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工具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251531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293]根据方式I?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0294]所述刷毛部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
[0295](方式16)
[0296]根据方式I?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0297]所述刷毛部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和另一侧。
[0298](方式17)
[0299]根据方式I?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区域162A形成于第2抵接区域和第3抵接区域之间。
[0300]附图标记说曰月
[0301]A:清扫用具(清扫工具)
[0302]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清扫片(清扫体)
[0303]100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0304]100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0305]100D1:外侧方向
[0306]100D2:内侧方向
[0307]110:刷毛部
[0308]IlOD:纤维取向方向
[0309]110GF:纤维集合体
[0310]110GF1:第I纤维集合体
[0311]110GF1A:第I纤维集合材料
[0312]110GF1B:第2纤维集合材料
[0313]110GF2:第2纤维集合体
[0314]110SF:纤维
[0315]110SFA:连接端部
[0316]110SFB:开放端部
[0317]111:第I刷毛区域
[0318]Ill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0319]Ill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0320]IllD:第I刷毛区域长度
[0321]112:第2刷毛区域
[0322]112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0323]112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0324]112D:第2刷毛区域长度
[0325]112L:突出区域
[0326]120:基部
[0327]120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0328]120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0329]120C:—面(一侧)
[0330]120D:另一面(另一侧)
[0331]121:第 I 片体
[0332]1211:第I片材料
[0333]121A:接合片区域
[0334]122:第 2 片体
[0335]1221:第2片材料
[0336]123:第 3 片体
[0337]124:第 4 片体
[0338]125:第 5 片体
[0339]126:第 6 片体
[0340]127:第 7 片体
[0341]130:保持空间(插入部)
[0342]131:插入开口部
[0343]140:中央接合部(第I纤维接合部)
[0344]140A:侧方接合部(第2纤维接合部)
[0345]140A1:抵接相对侧区域
[0346]140A1P:高度测量用点
[0347]140A1L:高度测量用直线
[0348]140A2:抵接侧区域
[0349]141:第I接合部
[0350]142:第2接合部
[0351]143:第3接合部
[0352]144:第4接合部
[0353]145:第5接合部
[0354]146:第6接合部
[0355]147:第7接合部
[0356]148:第8接合部
[0357]149:第9接合部
[0358]1410:第 10 接合部
[0359]1411:第 11 接合部
[0360]1412:第 12 接合部
[0361]1413:第 13 接合部
[0362]1414:第 14 接合部
[0363]1415:第 15 接合部
[0364]1416:第 16 接合部
[0365]1417:第 17 接合部
[0366]1418:第 18 接合部
[0367]150:长方形片
[0368]151:第I长方形片
[0369]152:第2长方形片
[0370]160:抵接区域
[0371]161:第I抵接区域
[0372]16IA:侧部区域
[0373]161Z:第I抵接区域高度
[0374]162:第2抵接区域
[0375]162A:低位区域
[0376]162B:引导区域
[0377]I62C:阻力区域
[0378]162Z:第2抵接区域高度
[0379]163:第3抵接区域
[0380]200:保持器(清扫体保持件)
[0381]210:把手部(把持部)
[0382]211:把手
[0383]212:把手接合部
[0384]220:清扫体保持部(保持部)
[0385]221:保持构件
[0386]230:连接部
[0387]240:顶端部
[0388]250:中间部
[0389]260:凸部
[0390]261:第 I 凸部
[0391]262:第 2 凸部
[0392]270:压板
[0393]M:机械方向
[0394]R:支承辊
[0395]Sll:第 I 工序
[0396]S12:第 2 工序
[0397]S13:第 3 工序
[0398]S14:第 4 工序
[0399]S15:第 5 工序
[0400]S16:第 6 工序
[0401]Y:长度方向
[0402]Yl:插入方向
[0403]Y2:拉拔方向
[0404]YCL:长度方向中心线
[0405]X:长度交叉方向
[0406]XCP: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
[0407]Z:厚度方向
【主权项】
1.一种清扫工具,该清扫工具具有清扫片和用于保持该清扫片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片构成为沿长度方向、长度交叉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延伸,该长度方向由将所述保持器向该清扫片插入的方向规定,该长度交叉方向由与该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规定,该厚度方向由与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长度交叉方向这两者交叉的方向规定, 所述保持器具有:保持部,其用于保持所述清扫片;以及把持部,其与所述保持部相连结而供使用者把持, 所述清扫片具有: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刷毛部,其构成为能够清扫清扫对象;基部,其供该刷毛部连接;以及插入部,其形成于该基部并供所述保持部插入,所述刷毛部具有:纤维集合体,其是具有预定的纤维取向方向的多个纤维的集合体;抵接区域,其抵接于所述清扫对象;以及形成于抵接区域的第I抵接区域和第2抵接区域,所述第2抵接区域具有形成得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比所述第I抵接区域低的低位区域,该低位区域被设为能够将所述清扫对象的尘垢向与该低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I抵接区域引导的引导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具有:第I纤维接合部,其在横贯所述纤维取向方向的方向上的全部的预定区域内将所述纤维集合体的所述纤维彼此接合起来;以及第2纤维接合部,其在横贯所述纤维取向方向的方向上的一部分预定区域内将所述纤维集合体的所述纤维彼此接合起来, 所述纤维具有:连接端部,其连接于所述第I纤维接合部;以及开放端部,其是与该连接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I抵接区域形成于所述第I纤维接合部和所述纤维的所述开放端部之间, 所述第2抵接区域形成于所述第I纤维接合部和所述第2纤维接合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抵接区域和所述纤维的所述开放端部之间形成有第3抵接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集合体的所述纤维在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具有取向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抵接区域设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区域设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抵接区域设于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区域设于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抵接区域与所述第2抵接区域交替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由第I片体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I片体重叠的第2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于所述第I片体和所述第2片体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I片体的预定的面彼此抵接从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的所述预定的面彼此接合起来。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I片体重叠的第3片体和与该第3片体重叠的第4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于所述第3片体和所述第4片体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I片体重叠的第5片体,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5片体的预定的面彼此抵接从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的所述预定的面彼此接合起来。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和作为与该一侧相对的那一侧的另一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扫效果较好的清扫工具。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清扫片(100)和用于保持该清扫片(100)的保持器(200)的清扫工具(A)。清扫片(100)具有:能够清扫清扫对象的刷毛部(110)、基部(120)以及保持器(200)的插入部(130),刷毛部(110)具有第1抵接区域(161)和第2抵接区域(162),第2抵接区域(162)具有形成得在厚度方向(Z)上比第1抵接区域(161)低的低位区域(162A),低位区域(162A)被设为能够将所述清扫对象的尘垢向与该低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抵接区域(161)引导的引导区域(162B)。
【IPC分类】A47L13/20
【公开号】CN104968249
【申请号】CN201480007766
【发明人】须田朋和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4日
【公告号】EP2954821A1, WO2014123011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