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457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可控式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领域,具体涉及的为一种可控式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茶杯品种多种多样,有茶叶与水混合泡制的,有茶叶与水分离放置的,而茶叶与水分离放置的茶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叶清洗的麻烦,但是对于泡茶的浓度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其使用过程中茶叶完全沉浸在水中,时间越久茶水浓度越大。更换茶水后无法泡制出茶叶的味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茶叶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控制泡制的茶水浓度的可控式茶水分离杯。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式茶水分离杯,包括外杯、内杯、压紧部、上导向部、中导向部、下导向部、密封环、调控杆、调控端帽、阀塞及过滤网。所述外杯的内腔深度大于所述内杯的高度。所述内杯的上端口设置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外杯的上端口内径,同时所述内杯上端口内侧设置轴向的环形沉槽。在所述内杯的杯底中心位置设置通孔,在所述内杯底端的内壁上设置径向的环形凹槽。
[0005]所述压紧部呈环状,其下端设置与所述内杯上端口壁厚配合的呈环状的卡槽。
[0006]所述上导向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且外筒的外径与所述内杯的环形沉槽槽径一致。
[0007]所述中导向部亦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亦通过连杆连接且使中导向部的外筒外径大于所述上导向部的内筒外径。
[0008]所述下导向部亦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亦通过连杆连接,下导向部的外筒外径等于所述内杯内径,且在所述下导向部外筒的侧壁上设置径向的环形凹槽。
[0009]所述中导向部内筒孔径及所述下导向部内筒孔径均与所述调控杆的外径一致。
[0010]所述上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内杯上端处的环形沉槽内,所述压紧部的卡槽卡装在所述内杯上端口且卡槽内侧的凸臂压紧在所述上导向部上。
[0011]所述中导向部与所述下导向部同轴设置且下导向部位于下面,所述中导向部的外筒外侧壁与所述下导向部的外筒上端面之间通过周向布置的多根连杆连接,且所述过滤网便设置在所述中导向部与下导向部之间连杆形成的锥形面上。
[0012]所述下导向部对应于所述内杯底端环形凹槽处,且所述密封环便嵌置于所述下导向部的环形凹槽与所述内杯的环形凹槽之中。
[0013]所述调控杆依次穿过所述中导向部内筒及下导向部内筒,且所述调控杆下端延伸至所述内杯杯底通孔处,且该端固定设置所述阀塞,所述阀塞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杯杯底通孔孔径;所述调控杆上端延伸至所述上导向部的下端面处。
[0014]所述调控端帽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调控端帽的下段呈腰鼓状的柱体且该腰鼓状柱体装配于所述上导向部内筒的孔径中,腰鼓状柱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上导向部内筒的轴向长度,腰鼓状柱体最大外径与所述上导向部内筒的孔径一致。
[0015]所述调控端帽的下端与所述调控杆的上端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内杯上的环形凹槽及所述下导向部上的环形凹槽分别为半圆状凹槽。
[0017]进一步,所述上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所述中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及所述下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各自分别为三根或者四根。
[0018]一种可控式茶水分离杯,包括外杯、内杯、压紧部、上导向部、中导向部、下导向部、密封环、调控杆、调控端帽、阀塞及过滤网。所述外杯的内腔深度大于所述内杯的高度。所述内杯的上端口设置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外杯的上端口内径,同时所述内杯上端口内侧设置轴向的环形沉槽。在所述内杯的杯底中心位置设置通孔,在所述内杯底端的内壁上设置径向的环形凹槽。
[0019]所述压紧部呈环状,其下端设置与所述内杯上端口壁厚配合的呈环状的卡槽。
[0020]所述上导向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且外筒的外径与所述内杯的环形沉槽槽径一致。
[0021]所述中导向部亦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亦通过连杆连接且使中导向部的外筒外径大于所述上导向部的内筒外径。
[0022]所述下导向部亦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亦通过连杆连接,下导向部的外筒外径等于所述内杯内径,且在所述下导向部外筒的侧壁上设置径向的环形凹槽。
[0023]所述中导向部内筒孔径及所述下导向部内筒孔径均与所述调控杆的外径一致。
