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097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多用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锅铲。
【背景技术】
[0002]平时炒菜时,有时用到的厨具过多,手忙脚乱;且由于厨具过多,占用空间较大,缺少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锅铲。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多用铲。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用铲,包括锅铲把和锅Ψ,其特征在于:锅铲包括底板、右侧板、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分别对应位于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顶板位于左侧板的后部、右侧板的后部和后侧板的上端面,且底板、右侧板、顶板、后侧板、左侧板为一体结构,后侧板的上部设有网孔;锅铲把的前端部与锅铲的后侧板由角度调节机构相连。
[0005]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三耳板、铰接轴、插销,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焊接在锅铲的后侧板的后侧面上,第一耳板、第二耳板上设有铰接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第三耳板焊接在锅铲把的前端部,第三耳板上设有一插销孔,锅铲把的前端部设有铰接孔;锅铲把的前端部位于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之间,铰接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上的铰接孔、锅铲把上的铰接孔、第二耳板上的铰接孔,使锅铲把的前端部与锅铲的后侧板铰接;
[0006]所述插销位于下述三种位置之一:
[0007]I)插销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上的第一限位孔、第三耳板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一限位孔,使锅铲把与锅铲的后侧板之间成60° -90°的夹角;
[0008]2)插销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上的第二限位孔、第三耳板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二限位孔,使锅铲把与锅铲的后侧板之间成31° -59°的夹角;
[0009]3)插销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上的第三限位孔、第三耳板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三限位孔,使锅铲把与锅铲的后侧板之间成0° -30°的夹角。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用铲集铲、捞、盛三种功能于一体,节约了厨房空间。
[0011]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部队、院校、餐馆、家庭等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为锅铲使用的状态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盛物(盛液体,即勺子功能)使用的状态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捞物(除掉液体)使用的状态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锅铲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锅铲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18]图7是图5的左视图。
[0019]图中:1-锅铲把,2-锅铲,3-第一耳板,4-铰接孔,5-铰接轴,6_插销,7_第一限位孔,8-第二限位孔,9-第二限位孔,10-液面,11-第二耳板,12-底板,13-右侧板,14-顶板,15-后侧板,16-左侧板,17-网孔,18-第二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7所示,多用包括锅伊^把I和锅伊^ 2,锅年产2包括底板12、右侧板13、顶板14、后侧板15、左侧板16,左侧板16、右侧板13、后侧板15分别对应位于底板12的左侧、右侧、后侧,顶板14位于左侧板16的后部、右侧板13的后部和后侧板15的上端面,且底板12、右侧板13、顶板14、后侧板15、左侧板16为一体结构(也可焊接成一体),后侧板15的上部设有网孔17 ;锅铲把I的前端部与锅铲2的后侧板15由角度调节机构相连。
[002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18、第三耳板11、铰接轴5、插销6,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焊接在锅铲2的后侧板15的后侧面上,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上设有铰接孔4、第一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8、第三限位孔9,第三耳板11焊接在锅铲把I的前端部,第三耳板11上设有一插销孔,锅铲把I的前端部设有铰接孔;锅铲把I的前端部位于第一耳板3与第二耳板18之间,铰接轴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铰接孔4、锅铲把I上的铰接孔、第二耳板上的铰接孔,使锅铲把I的前端部与锅铲2的后侧板15铰接;
[0023]作为锅铲使用: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一限位孔7、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一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60° -90°的夹角(90°的夹角时,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垂直);
[0024]或者,作为盛物(盛液体,即勺子功能)使用: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二限位孔8、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二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31° -59°的夹角;
[0025]或者,作为捞物(除掉液体)使用: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三限位孔9、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三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0° -30°的夹角。当需要捞东西时,将汤向网孔部倾斜,汤即可流回锅里。
[0026]角度调节机构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也可采用连续调节式的。
【主权项】
1.多用铲,包括锅铲把(I)和锅铲(2),其特征在于:锅铲(2)包括底板(12)、右侧板(13)、顶板(14)、后侧板(15)、左侧板(16),左侧板(16)、右侧板(13)、后侧板(15)分别对应位于底板(12)的左侧、右侧、后侧,顶板(14)位于左侧板(16)的后部、右侧板(13)的后部和后侧板(15)的上端面,且底板(12)、右侧板(13)、顶板(14)、后侧板(15)、左侧板(16)为一体结构,后侧板(15)的上部设有网孔(17);锅铲把(I)的前端部与锅铲(2)的后侧板(15)由角度调节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18)、第三耳板(11)、铰接轴(5)、插销(6),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焊接在锅铲(2)的后侧板(15)的后侧面上,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上设有铰接孔(4)、第一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8)、第三限位孔(9),第三耳板(11)焊接在锅铲把(I)的前端部,第三耳板(11)上设有一插销孔,锅铲把(I)的前端部设有铰接孔;锅铲把(I)的前端部位于第一耳板(3)与第二耳板(18)之间,铰接轴(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铰接孔(4)、锅铲把(I)上的铰接孔、第二耳板上的铰接孔,使锅铲把(I)的前端部与锅铲(2)的后侧板(15)较接; 所述插销位于下述三种位置之一: 1)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一限位孔(7)、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一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60° -90°的夹角; 2)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二限位孔(8)、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二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31° -59°的夹角; 3)插销(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耳板(3)上的第三限位孔(9)、第三耳板(11)上的插销孔、第二耳板上的第三限位孔,使锅铲把(I)与锅铲(2)的后侧板(15)之间成0° -30°的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锅铲。多用铲,包括锅铲把和锅铲,其特征在于:锅铲包括底板、右侧板、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分别对应位于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顶板位于左侧板的后部、右侧板的后部和后侧板的上端面,且底板、右侧板、顶板、后侧板、左侧板为一体结构,后侧板的上部设有网孔;锅铲把的前端部与锅铲的后侧板由角度调节机构相连。该多用铲集铲、捞、盛三种功能于一体,节约了厨房空间。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部队、院校、餐馆、家庭等使用。
【IPC分类】A47J43-28
【公开号】CN204318559
【申请号】CN201420872402
【发明人】徐刚, 毛永明, 刘楚兵, 董凡, 周飞
【申请人】徐刚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