模量。
[0160](7)进行五次该试验,求出平均的数值。
[0161]图14是表示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制造工序包括:第I工序S11,在该第I工序Sll中,将成为纤维集合体110GF的一部分、基部120以及第2片的材料层叠起来;第2工序S12,在该第2工序S12中,将利用第I工序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