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击防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14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水击防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水击防止器,其被设置在例如在集合住宅等的自来水管道上,能够防止由于设置在该管道上阀门被快速开启和关闭而引起的水锤(水击作用),从而抑止水击声音的发生,提高群体住宅等的居住性,同时可以避免管道和阀门等管道设备的破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集合住宅等的自来水管道上配置的阀门,大多使用所谓单手柄式阀门。当使用这种单手柄式阀门将管道流路紧急关闭时,在流路内流动的水流速度就会急剧变化,从而就会因水的压缩性和管道的弹性而产生压力波,这种压力波在流路内传播会导致产生异常的压力上升而产生水锤,出现水击声音等,成为集合住宅等中的噪音问题。
以往,作为防止上述水锤现象发生的水击防止器,已知的有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隔板方式中封入缓冲用的缓冲材料的类型、以及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隔板方式中封入缓冲用的气体的类型。
图3所示的类型的水击防止器51,是用螺钉螺旋固定在从管道52分支出来的支管道52a上的,具有下部配件54和上部壳体55。在下部配件54和上部壳体55的连接部配设有隔板56和节流部件57,隔板56的上部空间内封入有缓冲材料58。59是密封用的O形环。
图4所示的水击防止器61,是用螺钉螺旋固定在从管道62分支出来的支管道62a上的,具有中空状的球体64。在球体64内配设有隔板65,隔板65的上部空间封入有气体(图未示)。66是气压调整阀,67是聚丙烯衬垫。另外,图中隔板65的实线所示位置是平时使用状态的位置,虚线所示位置是水锤发生时隔板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不过,无论上述哪一种类型的水击防止器51、61都是隔板式的,隔板56、65是必须的构成零件,同时还要使用缓冲用的缓冲材料58或者气体,并且在使用气体时还必须配备气压调节阀66等,因此存在有构成零件的零件数量多、构造复杂、价格高等的问题。另外,对封入有气体的类型的水击防止器61来说,由于会发生漏气,所以还需要进行补充气体的维护保养,因此还存在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进一步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解决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问题,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构成零件的零件数量、构造简洁、降低价格,而且能够实现免维护的小型水击防止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所提出的第1项发明记载的内容,是沿与管道相同的方向、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具有流路的管道的路径中的,或者沿着与管道交叉的方向呈管线外接续地设置在从管道分支出来的支管上的小型水击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隔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的1对管接头;覆盖所述管接头间的间隔、可借助于在管道的流路中形成的水锤而膨胀的弹性管;以及以形成为比弹性管直径大从而使该管的膨胀成为可能的方式覆盖其外侧而配设的外筒。
本申请所提出的第2项发明所记载的内容,是在第1项发明的基础之上的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外筒包括中间大径部和两端小径部,该中间大径部具有与两管接头间的间隔基本相等的长度,其外径被形成为比管道的外径大1倍左右,该两端小径部是从该大径部向两端部使直径逐渐变小、将弹性管的两端部卡合固定在其与管接头之间的小径部。
本申请所提出的第3项发明所记载的内容,是在第1项或第2项的基础上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弹性管是由有机硅橡胶制成的。
上述申请所提出的第1~3项发明所记载的内容,因为其构造是沿与管道相同的方向、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具有流路的管道的路径中的,或者沿着与管道交叉的方向呈管线外接续地设置在从管道分支出来的支管上的结构,且其具有相隔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的1对管接头,覆盖所述管接头间的间隔、可借助于在管道的流路中形成的水锤而膨胀的弹性管,以及以形成为比弹性管直径大从而使该管的膨胀成为可能的方式覆盖其外侧而配设的外筒,因此可以通过弹性管的膨胀吸收水锤,有效地防止水锤的产生,还可以抑止水击声音的发生。因此可以消除历来成为集合住宅等的问题点的水击噪音,可以预期能够让人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再者,因为不再需要以往所使用的隔板、缓冲材料或者气体、气压调节阀等,所以可以相应程度地减少部件数量,提供构造简单、价格低廉的产品。此外,因为还不用像以往那样使用气体,所以具有能够实现免维护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小型水击防止器的上半部剖正视图。
图2是表示不同的使用形式的简要图。
图3是表示以往例的简要图。
图4是表示以往例的简要图。
标号说明1小型水击防止器2管道3管接头4环状阶梯部5环状的配合突部6有机硅管7外筒 8中间大径部9两端小径部10 空隙部12 盲螺帽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小型水击防止器的上半部剖正视图。图中1是在水平地配置的管道2的路径中、与该管道同方向地呈管线内接续地(即以沿着管道线路串联于其上的方式)设置的小型水击防止器,配有1对管接头3。管接头3,其一端开口部3a通过螺纹螺合而连接在管道2的相对开口部上,并且另一端开口部3b相隔规定的间隔而相对配置。在管接头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从其开口端面向轴向方向具有阶梯差的环状阶梯部4,以使得后述的有机硅管的两端部能够紧密接触地套设在其上,进而与其相邻地形成有环状的配合突部5,以使得后述外筒的两端小径部能够紧密接触地套设在其上。
