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575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剥壳轮广泛应用于钢丝、钢绳等线材行业,主要用于去除钢表面的氧化铁。目前,剥壳轮的制造广泛采用①、市场购进购高速工具钢、将圆钢锯成Φ130Χ36的坯料,;③、将坯料送到专业厂家退火处理、退火后的坯料加工成半成品、将半成品送到专业厂家进淬火处理、将淬火后的半成品在精加工成品尺寸、将成品进行发兰处理,包装成成品。此工艺成本造价高,且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所述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按成品尺寸做成相应的蜡模,静置3-6小时;2)检测蜡膜的尺寸,必要时对其尺寸进行整修;3)用薄片状的烙铁,将蜡膜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成模组;4)将模组浸涂耐火涂料后,撒上料状耐火材料、粘结剂,再经干燥、硬化,如此反复多次,使型壳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停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硬化;5)型壳完全硬化后,从型壳中熔去模组;6)将型壳装炉焙烧,加热温度为800-1000°C ;7)取出焙烧后的型壳即可进行浇注;8)浇注后保温一段时间,清除型壳即得铸件,并将铸件进行淬火处理;9)检查铸件尺寸并精加工达到产品规格;10)合格后的铸件进行发蓝热处理包装成成品。进一步,所述步骤2)腊膜内孔留O. 3mm的精加工余量。进一步,所述步骤4)耐火涂料为石英和刚玉;粘接剂为硅酸乙酯水解液。进一步,所述步骤4)型壳停放时间为I 3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熔模铸造工艺制造剥壳轮,保证了剥壳轮机械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中发蓝处理是将钢在空气中加热或直接浸于浓氧化性溶液中,使其表面产生极薄的氧化物膜的材料保护技术。
实施例1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按成品尺寸做成相应的蜡模,静置3小时;2)检测蜡膜的尺寸,必要时对其尺寸进行整修,蜡膜内孔留O. 3mm的精加工余量;3)用薄片状的烙铁,将蜡膜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成模组;4)将模组浸涂耐火涂料后,撒上料状耐火材料、粘结剂,耐火涂料为石英和刚玉;粘接剂为硅酸乙酯水解液,再经干燥、硬化,如此反复多次,使型壳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停放停放时间为I天,使其充分硬化;5)型壳完全硬化后,从型壳中熔去模组;6)将型壳装炉焙烧,加热温度为800°C ;7)取出焙烧后的型壳即可进行浇注;8)浇注后保温一段时间,清除型壳即得铸件,并将铸件进行淬火处理;9)检查铸件尺寸并精加工达到产品规格;10)合格后的铸件进行发蓝热处理包装成成品。实施例2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按成品尺寸做成相应的蜡模,静置5小时;2)检测蜡膜的尺寸,必要时对其尺寸进行整修,蜡膜内孔留O. 3mm的精加工余量;3)用薄片状的烙铁,将蜡膜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成模组;4)将模组浸涂耐火涂料后,撒上料状耐火材料、粘结剂,耐火涂料为石英和刚玉;粘接剂为硅酸乙酯水解液,再经干燥、硬化,如此反复多次,使型壳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停放停放时间为2天,使其充分硬化;5)型壳完全硬化后,从型壳中熔去模组;6)将型壳装炉焙烧,加热温度为900°C ;7)取出焙烧后的型壳即可进行浇注;8)浇注后保温一段时间,清除型壳即得铸件,并将铸件进行淬火处理;9)检查铸件尺寸并精加工达到产品规格;10)合格后的铸件进行发蓝热处理包装成成品。实施例3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按成品尺寸做成相应的蜡模,静置6小时;2)检测蜡膜的尺寸,必要时对其尺寸进行整修,蜡膜内孔留O. 3mm的精加工余量;3)用薄片状的烙铁,将蜡膜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成模组;4)将模组浸涂耐火涂料后,撒上料状耐火材料、粘结剂,耐火涂料为石英和刚玉;粘接剂为硅酸乙酯水解液,再经干燥、硬化,如此反复多次,使型壳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停放停放时间为3天,使其充分硬化;5)型壳完全硬化后,从型壳中熔去模组;6)将型壳装炉焙烧,加热温度为800°C ;7)取出焙烧后的型壳即可进行浇注;
8)浇注后保温一段时间,清除型壳即得铸件,并将铸件进行淬火处理;9)检查铸件尺寸并精加工达到产品规格;10)合格后的铸件进行发蓝热处理包装成成品。由于本工艺有着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可减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型壳的制作成本约为800元/只,一次能生产1000件计算,即800元/1000件=0. 8元/件;半成品费用为1.1kgX 120元/kg=132元;精加工费和热处理与前相同为:10+7. 5+5=22. 5元/件;因此单价造价=132+22. 5+0. 8=155. 3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成品尺寸做成相应的蜡模,静置3-6小时; 2)检测蜡膜的尺寸,必要时对其尺寸进行整修; 3)用薄片状的烙铁,将蜡膜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成模组; 4)将模组浸涂耐火涂料后,撒上料状耐火材料、粘结剂,再经干燥、硬化,如此反复多次,使型壳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停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硬化; 5)型壳完全硬化后,从型壳中熔去模组; 6)将型壳装炉焙烧,加热温度为800-1000°C; 7)取出焙烧后的型壳即可进行浇注; 8)浇注后保温一段时间,清除型壳即得铸件,并将铸件进行淬火处理; 9)检查铸件尺寸并精加工达到产品规格; 10)合格后的铸件进行发蓝热处理包装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蜡膜内孔留O.3mm的精加工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耐火涂料为石英和刚玉;粘接剂为硅酸乙酯水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型壳停放时间为I 3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壳轮的制造工艺,依次经过制作蜡模、蜡模整修,蜡模组焊、制作蜡模型壳、型壳脱蜡、焙烧型壳、浇注、铸件淬火处理、产品精加工、发蓝处理制得成品剥壳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熔模铸造工艺制造剥壳轮,保证了剥壳轮机械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
文档编号B22C9/28GK103008546SQ2012105497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炳福 申请人:遵义洪棣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