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253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枕。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受不良习惯的影响吗,很多人往往在白日劳累了一天后,仍无法安然入睡。睡眠质量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约为32.8%,并且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数量依然在不断增长。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专用于睡眠的枕头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要求。
[0003]目前,现有技术的枕头功能相对单一。比如带有药物的,或者带有按摩功能的枕头,但是理疗效果不够全面,并且几乎不能检测睡眠效果和睡眠环境。因此,无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来进行睡眠状况分析,也就无法对睡眠进行调整和改善。并且,有些智能枕头的操作较复杂,人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往往不愿意去琢磨繁复的开关控制,因此也需要一种简便的方法去调节智能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枕,集云技术、语音控制、按摩、闹铃、保湿、照明于一体,能提供多功能的使用体验,提高睡眠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多功能智能枕,包括一对抽拉式耳机、一对照明夜灯、枕头填充物、语音控制装置、颈椎按摩振动仪、供电电源、闹钟、保湿装置、传感器云数据装置、侧开口拉链、USB连接口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一对抽拉式耳机分别对称设置在智能枕的两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后部;所述的一对照明夜灯分别对称设置在智能枕的两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中部;所述的枕头填充物填充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内,使所述的智能枕形成前低后高的结构,所述的智能枕的后部中央设有颈椎托槽;所述的颈椎按摩振动仪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位于所述的颈椎托槽的正下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位于所述的颈椎托槽的正下方;所述的语音控制装置、供电电源及闹钟分别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前部中央;所述的保湿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一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前部;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中部,所述的USB连接口连接在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上;所述的智能枕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侧开口,所述的侧开口通过所述的侧开口拉链封口,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通过所述的侧开口置入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所述的语音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抽拉式耳机、一对照明夜灯、颈椎按摩振动仪、供电电源、闹钟、保湿装置、传感器云数据装置及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07]上述的多功能智能枕,其中,所述的智能枕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的智能枕的下端面上设有加热垫,所述的加热垫与所述的供电电源电连接。
[0008]上述的多功能智能枕,其中,所述的加热垫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面层,所述的防滑面层为网状的凸起结构。
[0009]上述的多功能智能枕,其中,所述的智能枕的下端面上设有多根枕套连接绳,所述的智能枕通过所述的多根枕套连接绳与枕套连接。
[0010]上述的多功能智能枕,其中,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内嵌入设置有无线控制装置,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外接遥控器。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记录人体头部枕在枕头上的时间以及各种功能的使用时间,通过网络,将数据传到云端,统计分析出使用者的个人睡眠状况,再根据不同环境、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做出合理的估计,并自动设计并实施相对的方案予以改善,可有效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采用了语音控制和遥控控制,将所有功能都交由语音控制,方便快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危险发生的概率;通过颈椎按摩震动仪让人们在入睡前,将自己的身体首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放松,继而提高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枕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5]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枕,包括一对抽拉式耳机1、一对照明夜灯2、枕头填充物3、语音控制装置4、颈椎按摩振动仪5、供电电源6、闹钟7、保湿装置8、传感器云数据装置9、侧开口拉链10、USB连接口 11及压力传感器12;所述的一对抽拉式耳机I分别对称设置在智能枕的两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后部;所述的一对照明夜灯2分别对称设置在智能枕的两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中部;所述的枕头填充物3填充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内,使所述的智能枕形成前低后高的结构,所述的智能枕的后部中央设有颈椎托槽31;所述的颈椎按摩振动仪5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3内,位于所述的颈椎托槽31的正下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2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3内,位于所述的颈椎托槽31的正下方;所述的语音控制装置4、供电电源6及闹钟7分别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3内,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前部中央;所述的保湿装置8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一侧,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前部;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9嵌入设置在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3内,位于所述的智能枕的中部,所述的USB连接口 11连接在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9上;所述的智能枕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侧开口,所述的侧开口通过所述的侧开口拉链10封口,所述的传感器云数据装置9通过所述的侧开口置入所述的智能枕的枕头填充物3内;所述的语音控制装置4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抽拉式耳机1、一对照明夜灯2、颈椎按摩振动仪5、供电电源6、闹钟7、保湿装置8、传感器云数据装置9及压力传感器12电连接。
[0016]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智能枕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的智能枕的下端面上设有加热垫13,所述的加热垫13与所述的供电电源6电连接,可为智能枕加热和保温,保持头部和颈部的温暖,促进血液循环,使睡眠更舒适。
[0017]所述的加热垫13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面层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