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476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门体10的厚度方向相邻设置。
[0024]所述储物容器151设置有与所述对接区16相对接的接合区1511,所述出口 111和阻挡机构14设置在所述接合区1511内,所述容置腔110设置在所述接合区1511上方。所述储物容器151远离所述接合区1511的一端还设置有可向容置腔110内装入物品的装入P 1510。
[0025]所述储物装置151的接合区1511内还设置有定位块1513。所述定位块1513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15131、设置在第一隔板15131下侧且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的定位槽15132和排放槽15133以及形成在定位槽15132和排放槽15133之间的第二隔板15134。所述出口 111形成在排放槽15133的下端。
[0026]所述阻挡机构14具有设置在第一隔板15131上以打开或关闭排放槽15133的盖板141、与盖板141相固定并穿过第一隔板15131而收容在定位槽15132内的顶杆142以及沿顶杆142轴向固定在顶杆142下端和第一隔板15131之间的弹性元件143。所述顶杆142下端设置有抵持弹性元件143下端的突出部14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143为压簧,在顶杆142被向上抵顶时,所述压簧143被突出部1421向上抵持压缩,使得顶杆142向上移动而将盖板141顶起,进而打开排放槽15133 ;在顶杆142被释放时,所述压簧143恢复而将顶杆142下端的突出部1421向下推动,进而通过顶杆142带动盖板141复位而关闭排放槽15133。
[002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1513还具有位于第一隔板15141上侧的导引槽15135,所述导引槽15135自下向上逐渐增大,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盖板141外缘抵持在导引槽15135下侧的内壁上,从而将导引槽15135与排放槽15133断开,在顶杆142被推动而将所述盖板141顶起时,因所述盖板141的尺寸小于导引槽15135上侧的尺寸,从而使得所述导引槽15135与排放槽15133相连通,进而使得容置腔110内的物品经过排放槽15133和集物通道131而排出。
[0028]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储物室1内设置有储物模块17、位于储物模块17下方的存放箱18及设置在储物模块17与存放箱18之间的间隔板(未标号)。所述储物模块17具有若干收容腔171及放置在收容腔171内以供替换的若干所述储物容器151。所述储物模块17还可自第一储物室1内拿出,此时所述间隔板可作为搁物架使用,即可将物品直接放置在间隔板上。
[0029]综上可知,所述第一储物室1内设置为用于收容若干可供替换的储物容器151,而在第一门体10上设置可拆卸的储物容器151及位于储物容器151下方的排物机构12,由此使得本发明储物柜100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第一门体10的空间,方便用户对物品的取用,而且方便对储物容器151进行替换。
[0030]结合图7及图8所示,所述存放箱18呈抽屉状设置,其内设有用以存放物品的储物区181、相邻储物区181设置的排物区182、设置在排物区182内的推出机构183、以及设置在储物区181和排物区182前端的挡板184。
[0031]所述挡板184具有形成在推出机构183前方的开口 1841。所述排物区182具有内底壁1820,为方便所述排出机构183将物品顺利排出,所述内底壁1820靠近开口 1841的前侧位置处形成有向下倾斜延伸的导引面18201。
[0032]所述储物区181具有朝向推出机构183倾斜设置的导板1811。所述推出机构183具有与开口 1841相对设置的推块1831及驱动推块1831朝向或远离开口 1841移动的驱动机构1832。所述驱动机构1832也为电机,并且也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并受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排物区182具有固定电机1832的固定区1822,所述电机1832的输出轴穿过推块1831而将末端定位在所述挡板184上。所述推块1831与电机1832的输出轴相配合并将电机1832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推块1831的直线移动。
[0033]所述储物区181和排物区182之间设置有隔板185,所述隔板185上设有供储物区181的物品落入推块1831前侧的通孔1851。所述通孔1851靠近开口 184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防止向储物区181放入的物品在放置时从上方落入排物区182的排出机构183内侧,所述排物区182还设置有遮盖在驱动机构1832和推块1831外侧的罩体1821,所述罩体1821上设有供储物区181的物品落入推块1831前侧的开孔18211。所述开孔18211与通孔1851对应连通。所述开孔18211沿开口 1841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851的长度,并且在所述开孔18211的后侧边缘与通孔1851的后侧边缘之间设置有倾斜延伸的导引壁187,以将储物区181内的物品自通孔开孔18211导入通孔1851,进而流入排物区182内推块1831的前侧。
[0034]在排放存放箱18内的物品时,所述推块1831具有位于通孔1851后侧的初始位置和靠近开口 1841的终端位置,所述存放箱18内还设置有分别位于推块1831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后侧和推块1831处于终端位置时的前侧的传感器186。所述传感器186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从而所述控制装置可通过传感器186检测到推块1831的移动位置,进而根据该移动位置控制电机1832的正反转,进而实现推块1831的前后移动。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物区181和排物区182在水平方向上沿与开口 1841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邻设置,并且所述储物区181设置在排物区182的两侧,当然,所述储物区181也可仅设置在所述排物区182的一侧;该种设置方式可使得所述存放箱18实现水平方向的自动出物操作,降低存放箱18的高度,进而方便存放箱18的位置设置。
[0036]结合图3、图6至图8所示,进一步地,为方便在不用打开第一门体10时对存放箱18内的物品进行取用,所述第一门体10还设置有在关闭时与所述开口 1841相对接的排出通道103,所述排出通道103与所述集物块13上的集合腔132相连通,从而可通过所述集合腔132的排放口 133连通所述排出口 1010、进而通过排出口 1010将存放箱18内的物品排出。另外,所述挡板184在所述开口 1841的外侧周围形成有凹陷部1842,所述排出通道103突伸出第一门体10的内表面,并且所述排出通道103的侧壁呈倾斜状,由此可导引排出通道103与开口 1841的有效对接。
[0037]结合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储物柜100的所述第二储物室2内设置有一体形成的U型加热铝架21以及设置在U型加热铝架21上的搁板22。所述U型加热铝架21具有两侧壁211,两侧壁211上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呈S状延伸的导引槽212,所述搁板22具有设置在两侧并可在导引槽212内移动调节搁板22位置的调节杆221。
[0038]另外,为方便接取自第一门体10的排放口 133排出的物品,所述第二门体20上设有一内壁成弧形且向前开放设计的容置空间23,所述储物柜100还包括设置在该容置空间23内以接收物品的接取杯6。所述接取杯6具有朝向第一门体10方向开放设置的接口 61。
[0039]所述接取杯6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23的弧形内壁对接并可沿弧形内壁移动的弧形对接壁62、以及设置于背离所述容置空间23的内壁的一侧且呈平板状的外壁63。所述弧形对接壁62上凹设形成有操作部621,由此,在需要将接取杯6拿下时,仅需要抵推接取杯6的一侧,使得接取杯6沿容置空间23的弧形内壁旋转,并且在操作部621被旋出时通过操作部621将接取杯6拿下。所述第二门体20具有设置在前侧的前表面200,所述外壁63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门体20的前表面200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门体20的整体性较好,且可充分利用第二门体20的空间,且接取杯6不会因没有固定存放空间而乱放丢失。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取杯6具有朝向容置空间23内壁且对称设置在两侧的两个所述弧形对接壁62以及连接在两个弧形对接壁62之间的平板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