作为弹性管的有机硅管6被以覆盖两管接头3的另一端开口部3b间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其两端紧密套设在环状的阶梯部4上。有机硅管6,在基于管道2的流路内的流水的异常的压力上升而引起水锤时,其中间部能够如虚线所示的那样膨胀。7是覆盖有机硅管6的外侧而配设的外筒,是通过将管扩大成形而制作成的。外筒7包括中间大径部8和两端小径部9,其中中间大径部8具有与两个管接头3的另一端开口部3b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的长度,且其外径的大小被形成为比管道2的外径大1倍左右;两端小径部9是从该大径部向两端部使直径逐渐缩小而形成的。中间大径部8与管道2的流路中心轴线同轴,其外周面成为与管道2的外周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两端小径部9被沿轴方向形成为波纹形,由该波纹形部按压有机硅管6的两端部,并与管接头的配合突部5相配合而固定。10是在外筒7与有机硅管6之间形成的空隙部,在该空隙部10中没有封入像以往那样的缓冲材料或者气体。此外,上述管接头3、有机硅管6和外筒7是通过波纹压接法组装起来的。
在如上述的那样小型水击防止器1被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管道2中的结构中,在平常的使用状态下有机硅管6也如实线所示的那样呈没有膨胀的几乎直线的状态,流经管道2的流路内的水也是通过小型水击防止器1的管接头3、有机硅管6从上游流向下游。
另一方面,当将在管道2上设置的、例如图未示的单手柄式阀门突然关闭,就会因为管道2的流路内的流水速度发生突变而产生压力波,作为冲击压力而产生的水锤,但有机硅管6会借助该水锤而沿箭头方向、即向外筒7与有机硅管6之间的空隙部10内如虚线所示的那样膨胀,从而吸收水锤。这样的水锤的吸收,根据发明者的试验结果可以证实,在空隙部10中不必封入以往缓冲材料或者气体,即使在只有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通过上述那样的对水锤的吸收,其结果是能够消除水击声,进而能够防止管道2及阀门等管道设备的破损。
如前所述,小型水击防止器1与以往的产品相比,能够减少构成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使构造极为简洁。因此,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设置作业也很容易。此外,小型水击防止器1不像以往那样需要气体等缓冲材料,因此运行成本低,并且因其不需要进行补充作业,所以可实现免维护。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因为没有使小型水击防止器1从管道中突出出来,是采用呈管线内接续的方式进行安装的,所以即使在安装空间狭小或者没有空地的情况下也极容易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小型水击防止器1沿同一水平方向、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水平管道2上的,但是不必仅限于此,也可以如图2所示,沿着与管道2垂直的上向方向、以管线外接续的方式(即以呈分支地连接在管道线路上的方式)、通过用螺纹旋合在从管道2分支出来的支管2a上而设置。这种情况下,其中一方的管接头3的一端开口部3a通过螺纹旋合而被连接在支管2a上,另一方的管接头3的一端开口部3a上覆盖着盲螺帽12。可以预见,即使在这样的将小型水击防止器1以呈分支连接的方式设置的方式中,也能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而且,作为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小型水击防止器1的构成零件的管接头3、有机硅管6、外筒7等,只不过是优选的一个例子,具体实施的时候当然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对这些零件进行适当的变更、修改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水击防止器,它是沿与管道相同的方向、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具有流路的管道的路径中的,或者沿着与管道交叉的方向呈管线外接续地设置在从管道分支出来的支管上的小型水击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有相隔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的1对管接头;覆盖所述管接头间的间隔、可借助于在管道的流路中形成的水锤而膨胀的弹性管;以及以形成为比弹性管直径大从而使该管的膨胀成为可能的方式覆盖其外侧而配设的外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击防止器,其中外筒包括中间大径部和两端小径部,该中间大径部具有与两管接头间的间隔基本相等的长度,其外径被形成为比管道的外径大1倍左右,该两端小径部是从该大径部向两端部使直径逐渐变小、将弹性管的两端部卡合固定在其与管接头之间的小径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水击防止器,其中弹性管由有机硅橡胶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减少构成零件的零件数量、简化结构、降低价格、而且能够实现免维护的小型水击防止器。本发明的小型水击防止器,是沿与管道相同的方向、呈管线内接续地设置在具有流路的管道的路径中的,或者沿着与管道交叉的方向呈管线外接续地设置在从管道分支出来的支管上的小型水击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有相隔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的1对管接头(3);覆盖所述管接头间的间隔、可借助于在管道的流路中形成的水锤而膨胀的弹性管(6);以及以形成为比弹性管直径大从而使该管的膨胀成为可能的方式覆盖其外侧而配设的外筒(7)。
文档编号E03B7/00GK1752360SQ20041007805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0日
发明者室井旻, 种子田振作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