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折叠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9110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折叠桌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桌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良的折叠桌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桌子是一种重要的家具类日常生活用品,无论是家庭居室还是单位办公,都离不开对它的使用。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住房价格的居高不下,现在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面积已经日益减少,而桌子却是一件比较占面积的家居用品。为了节约空间,人们可以选择较小的桌子,但在遇到亲朋好友聚会等情况时,小桌子又常常满足不了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如果选择较大的桌子,不仅会占据较大的房屋面积,而且在平常人少时,又会造成空间的浪费。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便发明了可以改变桌面面积的可折叠桌子。然而目前这类产品采用环形托架支撑桌面,使得在大规模生产中耗费大量的材料以及加工材料的人力和物力,并且,折叠搬运过程中,环形托架会夹手。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折叠桌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折叠桌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目前的折叠桌子耗材并且折叠搬运过程中容易夹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改良的折叠桌结构,包括有圆形桌面,该圆形桌面由第一扇形面板、第二扇形面板和第三扇形面板拼接形成,该第二扇形面板与第一扇形面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且第二扇形面板相对第一扇形面板向上翻转叠设地设置,该第三扇形面板与第一扇形面板的另一侧边转动连接,且第三扇形面板相对第一扇形面板向下翻转叠设地设置,该第二扇形面板的底面和第三扇形面板的底面之间设置有托勾,展开状态下第二扇形面板通过托勾与第三扇形面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扇形面板的底部、第二扇形面板的底部和第三扇形面板的底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支撑杆,每一主支撑杆均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桌腿架。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主支撑杆均连接有一辅支撑杆,该辅支撑杆的内端与对应之主支撑杆的内端连接,辅支撑杆的外端与对应之主支撑杆的外端彼此分开。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部与辅支撑杆的中部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支撑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套壳,该桌腿架上设置有插销,套壳与插销彼此可拆卸地对插连接固定。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勾通过一旋转轴可转动地与第二扇形面板的底部转动连接,该第二扇形面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该第三扇形面板上设置有第二沟槽,折叠状态下,该托勾的外端部收纳于第一沟槽中,展开状态下,该托勾的外端部旋转至第二沟槽并卡入第二沟槽中将第三扇形面板托平勾紧。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扇形面板通过合页或铰链而与第一扇形面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扇形面板通过合页或铰链而与第一扇形面板的另一侧边转动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主支撑杆的一侧边均分别通过转轴或合页而与对应的桌腿架转动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桌腿架之间通过转轴或合页彼此可转动折叠地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桌腿架均具有内支撑脚和外支撑脚,内支撑脚比外支撑脚短。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支撑脚和外支撑脚上均安装有可滚动的轮子。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7]通过采用主支撑杆与桌腿架连接,取代了传统之环形托架结构,如此在保证产品具有稳定、平衡及牢靠等特点的前提下,使得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以省去大量的材料以及加工材料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在折叠搬运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夹手现象。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另一种主支撑杆与桌腿架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无圆形桌面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圆形桌面11、第一扇形面板
[0024]12、第二扇形面板13、第三扇形面板
[0025]20、主支撑杆30、桌腿架
[0026]31、内支撑脚32、外支撑脚
[0027]33、套壳34、插销
[0028]40、辅支撑杆5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圆形桌面10。
[0030]该圆形桌面10由第一扇形面板11、第二扇形面板12和第三扇形面板13拼接形成,该第二扇形面板12与第一扇形面板11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且第二扇形面板12相对第一扇形面板11向上翻转叠设地设置,该第三扇形面板13与第一扇形面板11的另一侧边转动连接,且第三扇形面板13相对第一扇形面板11向下翻转叠设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扇形面板12通过合页或铰链(图中未示)而与第一扇形面板11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扇形面板13亦通过合页或铰链而与第一扇形面板11的另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扇形面板11、第二扇形面板12和第三扇形面板13为实木、玻璃或金属。
[0031]该第二扇形面板12的底面和第三扇形面板13的底面之间设置有托勾(图中未示),展开状态下第二扇形面板12通过托勾与第三扇形面板1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勾通过一旋转轴可转动地与第二扇形面板12的底部转动连接,该第二扇形面板12上设置有第一沟槽,该第三扇形面板13上设置有第二沟槽,折叠状态下,该托勾的外端部收纳于第一沟槽中,展开状态下,该托勾的外端部旋转至第二沟槽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