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63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间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节水功能的卫生间洁具结构一体化设计和整体浴室的一体化设计。
一般卫生间设置有洗浴设备(含浴缸,淋浴和家庭桑拿装置等)、便器(抽水马桶或蹲便器),面盆,各设备均分别与上、下水管相连;有些卫生间还将洗衣机也放入其中。在卫生间这个小系统内,便器(包括抽水马桶和蹲便)是卫生间水的最大消耗单元,占到卫生间用水量的近50%,且对用水的质量要求最低。传统上,卫生间洗澡,漱洗,洗衣和冲便都采用直接排入下水道的方式,形成水的大量浪费。
目前出现一种整体浴室,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各种设备进行合理的设置,达到使用方便、舒适、美观的效果,但各用水器具仍属各自独立使用上水,直接排放下水的方式,同样存在水的大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卫生间中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洗浴设备、一面盆、一个(或一个以上)便器及一储水箱,其中,该便器由备用冲水箱、主水箱及副水箱、具有下冲水或侧下冲水方式的主冲水道和辅助冲水道的马桶组成;该便器的备用冲水箱、洗浴设备、面盆等的各自上水管分别与卫生间的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储水箱通过一自动补水阀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洗浴设备的下水管直接与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该储水箱的出水管与便器的主水箱进水口相连;备用水箱内部有自动补水阀,外部则直接与上水管相连,便器的排污管与储水箱的排污管分别与卫生间下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便器备用冲水箱、主水箱的出水管分别与该便器马桶的主冲水道的入水口相通,该便器的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其出水口与马桶的辅助冲水道的入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备用水箱内有一顶端高于最高水位的主水箱通气管。
在卫生间中还可设置有洗衣机,该洗衣机置于与所说的储水箱底面基本上同一水平高度的基座上,该洗衣机的进水管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其排水管与所说的储水箱的进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厨房用水设备,该厨房用水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说的上水主干线管相连,厨房用水设备的排水管与所说的储水箱的进水管相连。
所说的面盆、洗衣机或厨房用水设备的排水管口还可设有过滤污物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洗浴设备可包括具有双层壁结构的浴缸主体,该浴缸的内壁与外壁之间构成一个储水箱,该浴缸的侧壁上端设有排污阀开关,其相应位置的下壁的排污管口设有与排污阀开关相连的排污阀活塞;以及与排污管相连通的储水箱溢流管,该浴缸内壁上部开有浴缸溢流口;该浴缸内壁底部安装一自动补水阀,该补水阀的进水口与所说的上水主干线管相连,该浴缸内壁底部还开有浴缸排水孔;该储水箱外壁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补水阀的位置是被限定的,即只有当主冲水箱的水少于其水箱水容积的1/2时,其阀才开始启动,自动补水,为防止可能的水污染,自动补水阀的出水口要高于溢流管(口)的高度,该浴缸内壁底部还开有浴缸排水孔,侧壁上有溢流孔;该储水箱外壁(或底部)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洁具还可包括一设置在所说浴缸底部的基座。所说的便器副水箱设置在备用水箱内,该副水箱开有与备用水箱连通的小孔,上部装有控制主水箱和副水箱放水阀同时开启的开关;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的进水孔和其出水口面积之比在1∶(10-20);所说的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与出水口的截面积之比为1∶(5-10);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一个双联动开关同时开启和关闭,该主水箱的底面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该储水箱的底面与主水箱的底面同一高度或高于主水箱的底面。所说的便器副水箱设置在备用水箱内,该副水箱开有与备用水箱连通的小孔,上部装有控制主水箱和副水箱放水阀同时开启的开关;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的进水孔和其出水口面积之比在1∶(10-20);所说的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与出水口的截面积之比为1∶(5-10);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一个双联动开关同时开启和关闭,该主水箱的底面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该储水箱的底面与主水箱的底面同一高度或高于主水箱的底面。
