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4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管道件,更具体地为防臭地漏,用做室内外下水道地漏。
背景技术
现行的技术中,基本淘汰了过去的铸铁水湾式地漏,而绝大部分采用塑料注塑件地漏,这种塑料注塑件地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壳体和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的水封槽,水封盖为倒杯形,其杯体插入水封槽的中间,在使用时流水落入槽中会形成环周形的翻水湾,阻止地下管道中的臭气冒出,起到防臭目的。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较长时间没有水流入时,水封槽中的水位不够高或干枯,就没有了水封的作用,就会冒臭气,另一个问题是下水道中的小蚊虫会沿管道壁爬出,甚至有水封但水位不高时也出现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塑料地漏件存在的防臭、防蚊虫不彻底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没有水封时也能防臭及防蚊虫爬出的全天候防臭地漏。
本发明的实现方式是在现有注塑塑料地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即防臭地漏,含有壳体、倒杯形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水封槽,在壳体的落水唇口的上方、水封盖的下面有一个自由的内封盖,该内.封盖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上述内封盖可为不吸水的闭孔发泡塑料或者为中空塑料,以保证其密度或比重远小于水的密度或比重,有流水时能浮起。
使用这种地漏,有流水时,水的浮力会使内封盖浮起,而不影响流水,又由于水封盖杯体的束缚,使得内封盖只能在水封盖的杯体内自由浮动,不会被较大的流水冲跑,这时靠水封作用保证不反臭;当没有流水,地漏中的水封槽水位不够高或者水已干枯时,内封盖靠其自重会下落到地漏壳体落水唇口上,而起到密封,不至于使地下管道反臭及蚊虫爬出。
由于采用上述设计,可使得本发明在任何情况下都起到防臭防蚊虫爬出的功效,尤其适合不是频繁使用地漏流水的情况。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剖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内封盖的纵剖图。
图中,1.水封盖,2.内封盖,3.落水唇口,4.水封盖杯身,5.壳体,6.水封槽,7.水封槽内管壁,8.落水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防臭地漏,含有注塑壳体(5)、倒杯形注塑水封盖(1),壳体(5)上有环形水封槽(6),在壳体(5)的落水唇口(3)的上方、水封盖(1)倒杯顶的下面有一个自由的内封盖(2),该内封盖(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唇口(3)为表面光滑的平面圆形口。内封盖(2)的材质采用闭孔发泡塑料,表面光滑。
实施例2见图1,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内封盖(2)为全封闭中空塑料。
权利要求
1.防臭地漏,含有壳体、倒杯形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水封槽,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落水唇口的上方、水封盖的下面有一个自由的内封盖,该内封盖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封盖为闭孔发泡塑料材质的圆盘形,表面光滑;壳体上的落水唇口为表面光滑的平面圆形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封盖为塑料材质的全封闭中空圆盘形,表面光滑;壳体上的落水唇口为表面光滑的平面圆形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为防臭地漏,用做室内外下水道地漏,是在现有注塑塑料地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含有壳体、倒杯形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水封槽,在壳体的落水唇口的上方、水封盖的下面有一个自由的内封盖,该内封盖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用这种地漏,在任何情况下都起到防臭防蚊虫爬出的功效,尤其适合不是频繁使用地漏流水的情况。
文档编号E03C1/282GK1752361SQ20051004496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孔天乐, 孔庆春, 许丽辉 申请人:孔天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