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6091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出水孔107的挡板109以及供所述滑块108滑动的凹槽110,所述挡板109与所述滑块108连接,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滑动时,所述挡板109将所述出水孔107封闭或者打开。
[0054]在使用所述折叠杯喝水时,将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向远离所述出水孔107的方向滑动,所述挡板109在所述滑块108的带动下移动,使得所述出水孔107打开。在不使用所述折叠杯喝水时,将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向靠近所述出水孔107的方向滑动,所述挡板109在所述滑块108的带动下移动,使得所述出水孔107封闭,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所述折叠杯内,造成污染。
[0055]进一步地,所述杯套103的上开口处设置沿水平方向外延伸的环形的延伸部106,所述延伸部106的外直径与所述下盖105内直径相等,所述下盖105底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106配合卡紧的凸块113。
[0056]所述杯套103可以从杯身102上取下,当杯身102折叠起来以后,杯套103可以与下盖105的底部配合卡紧,使得整个折叠杯还是保持一个整体,方便携带。同时,杯套103从杯身102上取下当做杯垫使用时,延伸部106可以增加与放置折叠杯的平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折叠杯放置时更加稳固。
[005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04设置有出水孔107、滑块108、封闭所述出水孔107的挡板109以及供所述滑块108滑动的凹槽110,所述挡板109与所述滑块108连接,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滑动时,所述挡板109将所述出水孔107封闭或者打开。
[0058]在折叠杯内装有水时,通过出水孔107喝水,而不需要再将上盖104打开,更为方便。在使用所述折叠杯喝水时,将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向远离所述出水孔107的方向滑动,所述挡板109在所述滑块108的带动下移动,使得所述出水孔107打开。在不使用所述折叠杯喝水时,将所述滑块108沿所述凹槽110向靠近所述出水孔107的方向滑动,所述挡板109在所述滑块108的带动下移动,使得所述出水孔107封闭,能够防止运动时折叠杯内的水从出水孔107流出,同时还防止能灰尘等异物进入所述折叠杯内,造成污染。
[0059]进一步地,所述杯套103的上开口处设置沿水平方向外延伸的环形的延伸部106,所述延伸部106的外直径与所述下盖105内直径相等,所述下盖105底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106配合卡紧的凸块113。
[0060]所述杯套103可以从杯身102上取下,当杯身102折叠起来以后,杯套103可以与下盖105的底部配合卡紧,使得整个折叠杯还是保持一个整体,方便携带。同时,杯套103从杯身102上取下当做杯垫使用时,延伸部106可以增加与放置折叠杯的平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折叠杯放置时更加稳固。
[006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身102采用铂金硅胶制成。
[0062]铂金硅胶无毒无味,抗霉菌,和食品接触时非常安全,适合盛装包括水在内的各种饮用品。相比于普通硅胶,有更好的坚韧度和柔软度,用于制作杯身102,使杯身102在折叠时,能够很好地折叠起来且不容易损坏。
[006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套103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0064]杯套103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绝折叠杯内液体的温度,使得用户在拿起折叠杯时,不会被烫伤。如果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杯套103,可以使这一效果更加明显。
[006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盖101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0066]硬质塑料质量轻、强度高,不仅使得携带更方便,同时也不容易损坏。
[0067]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杯,包括杯盖101、可折叠的杯身102以及环形的杯套103,杯套103套设于所述杯身102,用户通过握住杯套103而拿起折叠杯,有效防止被杯身102内的高温液体烫伤。在折叠杯需要放置时,杯套103从杯身102上取下,反向后再套设与杯身102,形成类似杯垫的支撑结构,使得上大下小的折叠杯能够更平稳的方式放置。该折叠杯在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可用来代替一次性纸杯或者一次性塑料杯,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0068]参阅图12-13,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杯,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9]所述杯底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112。
[0070]通过设置所述环形槽112,使所述杯身102折叠后,手指能够伸入所述环形槽112,便于拉动所述杯身102,使所述杯身102还原为拉伸状态。
[0071]所述上盖104在靠近所述出水孔107的位置设置有倾斜的凸台111,所述凸台111的倾斜面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水孔107,所述倾斜面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盖104的边缘。
[0072]所述凸台111有一定导流的作用,在使用所述折叠杯喝水时,从所述出水孔107流出的水能够经过所述凸台111上的所述倾斜面,很好地流入用户的口内,方便用户喝水。从所述出水孔107流出的水,也不容易残留在上盖104边缘的缝隙处,避免细菌滋生,同时还方便清洗。
[0073]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为内凹的弧面。
[0074]内凹的所述倾斜面对流出的水具有汇聚作用,能使从所述出水孔107流出的水更好地流入用户的口内,不会向凸台111的两侧倾洒。
[00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杯,包括杯盖101、可折叠的杯身102以及环形的杯套103,杯套103套设于所述杯身102,用户通过握住杯套103而拿起折叠杯,有效防止被杯身102内的高温液体烫伤。在折叠杯需要放置时,杯套103从杯身102上取下,反向后再套设与杯身102,形成类似杯垫的支撑结构,使得上大下小的折叠杯能够更平稳的方式放置。该折叠杯在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可用来代替一次性纸杯或者一次性塑料杯,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00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7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主权项】
1.一种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杯包括杯盖、杯身以及杯套, 所述杯身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杯身的口径从杯口到杯底逐渐减小,所述杯身环设有多层褶皱,使得所述杯身可从所述杯底到所述杯口折叠, 所述杯套为环形,所述杯套套设于所述杯身,所述杯套的口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并与其套设位置的所述杯身的口径相匹配,所述杯套的下口径大于所述杯底的直径,所述杯套的上口径小于所述杯口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上盖以及环形的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螺纹连接,所述下盖套设于所述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套的上开口处设置沿水平方向外延伸的环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直径与所述下盖内直径相等,所述下盖底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配合卡紧的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出水孔、滑块、封闭所述出水孔的挡板以及供所述滑块滑动的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凹槽滑动时,所述挡板将所述出水孔封闭或者打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在靠近所述出水孔的位置设置有倾斜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倾斜面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水孔,所述倾斜面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盖的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内凹的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采用铂金硅胶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套采用隔热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杯,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包括杯盖、可折叠的杯身以及环形的杯套,杯套套设于所述杯身,用户通过握住杯套而拿起折叠杯,有效防止被杯身内的高温液体烫伤。在折叠杯需要放置时,杯套从杯身上取下,反向后再套设与杯身,形成类似杯垫的支撑结构,使得上大下小的折叠杯能够更平稳的方式放置。该折叠杯在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收纳,方便携带;并且可用来代替一次性纸杯或者一次性塑料杯,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IPC分类】A45F3/20, A47G19/22
【公开号】CN204970669
【申请号】CN201520667949
【发明人】袁宏超
【申请人】袁宏超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