上述浴缸主体、储水箱、基台三部分可以一体制造,也可以分别制造后再组装成一体。所说的浴缸主体可以是盆浴缸、淋浴盘或家用桑拿房等各式各样的洗浴设备的主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便器副水箱设置在备用水箱内,该副水箱开有与备用水箱连通的小孔,上部装有控制主水箱和副水箱放水阀同时开启的开关;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的进水孔和其出水口面积之比在1∶(10-20);所说的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与出水口的截面积之比为1∶(5-10);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一个双联动开关同时开启和关闭,该主水箱的底面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该储水箱的底面与主水箱的底面同一高度或高于主水箱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洗浴设备、面盆与洗衣机排放的废水(甚至包括厨房废水)自动存于储水箱中,用于作冲洗便器的用水。通过各设备位置高度的设计和匹配,不需增加任何动力设备,即可使储水箱的水自然流入便器的主水箱供便器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依据的基准高度是便器的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储水箱的底面高度应等于或高于主水箱出水口的高度,以达到没有动力设备的情况下,储水箱内的水可完全利用。便器主水箱底面的高度应等于或低于储水箱的底面高度,同时应满足等于或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基座,其目的是调节储水箱底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良好效果1、本实用新型把卫生间的主要用水器具和水的消耗当作一个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即可把洗衣,漱洗和洗澡使用后的水转化成冲厠用水,不仅能从质上满足要求,也能从量上满足需要。使之能达到在卫生间这个小系统内水能重复利用的目的,提高水的利用率,从而大量的节约生活用水和减少家庭生活污水的排放。
2、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实现简单,通过对卫生间的用水器具改进设计及各设备的位置高度设置,不需增任何加动力设备,即可使卫生间达到用水节约近50%,使家庭用水节约近乎40%的目标。
3、本实用新型的用水系统可适用于整体浴室的设计中。
4、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补水阀,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便器的用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应用,无论是对宝贵的水资源的节约,还是对环境保护,意义都十分巨大。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实施例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本系统实施例的组成包括在卫生间中设置一浴缸21、一面盆22、一便器具23及一储水箱24;该浴缸21置于储水箱上可进行一体设计制造,包括具有双层壁结构的浴缸主体,该浴缸的内壁与外壁之间构成一个储水箱,浴缸21的排水口211也为储水箱的进水口;该储水箱设有出水口241,进水口242,该储水箱底板设有一溢流管243、一排水阀244和一与上水管相联的自动补水阀245,补水阀的位置是被限定的,即只有当主冲水箱的水少于其水箱水容积的1/2时,其阀才开始启动,自动补水,当主水箱的水达到其水容量的1/2时,其补水阀自动关闭,为防止可能的水污染,自动补水阀的出水口要高于溢流管(口)的高度;该浴缸21和面盆的进水龙头分别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图中未示出);该储水箱设置在一基台26上。为使本实施例有效使用,各用水设备的下水管中还可连接一过滤器,这样可使进入储水箱的水比较清洁。
本实施例的储水箱24与基座26为一体设计。便器主水箱的下底部(下水线)与储水箱的底部保持持平,其他与普通抽水马桶的要求相同。本实施例的浴缸的储水箱下水线离地面(基准面)的高度H1为20CM左右,储水箱的高度H2在25CM左右,容量L在200立升左右。
储水箱的自动补水阀245封水的高度H0为H2的1/3左右,当储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此一高度时,补水阀打开,通过与其相连的上水主干道进行补水,可保证便器主水箱的水量不少于其总容量的1/2。
储水箱的底部与水平线可有一定的斜度,比例在1∶60-100间为宜,排污口处位置最低,且有一圆形(直径为20CM左右)的凹槽。
储水箱的溢流管243的顶部与上水线(当储水箱与浴缸一体时,即与浴缸底部)等高,当排入的水超过此位置时,水从溢流孔溢出,排入下水道。
浴缸底部的排水孔211,带有可取出的过滤网装置,防止洗澡时,毛发等异物进入储水箱,堵塞出水口,过滤网装置可方便取出,便于定期清洗。
储水箱底部最低处,还设置有排污阀和排污孔244,与溢流孔共用一根排水管接下水道。
本实施例中浴缸主体、储水箱、基台三部分可以一体制造,浴缸、储水箱和基座也可以是各自独立,分别制造后再组装成一体,若两个以上的洗浴设备可共用一个储水箱。所说的浴缸主体可以是盆浴缸、淋浴盘或家用桑拿房等各式各样的洗浴设备的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设置有洗衣机及厨房用水设备25,该洗衣机置于与基台台面基本上同一水平高度的基座上,该洗衣机及厨房用水设备25的进水管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其排水管通过过滤器27与所说的储水箱的进水口242相连。
本实施例的尺寸设计与抽水马桶的主水箱设计相关连,储水箱出水口的面积与便器主水箱进水口面积相等或稍大。
本实施例的储水箱设计和其他相关设计可应用于其他洗浴设备(包括淋浴盆和家庭桑拿房),只是与本实施例的浴缸的外部形状不同。
