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卧式旁通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2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卧式旁通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入高楼管网系统中的给水设备旁通管路,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水泵实现无负压管道加压一体化的给水设备旁通管路。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ZL01244312.3号公开了一种无负压管道加压一体化智能给水设备,该设备将罩体、电气控制装置和压力水箱进行高度集成化和一体化,其旁通管路也集成在压力水箱内部,其优点在于成本低、不对管网产生负压、安装维修方便等。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旁通管路设在压力容器内部,设备出现故障维修,用户停水,第二,旁通管路管径小,只能实现旁通管路功能,大流量时不能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在设备的外部加立式旁通管路,去掉内部旁通管路,设备不工作时,自来水通过旁通管路为用户供水,当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时,不影响用户供水。旁通管路阀门管件流量压力选择满足设备的流量压力要求,当设备不工作时,利用旁通管路能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在原来集成式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在设备的外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加闸阀和止回阀,之间用管路联接起来,并且阀门管件流量压力选择满足设备的流量压力要求。当设备不工作时,关闭设备进水口及出水口管路上的闸阀,设备通过旁通管路照常为用户供水。并且能用户用水流量压力要求,从而实现了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设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两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1.闸阀;2.过滤器;3.一体化给水设备;4.止回阀;5.软接头;6.闸阀;7.止回阀;8.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以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体化给水设备(3)进水口前端装有闸阀(1)和过滤器(2),出水口的末端装有止回阀(4)软接头(5)和闸阀(6);在闸阀(1)前端和闸阀(4)末端之间装有止回阀(7)及闸阀(8)。
设备的实现过程;当设备的出水口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设备开机,自来水由闸阀(1)和过滤器(2)进入一体化给水设备(3),自来水在设备中经过加压后由设备的出水口进入止回阀(4)软接头(5)和闸阀(6);最后供向用户。
当设备的出水口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设备停机,自来水由止回阀(7)进入闸阀(8)供向用户,当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时,设备停机,关闭设备进水口前端的闸阀(1),出水口末端闸阀(6),拆下设备维修,自来水通过止回阀(7)、经过闸阀(8)供向用户,利用旁通管路保证用户供水。
权利要求1.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卧式旁通管路,主要包括闸阀(1)、过滤器(2)、一体化给水设备(3)、止回阀(4)软接头(5)、闸阀(6)、止回阀(7)、闸阀(8)及管件,其特征在于一体化给水设备(3)进水口前端装有闸阀(1)和过滤器(2),出水口的末端装有止回阀(4)软接头(5)、闸阀(6)、在闸阀(1)的前端和闸阀(6)的末端之间装有止回阀(7)及闸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卧式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在一体化给水设备(3)进水口前端装有闸阀(1)和过滤器(2),出水口的末端装有止回阀(4)软接头(5)、闸阀(6),在闸阀(1)的前端和闸阀(6)之间装有止回阀(7)及闸阀(8),水平布置,保证设备不工作时利用旁通管路为用户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卧式旁通管路管件阀门的流量压力选择满足设备流量压力的要求,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卧式旁通管路水平布置,中间用管路联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安装此旁通管路的前题是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的进、出水口必须在设备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卧式旁通管路,它主要包括一体化给水设备、闸阀、止回阀、过滤器、软接头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要点在于在集成式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将旁通管路加在设备的外部,旁通管路的阀门管件流量压力选择满足设备的流量压力要求,当设备不工作或维修设备时,利用旁通管路为用户供水,保证不影响用户用水,该旁通管路适用于无负压一体化给水设备的进、出水口在两侧。
文档编号E03B11/00GK2778893SQ20042012023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明亮, 王学成, 徐海坤 申请人:张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