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096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适量的坚果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有些坚果的外壳非常坚硬,这就使得坚果果肉的获得变得不便,人们往往采取最传统的方式,即用锤子将坚果直接砸开,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锤飞坚果,另外还容易造成意外伤害。有的坚果加工方式会采用在每颗坚果外壳上锯开一道豁口,然后再通过金属片将坚果壳翘开,这种方式会存在加工速度慢、效率低、费时费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坚果去壳工序所存在的费时、费力、费工、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它能同时对多个坚果进行裂壳加工,而且操作起来既轻松又简单,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它是由顶压座、底座、转轴、丝杆、旋转手轮、压板、承料盆、扣板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
[0005]顶压座和底座均开设有轴孔,顶压座通过轴孔与转轴的上端连接,底座通过轴孔与转轴的下端连接,顶压座通过转轴悬置于底座的上方;
[0006]顶压座的底面开设有压板槽,顶压座纵向设置有螺旋孔,丝杆旋接于顶压座的螺旋孔中,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丝杆的顶端与旋转手轮固定连接;
[0007]底座的顶面设置有承料凹槽,承料盆能嵌入该承料凹槽中,压板在丝杆的作用下能下压至承料盆中;
[0008]顶压座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扣槽,底座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扣槽,扣板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卡入第一扣槽和第二扣槽中。
[0009]将坚果置入承料盆中,将顶压座沿着转轴旋转至底座的正上方,然后通过扣板将顶压座和底座紧扣,最后控制旋转手轮转动丝杆,丝杆下行并带动压板下压至承料盆中,承料盆中的坚果外壳受压开裂。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分解结构剖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它是由顶压座2、底座1、转轴3、丝杆4、旋转手轮5、压板6、承料盆7、扣板8组成,其特征在于,
[0014]顶压座2和底座I均开设有轴孔,顶压座2通过轴孔21与转轴3的上端连接,底座I通过轴孔与转轴3的下端连接,顶压座2通过转轴3悬置于底座I的上方;
[0015]顶压座2的底面开设有压板槽,顶压座2纵向设置有螺旋孔,丝杆4旋接于顶压座2的螺旋孔中,丝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6,丝杆4的顶端与旋转手轮5固定连接;
[0016]底座I的顶面设置有承料凹槽,承料盆7能嵌入该承料凹槽中,压板6在丝杆4的作用下能下压至承料盆7中;
[0017]顶压座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扣槽,底座I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扣槽11,扣板8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卡入第一扣槽和第二扣槽11中。
【主权项】
1.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它是由顶压座(2)、底座(1)、转轴(3)、丝杆(4)、旋转手轮(5)、压板(6)、承料盆(7)、扣板(8)组成,其特征在于, 顶压座(2)和底座(I)均开设有轴孔,顶压座(2)通过轴孔(21)与转轴(3)的上端连接,底座(I)通过轴孔与转轴(3)的下端连接,顶压座(2)通过转轴(3)悬置于底座(I)的上方; 顶压座(2)的底面开设有压板槽,顶压座(2)纵向设置有螺旋孔,丝杆(4)旋接于顶压座(2)的螺旋孔中,丝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6),丝杆(4)的顶端与旋转手轮(5)固定连接; 底座(I)的顶面设置有承料凹槽,承料盆(7)能嵌入该承料凹槽中,压板(6)在丝杆(4)的作用下能下压至承料盆(7)中; 顶压座(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扣槽,底座(I)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扣槽(11),扣板(8)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卡入第一扣槽和第二扣槽(11)中。
【专利摘要】一种硬质坚果裂壳装置,顶压座和底座均开设有轴孔,顶压座通过轴孔与转轴的上端连接,底座通过轴孔与转轴的下端连接,顶压座通过转轴悬置于底座的上方;顶压座的底面开设有压板槽,顶压座纵向设置有螺旋孔,丝杆旋接于顶压座的螺旋孔中,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丝杆的顶端与旋转手轮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设置有承料凹槽,承料盆能嵌入该承料凹槽中,压板在丝杆的作用下能下压至承料盆中;顶压座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扣槽,底座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扣槽,扣板的上下两端能分别卡入第一扣槽和第二扣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IPC分类】A47J43-26
【公开号】CN204318552
【申请号】CN201420831651
【发明人】林扬扬
【申请人】林扬扬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