本实施例的便器23包括主冲水道为下冲水(喷射虹吸式)或侧下冲水方式(旋涡虹吸式)马桶体231、主水箱232、备用水箱233及与其相通的副水箱234,该主水箱的进水口236通过水管2321与储水箱的出水口241相连通,主水箱的出水口与便器的主冲水道相连通(图中未标出),该主水箱的底面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小于出水口的截面积。备用水箱的出水口与便器的主冲水道相连通(与传统的结构相同,图中未示出)。副水箱234设置在备用水箱233之中(也可设置在外),副水箱是一容积在一立升左右的小水箱,与备用水箱通过一小孔A相通,它的出水口与马桶体的上冲水道(辅助冲水道)相通,马桶的上冲水道的总容积大体与副水箱容积差不多,以保证副水箱的水能快速放入上冲水道里,副水箱上有一与马桶体上冲水道(辅冲水道)相连的出水口(图中未示出),238是控制副水箱冲水的阀门活塞,出水口面要积大于进水口A(两者面积之比大约在10-20∶1为佳),上水道的出水口是小排放眼,使上冲水道内的水的排尽时间超过主水箱排水时间(时间差在四倍以上为佳),设置副水箱的目的一是为冲刷马桶体内壁,防止长期使用主水箱冲洗马桶时内壁可能的积垢,二是其水的大部分用于形成马桶水封和形成桶底必要水池,以克服主水箱只能下冲水的不足,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一个双联动开关235同时开启和关闭;备用水箱的结构与工作方式与传统马桶水箱完全相同,在这一系统中,备用水箱里有一水箱的通气管237,主水箱和备用水箱互不相通;备用水箱里还有自动补水阀239,备用水箱中正常的储水的作用是备用和注入副水箱。
本实施例马桶主水箱的设计参数与储水箱相关联。为保证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储水箱的水,又能冲干净马桶,设计上使主水箱的上顶部在储水箱的三分之二处(略高于所说储水箱的溢水管上端口的水平线),且略高于马桶缘高度为宜。且该主水箱的底面等于或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口的高度;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小于出水口的截面积,一般以1∶(5-10)为佳;主水箱底离地面的高度H1约等于20CM,与储水箱的下水线一致;主水箱的高度约等于20CM。
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卫生间中设置一洗浴设备、一面盆、一便器具及一储水箱,其中,该便器由备用冲水箱、主水箱及副水箱、具有下冲水或侧下冲水方式的主冲水道和辅助冲水道的马桶组成;该便器的备用冲水箱、洗浴设备、面盆 的各自上水管分别与卫生间的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储水箱通过一自动补水阀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洗浴设备的下水管直接与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该储水箱的出水管与便器的主水箱进水口相连;备用水箱内部有自动补水阀,外部则直接与上水管相连,便器的排污管与储水箱的排污管分别与卫生间下水主干线管道相连;该便器备用冲水箱、主水箱的出水管分别与该便器马桶的主冲水道的入水口相通,该便器的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其出水口与马桶的辅助冲水道的入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备用水箱内有一顶端高于最高水位的主水箱通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洗衣机,该洗衣机置于与所说的储水箱底面基本同一水平高度的基座上,该洗衣机的进水管与上水主干线管道相连,其排水管与所说的储水箱的进水管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厨房用水设备,该厨房用水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说的上水主干线管相连,厨房用水设备的排水管与所说的储水箱的进水管相连;所说的面盆、洗衣机或厨房用水设备的排水管口设有过滤污物的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洗浴设备包括具有双层壁结构的浴缸主体,该浴缸的内壁与外壁之间构成一个储水箱,该浴缸的侧壁上端设有排污阀开关,其相应位置的下壁的排污管口设有与排污阀开关相连的排污阀活塞;以及与排污管相连通的储水箱溢流管,该浴缸内壁上部开有浴缸溢流口;该浴缸内壁底部安装一自动补水阀,该补水阀的进水口与所说的上水主干线管相连,该浴缸内壁底部还开有浴缸排水孔;该储水箱外壁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说浴缸底部的基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便器副水箱设置在备用水箱内,该副水箱开有与备用水箱连通的小孔,上部装有控制主水箱和副水箱放水阀同时开启的开关;副水箱与备用水箱相通的进水孔和其出水口面积之比在1∶(10-20);所说的主水箱的进水口截面积与出水口的截面积之比为1∶(5-10);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一个双联动开关同时开启和关闭,该主水箱的底面高于便器主冲水道出水口的高度,该储水箱的底面与主水箱的底面同一高度或高于主水箱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间洁具技术领域,涉及无动力节水型卫生间用水系统,包括在卫生间中设置洗浴设备、面盆、便器具及储水箱该储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底板上设有一溢流管、一排水阀和一自动补水阀;洗浴设备、洗衣机等用水设备的排水管与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箱设置在一基台上,洗浴设备置于储水箱上;便器包括马桶体、主水箱、备用冲水箱及与其相通的副水箱,主水箱置于与基台台面同一水平高度,主水箱的进水口与储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把卫生间的主要用水器具和水的消耗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把洗衣,漱洗和洗澡使用后的水在无任何动力的条件下自动转化成冲厠用水,从而大量的节约生活用水和减少家庭生活污水的排放。
文档编号E03C1/12GK2540452SQ0223340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佳梁 申请人:吴佳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