[0024]所述上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内杯上端处的环形沉槽内,所述压紧部的卡槽卡装在所述内杯上端口且卡槽内侧的凸臂压紧在所述上导向部上。
[0025]所述中导向部与所述下导向部同轴设置且下导向部位于下面,所述中导向部的外筒外侧壁与所述下导向部的外筒上端面之间通过周向布置的多根连杆连接,且所述过滤网便设置在所述中导向部与下导向部之间连杆形成的锥形面上。
[0026]所述下导向部对应于所述内杯底端环形凹槽处,且所述密封环便嵌置于所述下导向部的环形凹槽与所述内杯的环形凹槽之中。
[0027]所述调控杆依次穿过所述中导向部内筒及下导向部内筒,且所述调控杆下端延伸至所述内杯杯底通孔处,且该端固定设置所述阀塞,所述阀塞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杯杯底通孔孔径;所述调控杆上端延伸至所述上导向部的下端面处。
[0028]所述调控端帽的下段为圆柱体且装配于所述上导向部的内筒孔径中,该圆柱体部分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上导向部内筒轴向长度,所述调控端帽的下端与所述调控杆上端连接。
[0029]在所述调控杆装配于所述中导向部与下导向部之间的一段外壁上设置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且在该环状凸缘的上端面与所述中导向部内筒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弹簧。应确保弹簧处于压紧状态。
[0030]进一步,所述内杯上的环形凹槽及所述下导向部上的环形凹槽分别为半圆状凹槽。
[0031]进一步,所述上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所述中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及所述下导向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杆根数各自分别为三根或者四根。
[00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分为独立的内杯和外杯,在内杯杯腔的下部设置过滤网,调节调控杆的上下位置能够控制阀塞对内杯杯底上通孔的封堵或者打开状态。使用时的初始状态下阀塞处于封堵内杯杯底通孔的状态,将茶叶放置在内杯中后向内杯中倒入热水,热水将在内杯中存积,当将茶水泡制到一定浓度后向上拉动调控杆,则泡好的茶水流入外杯中,此时便可以将内杯由外杯中取出,待将茶水由外杯倒出后便可以将内杯放回外杯中重新沏制茶水。所以其能够根据个人的饮茶习惯控制茶水的浓度,不会使茶叶长期与热水接触,这样既能控制茶水口感又增加了茶叶的泡制次数,达到节约目的。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控端帽部位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3-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4-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5-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6-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7-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7-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导向部与下导向部及过滤网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外杯、2内杯、3压紧部、31卡槽、32凸臂、4上导向部、5中导向部、6下导向部、61半球状凹槽、7密封环、8调控杆、9调控端帽、10阀塞、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便结合附图对其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43]如图1至图8所示的可控式茶水分离杯,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0044]如图1所示,该种可控式茶水分离杯包括外杯1、内杯2、压紧部3、上导向部4、中导向部5、下导向部6、密封环7、调控杆8、调控端帽9、阀塞10及过滤网11。所述内杯2的上端口设置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外杯I的上端口内径,这样内杯2便能够支撑于外杯I上。同时所述内杯2上端口内侧设置轴向的环形沉槽。在所述内杯2的杯底中心位置设置通孔,在所述内杯2底端的内壁上设置径向的环形凹槽。所述外杯I的内腔深度至少为所述内杯2的高度的2倍。
[0045]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压紧部3呈环状,其下端设置与所述内杯2上端口壁厚配合的呈环状的卡槽31。
[0046]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上导向部4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四根连杆连接且外筒的外径与所述内杯2的环形沉槽槽径一致。使所述上导向部4的轴向厚度小于内杯2的环形沉槽深度。
[0047]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中导向部5亦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内筒和外筒之间亦通过四根连杆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